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教育思想述评
2014-04-29张雪蓉
摘要:张謇基于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时代需要,主张教育救国、视教育为国家富强的根本,表现了清末以来鲜明的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张謇强调师范生人格的培养和教学实习的重要性,倡导“师范先行”的师范教育独立系统;主张“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凡事必求其适”、“德行必兼艺而重”、“学必期于用,用必适其地”等,形成了以求实业之实用为目的的近代职业教育理论。张謇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近代民办职业教育、民办师范教育的先河,对中国教育,尤其对江苏地方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教育史,尤其是江苏地方教育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之一。
关键词:张謇;教育思想;教育救国;师范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5-0030-05
收稿日期:2014-04-09
作者简介:张雪蓉,教育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是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张謇幼年聪慧好学,1885年赴京参加顺天乡试,高中第二名;1894年,又考中状元。甲午战争后,强烈的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信念促使他积极投身于实业和教育创办,至1926年逝世止,从事教育活动凡30余年。在这30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张謇在江苏,特别是南通地方办理的各项教育事业,从小学、中学,到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再到高等学校,范围之广、门类之多,几乎涉及教育的各个层次,社会的各个部门,深刻影响了江苏教育的规模和体系,成为清末民初中国地方办学最杰出的教育家。他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救国论
张謇对教育的功能、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1894年甲午战败,“而知此痛以全国人比较分数不过千万中之一二,处堂燕雀,姑以为安,岂非民智不开、公理不明之故,开民智,明公理,舍教育何由?”[1]强烈的民族危亡意识,使张謇较早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思想。在他看来,国势衰弱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病不在怯弱,而在散暗,盖散力不聚而弱见,暗则识不足而怯见,识不见由于教育未广”[2]。教育不发达,人民没有知识,这是造成国家衰弱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民强,国家强,“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3],从而明确提出“非教育不足以国存”的教育救国思想。此后,张謇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教育救国”的办学宗旨。
1902年,张謇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国内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在《师范学校开校演说》中,张謇阐述他的教育救国的思路,他认为“欲雪耻而不讲求学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就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而不求师则无导”[4],主张通过办理师范教育,培养师资,实现普及教育,达到国家的复兴。而作为一个实业家,张謇一生从事实业活动,他对实业人才培养对救国的意义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强盛,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办教育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5]。“泰西诸大国之用人,皆取之专门学校”[6],所以“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先养成能办适当教育之人才,而秉政者既闇蔽不足与谋,拥资者又乖隔不能与合”[7]。主张发展实业教育,“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欲图自存,势已岌岌,舍注重实业教育外,更无急要之计划”[8]。
教育救国不仅是他事业的出发点,也是他终身的信念,他反复疾呼:“救亡之策,莫急于教育”,“谋一过之强,基于教育”[9]。1925年,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总结自己的一生活动是“忧国者以为救亡之策,莫急于教育”[10],把全部的心血投入于教育事业。
二、师范教育论
张謇是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他较早意识到发展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实践其师范教育先行的主张。他的师范教育论的基本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须首建师范”,别立师范系统
张謇充分认识到师资在办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901年至1902年,他多次上书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指出“一艺之末,学必有师”[11],强调设立师范学校对于普及教育、增强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他主张办学从根本做起,“凡事须由根本作起,未设小学,先设大学,是谓无本。小学惟在得师,则师范尚焉”,“普及有本,本在师范”,“师范为教育之母”[12]。基于这样的认识,张謇制定了“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的先办师范、小学,再办专门学校、大学的发展教育的思路。
从师范先行的思想出发,他于1901年上《变法平议》,建议参考日本制度,“别立师范学堂”,办理师范教育。主张各府、州、县先立小学堂于城,小学堂中先特立寻常师范一班,选各府州县学诸生,年20至40,束修自爱,文理通畅者,四五十至七八十人,视学大小为人数多寡,延师范师教之;第三年立高等师范学堂;第四年,各省城专门高等学堂;第五年京师大学堂可立矣。并主张设立女子师范学堂。[13]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02年他在南通创办了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
2.“维教不可无师”,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张謇认为“无良师则无知识”,“师不能教则学校败”,“欲教育普及而不求师则无果”,办教育首先要有好的教师。优质的教员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他坚持延聘高质量之人才担任教员,为此不惜高薪礼聘名师到南通任教。而对于选聘的标准,他更是主张打破“地方观念,并且打破国家界限”,只要是人才,不分地域,“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行”[14]。在张謇创办的各类学校里,不乏著名的国学大师、海外留学生和外国教习。由于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张謇所创办的学校成绩斐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深得社会的赞赏。
其次,只有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才能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针对师范生待遇低下,地位不高的现实,张謇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如“明定出身”,给予身份待遇,“凡大学高等中等学师范本科生毕业,准作贡生、举人、进士”[15],并给予优厚的待遇,“教员务求厚俸,供给务求丰旨”[16]。他曾向政府建言设立教师奖励制度:“凡师范本科毕业,连任一校教员四五年,与地方相安,学生毕业程度合格过半者,劝学所教育会考实呈报地方官给予奖励金,按平时所俸6个月;又四五年第二次得奖者,按所得俸一年;又四五年第三次得奖者,按一年俸外,仍免其地方税;又四五年第四次得奖者,按一年俸免地方税外,其子弟不论何等学校,概免学费,有疾或退老者,给酬助费退隐费。”[17]希望通过提高师范生的地位和待遇,“使有乐从教育之途”[18]。
3.严格教育,加强实习
针对师范生的培养,张謇明确提出“学为人师”的师范生教育宗旨,他说:“诸生亦曾思师范学校之义乎?范者,法也,模也,学为人师,而不可不法不模。”[19]为此,他十分强调严格教育,提倡严格办学、严格管理、严格训练。1912年,他发表《论严格教育旨趣书》,极力推崇古之《学记》所言:“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人知敬学,今欧美学校,教授管理之外,尤重训练,尤重服从”,“师道贵严,中外同轨”。他批评当时社会“一般事理不明的学生”,“乃有误解放任以为共和,等秩序于弁髦,病严师为专制者”,呼吁“凡教之道,以严为轨;凡学制道,以静为轨”。[20]他认为“校章者,管理之法也。监理能行,诸生能守,是为范之正轨”[21],他为学校严格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并将通州师范学校的校训确立为“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秉持一贯的严格教育宗旨,张謇对师范生的资格考核提出严格要求,他规定:师范毕业生到小学后要先充当准教员,经二三年教学实践有成效者,由地方教育机构考核发给相应凭证后,方可做正式教员。不及者延至五年;又不及者以其所长之一种为小学助教员,发给助教员凭证,其俸给按准教员减1/3发给。[22]
在张謇的师范教育思想里,除了强调严格教育外,重视师范生的实习,也是他思想的一个主要特色。他认为“学问兼理论并阅历乃成”,主张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针对师范生教育,他更是强调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加强实际教学技能训练至关重要,他要求师范学校“必立一小学校,为师范生实践之地”。通州师范开办后,随即建立了师范附小,作为学生实习基地,规定南通师范的毕业生“最终一学期,必就附属小学实习教育”。为了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他制定了详细的实习教程,“教授之实习,必备方案于未习之前,更加评论于既习之后”[23]。对实习进行制度化的规范和管理,不仅开创了我国师范实习制度,而且也创立了通过附设中小学,建立师范教育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师教育模式。
清末民初的张謇是最早意识到师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家。在他的大力呼吁下,清末学制以日本为模板,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民国初年延续这一建制,规定师范教育分为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私立师范学校,进一步构筑起完全封闭的师范学校教育体系。基于办学过程中有关师范教育的真知灼见和实践经验,张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师范教育传统重要的奠定人,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师范教育的改进和完善仍有重要的价值。当下,随着师范学校学科规模不断扩张和师范教育学术性日益强化,师范教育体系的独立性遭遇了新的挑战,以致各类师范学校的师范独立培养体系呈现出一定程度上弱化倾向。如对师范生的实习环节等凸显师范教育独立性层面的要求,是理论上高调重视,而实际运作上却一再置诸边缘,严重影响了师范生的质量。在这一背景下重温张謇的师范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师范教育的独立性,强化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培养合格的教师。
三、职业教育思想
在张謇的全部教育实践中,职业教育可以说是他倾力而为、贡献最大的部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包含丰富而宝贵的内容和经验,对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不乏启迪和借鉴。
1.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24]是张謇教育事业的一大特色,也是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实业辅助教育是指通过办理实业,筹集资金办教育,所谓“謇愚不自量,念普鲁士之报法,毕士马克归功于教育。欲兴教育,赤手空拳,不先兴实业,则上阻旁挠,下复塞之,更无凭籍”[25]。以教育改良实业是指通过办理教育,为实业培养技术人才。在张謇看来,他们二者的关系就好似父与母,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实业而无教育,则业不昌,不广实业,则学又不昌”[26],他说,“苟欲兴工,必先兴学”,“立国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兴学”,“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惟取诸实业”,“必农工商奋兴,而后教育能普及”,力倡“实业所至,即教育之所至”。[27]为了阐述教育与实业的相互依存关系,1907年他在《师范学校开学演说》中明确提出了“教育为实业之母”[28]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张謇一方面办实业,另一方面办教育,逐步形成一个实业与教育互相为助的格局:每办一个实业,必办相应的培养人才的学校。他因南通产棉而建纱厂,因纱厂而建纺校,因南通经营盐垦,设立农校,“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29]。从1895年到1906年,逐步形成一个在通海地区以棉纺织为中心,通过创办了一系列企业,获利之后着手兴办了一系列教育事业的系统,真正做到“实业所至,即教育之所至”。
办实业需要技术人才,办教育没有经费寸步难行。张謇以教育家和实业家的眼光提出并实践着“教育与实业迭相为用”的职业教育思想,倡导教育与实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以实业带动当时经济的发展,而且又以教育满足实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并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张謇这种“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今的职业教育如何走产学结合之路,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德行必兼艺而重”,“学必期于用,用必适其地”
针对职业人才培养,张謇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要求学生必须“德行必兼艺而重”,即不仅要有专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德行;二是所培养的人才能为实际所用。关于前者,他在许多场合一再强调,学校分科为社会事业人才养成之备,故“德行必兼艺而重,而艺尤非德行不行”[30];职业专门人才,必须“有高尚之思想,自立之志气,文明之公理,尚武之精神”[31],“学术不可不精,而道德尤不可不讲”[32]。1914年,他为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制定《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章程》,“本所教育方针如下: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之人格;注重学生身体的健康,以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教授河海工程上必须的学理技术;注重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知识”[33]。他亲自为医学专门学校制定“尊崇国体,恪守国法,义勇奉公,修成共和国民之人格;敬学长,重公德,以求社会之信仰;坚守志操,习勤耐劳,涵学艺,养成独立之精神;贵时间,重秩序,勉运动,节饮食,卫身体,洁衣服,整居室,养成自治之习惯,遵守校规,服从师训”[34]的学生守则。
针对后者,张謇强调“将欲行之,必先习之,有课本之学习,必应有实地之经验”,对职业教育提出“学必期于用,用必适其地”的人才培养原则,十分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1914年,张謇为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制定的章程中,明确规定了河海工科班学生学习“必需之学理技术,注重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知识”,“有养成之学生,又有实地练习之工程,十年以后,或有可用之材,不必借资于异域矣”。[35]对自己所创办的纺织专门学校、医学专门学校、农业专门学校都强调以经验为重,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期实现“学必期于用,用必适其地”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他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除了他所办的实业作为学生相应的实践场地外,他所创办的每一所专门学校都不惜重金购置设备,开办实验、实习工场,先后建立纺织、针织、金工、染色整理等实习工场,作为学生强化技能训练的场所。这一依托企业进行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经验相结合,重视实习试验基地的建设的做法,逐渐形成了张謇办学模式的特色。
3.“凡事必求其适”
贯穿张謇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精神是,职业学校必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这就是他提出的“凡事必求其适”[36]的含义。他说:“教育尤其宜有变动,不过必当顾及本地的需要。例如在南通讲教育,先要想什么是南通需要的,什么是适合南通的。”[37]办教育要考虑是否适宜?是否需要?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需求出发,这是他创办一系列专门技术学校的出发点,也是他的办学指导思想。张謇创办纺织学校,明确提出纺织教育是为南通地方发展棉业经济之需要培养棉织人才;农业专门学校是适应南通棉纺织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改良棉种与种法而创办的;创办河海工科专门学校,是我国国贫民穷,江河失修,尤其是清末民初黄淮地区洪旱灾害十分严重的现实需要,是“为江淮导治造就人才,且为全国水利专门之备”而创办的;开办医学专门学校,则是意识到“人生所需,不可无医”,医之发达有关民族之强弱;而为农业发展需要开办的农科大学,则是从“以农立国”的思想予以考虑,“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尤为重要”[38]。从社会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实业的需要,开办门类较多、满足多层次需要的职业学校,这是张謇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在“凡事必求其适”办学原则指导下,他强调“夫课程的订定,既须适应世界大势之潮流,又须顾及本国之情势,而反复斟酌损益,乃不至凿圆而衲方”[39],职业学校的教学法要根据专业技能需要,“人不同于世,世不同于地,执此以例彼,执甲以例乙,则扞格而不入,龃龉而不容,火水而不亲。各宜其所宜,各适其所适,是则无方”[40]。人才必须是“学必期于用,用必适其地”,所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突出技能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职业训练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联系更加密切,能否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对职业教育目标的认识仍有进一步厘清的必要。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几个核心要素:一是从社会实际出发办学;二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三是实践操作为职业教育的特色;四是增强职业道德教育。这对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办学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区别开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视作职业教育的重心,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联系,建立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双赢,将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地生存和发展。
张謇的教育思想是在清末民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教育理论。他基于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时代需要,主张教育救国、实业救国,视教育和实业为国家富强的根本,提出“非教育不足以国存”、“普及有本,本在师范”、“师范为教育之母”的思想,表现出清末以来鲜明的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张謇强调师范生人格的培养和教学实习的重要性,倡导“学为人师”的师范生教育宗旨,提出“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凡事必求其适”、“德行必兼艺而重”、“学必期于用,用必适其地”等,形成了以求实业之实用为目的的近代职业教育理论。张謇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近代民办职业教育、民办师范教育的先河,对中国教育,尤其对江苏地方教育形成多学科、多门类的发展规模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教育史,尤其是江苏地方教育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之一。
参考文献:
[1][2][4][8][9][12][14][16][17][18][21][22][23][24][26][27][28][29][30][31][32][33][35][36][39][40]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4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29.472.24-25.90.90-91.167.12. 69.31.12.26.31.100.214.214.214.82.214.191.265.110.123.123.163.148.150.
[3][10][25]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3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84.211.86.
[5]张謇.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卷1)[M],北平: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民20年:18.
[6][13]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1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5-36.61-62.
[7]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6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855.
[11][20]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10.317.
[15]张謇.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卷6)[M].北平: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民20年:4.
[19]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94.
[34]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江苏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学则[Z].南通:南通大学档案馆藏.
[37][38]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2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20.13.
责任编辑:杨孝如
A Review on Zhang Jians Education Philosophy
ZHANG Xue-r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NUPT,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Zhang Jian, to satisfy the need of his times, advocated rescuing and strengthening China by way of education, showing the definite theme of the era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schooling practice, he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haracte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internship, and in favor of priority to normal education as an independent system; he insists on facilitating education with industry, bettering industry with education, and seeking appropriateness for anything, etc., establishing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industry put into practice; and to some extent, he helps inaugurate a new era in privately-owne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normal education in Chinas history. In terms of the above contributions, he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educationists especially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educational history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Keywords: Zhang Jia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aving China through education; norm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