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泌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及建议
2014-04-29朱林
朱林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桐柏、伏牛两山脉在境内交汇,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相分流,地势呈中部高、东西低。全县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区。全县辖8镇11个乡3个街道办,352个行政村,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万人,耕地面积133.7万亩。
一、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1.发展现状。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在泌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合作社发展和规范化建设,截止今年,已在县工商局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02家(含97个家庭农场),组建联合社1个;注册资金总额6.93亿元,入社农民21.08万人。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处于全市先进位次。
2.发展特点。一是发展速度较快。2007年,泌阳县发展合作社9家,2011年时发展到157家,到目前已达到702家(含家庭农场),发展速度居全市第一位。郭集镇、羊册镇、马谷田镇的合作社数量都在50家以上。二是覆盖范围较广。目前,泌阳县合作社已基本实现了七大特色农业(牧、菌、烟、林果、油料、蔬菜、茶)全覆盖和乡镇街道发展无空白。三是服务功能较强。合作社以组织农民、服务农民为宗旨,有效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难题,促进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四是带动作用较大。近年来,合作社在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上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如泌水街道办事处十里居委果蔬种植合作社,通过转包、租赁等方式从村内农户流转土地2100多亩种植从事大棚蔬菜种植,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合作社通过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带动了社员及周边农户产品销售和增收致富。
二、当前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泌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较好,但总体上看,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数量不少,个头不大,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1.发展规模小。一是社员人数少。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每个合作社真正入社的社员人数平均不足30户,社员在100户以上的不多,大多数合作社是几个农户、多个农户的松散式联合,发挥的作用和影响非常有限,与县里提出的2015年合作社社员户数要达到农民总户数3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二是资产规模小。尽管全县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6.93亿元,但由于相当一部分社员是采取以土地经营权、林木等实物作价入股,以现金方式入股的并不多,从而形成合作社账面资产数额庞大,而实际可营运的资金很少。
2.内部管理差。一是各类人才相当紧缺。合作社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等问题相当普遍。以合作社牵头人为例,全县合作社理事长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高中(中专)学历的占40%。二是民主管理有待加强。虽然泌阳县合作社普遍建立了以“三会”(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和架构,但实际运行情况并不理想。有的合作社“一股独大”,少数人说了算,有的合作社在财务收支、社务公开、经营决策等方面遮遮掩掩,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社员参与管理、加强合作的积极性。
3.造血功能弱。一是“空壳社”现象较为普遍,利益联结散。由于合作社创办时间不长,其经营状况具有不可预计性,很多社员有利则合,无利则散,没有与合作社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有的合作社“两眼向上”,仅仅盯着政府扶持的一点项目和资金,没有把心思用在自身建设与发展上,成为只有一块牌子、一个章子、一張桌子的“空壳社”。二是合作社创办的经营实体少,创收能力弱。据调查,全县已注册登记的合作社中,创办了农资配送、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等经营实体的合作社不到60家,很多合作社基本不具备创收能力。三是市场运作化程度不高,营运效率低。一些合作社缺乏明确的办社思路和科学的发展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市场接轨。
三、发展对策和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建立合作社发展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和部门帮扶合作社制度,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召集联系会议成员单位,及时研究解决合作社在发展、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部分产业民主管理好、运行质量高、带动作用大、基础牢、发展后劲强的合作社实行结对帮扶,从项目上给予倾斜,从资金上给予扶持,从技术上给予支持,从业务上加强指导。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向县乡村干部、农民群众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重点选择培育几家具有标杆意义的示范社,打造一批实实在在的好典型,真正起到示范带动和引路作用,从而激励和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合作社。
3.加强扶持,优化服务。一是建议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合作社开展宣传培训、信息交流、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示范奖励等工作。二是加强金融支持服务。加大与农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协调力度,组织开展银社对接活动,对合作社降低贷款门槛,采取贷款额度授信、产品和销售合同抵押等多种形式,为合作社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三是落实用电用地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加工企业所需的非农建设用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及时办理用地手续。电力部门对合作社及下属经营实体开展种植养殖、初加工、贮藏保鲜等生产经营用电,要落实农业生产电价,并提高供电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