玉米病虫害技术防治法
2014-04-29刘冰慧
刘冰慧
摘要:随着玉米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玉米田的病虫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主要有玉米大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玉米病毒病等。
关键词:玉米 病虫害
玉米的病虫害种类是十分复杂的,各地区的病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病虫的不同带来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1. 玉米大小叶斑病:玉米大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包叶,病原为真菌性病害。7-8月玉米正处在拔节抽穗期,温度适宜于病害发生流行,如果降雨天数多,田间相对湿度高,则发病严重。玉米连茬种植、施肥不足,特别是抽雄后脱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播种过迟均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管理,控制菌源,去除下部老叶,增施磷肥;③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亩用药60公斤,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2.玉米丝黑穗病:只在果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受害前期表现为笋状型、矮缩丛生型、黄条型、顶叶扭曲等特异症状,抽穗期出现黄型症状。病株雌穗变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黑粉一般黏结成块。不易飞散,内部夹杂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这是与瘤黑粉病的主要区别。病菌以散落在土中、混入粪肥或黏附于种子表面的冬孢子越冬、成为翌 年的初浸染源,又以土壤带菌为主。在玉米3叶期以前,土壤温度21~28℃,湿度在中度偏旱时最有利于病菌侵入。4~5叶期以后的玉米浸染少,该病也无再浸染。当种子发芽,病菌也萌发,浸染幼苗,随植株的生长,最后破坏穗部,成为黑粉,连作地、耕作粗放,覆土过厚,土壤干燥都有利于浸染发病,该菌在高粱发芽长15毫米前浸染高粱,则引起高粱丝黑穗病。
防治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②及时摘除病瘤或拔除病株,收获后清洁田园,减少初浸染源,重病区避免连作,实行轮作。③精耕细作,适期播种,促使种子芽早,出土快,减少发病。④药剂防治,用种子量0.5%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8%的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量0.3%的12.5%的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拌种。
3.玉米灰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在叶脉间形成圆形、卵圆形红褐色的矩形条斑,病斑多限于叶脉之间,与叶脉平行,成熟时病斑中央灰色,边缘褐色,大小(4—20)毫米×(2—5)毫米。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状物。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主要随玉米病残体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而传播,玉米发病后,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发生多次再侵染。病害多在抽雄期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气温低(20℃—25℃)、雨水多,大气相对湿度高达90%以上,灰斑病严重发生,易易造成流行;而温度高、干旱则抑制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喷药预防,药剂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剂50克、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7%银浊利悬浮剂每亩10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几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4.地老虎:食性很杂。初孵化的幼虫日夜群集在作物幼苗的心叶或叶片背面,把叶片咬成缺口或孔洞。3龄后进入暴食阶段,白天隐藏在土表下,天将亮露水多时出来活动,将玉米从地面3—4厘米高处茎部咬断把断苗拉至洞中取食。
防治方法:①除草灭虫: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主要场所,也是幼虫向玉米幼苗迁移的危害桥梁。②堆草诱杀:用米糠+花生麸或豆饼粉碎炒香拌5%敌百虫,于傍晚每亩地分散放10 堆,每堆半斤,上面盖新鲜嫩草,引诱小地老虎幼虫来取食。
5.玉米螟。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
防治方法:①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口基数,我国北方地区赏常因地制宜利用烧、沤、轧、封、剥、铲等方法,把越冬幼虫数量压低到很少的程度。②选用抗螟品种。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6月中下旬在百株落卵量达1-1.5块时放蜂,隔5-7天再放一次蜂,两次放蜂总量每亩2-3万头,可设4-5个放蜂点。还可以用白僵菌防治。取每克含孢子50-100亿的菌粉1份,拦入细砂10-20份施于玉米心叶中期。用菌粉封垛,每立方米秸秆用菌粉100克,一般用50%乙基1605乳油和20%对硫磷微囊剂500克,加水10公斤拌50公斤炉渣,每亩用4公斤在玉米心叶末期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投入喇叭口内即可。
(作者单位:150006哈尔滨铁路局农林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