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访,真的是一门学问

2014-04-29尹颖尧

大学生 2014年14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基地

尹颖尧

信访和大学生有什么关系?

你可能会说我家没遭到强拆,我又不会去上访。不过,如果你是文科生,学习研究中国社会问题,那信访这个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你是否想过它应该进入你的视野?

2012年的时候,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一所大学招收信访专业研究生的新闻。其实,准确地说,这所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开设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信访与社会矛盾冲突管理研究方向。而北京城市学院之所以能在全国首先招收这方面的研究生,是因为背后站着北京市信访办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该中心由一群平均三十四五岁的高学历年轻人组成。

中心主任郑广淼告诉记者:

信访,真的是一门学问。

信访部门积累了大量的信访数据和资料,这些外界往往难以接触的数据成为研究中心开展信访学科研究的丰富原始数据。2009年11月,中心成立,成为全国首家官方信访研究机构。4年前,郑广淼通过公招,加入了中心。当时,主管中心工作的北京市信访办副主任张宗林提出,信访研究应当是科学化、学科化、数字化和专业化,即把信访当成一门科学,不但要建立研究信访的科学方法,还得建立一支研究队伍,并与高校合作,设置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专业,同时利用自身大量的信访数据,建立数据库,开展量化研究。

2012年,中心在北京城市学院设立全国第一个信访专业研究生班,撰写了研究生系列教材。记者看到在中心会议室一整面墙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满了中心的部分学术成果,除了中国第一份信访理论刊物《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双月刊)、年度报告《北京市社会矛盾指数研究》、重点课题《北京市十二五期间信访矛盾发展趋势研究》、《中国信访:新视角新思维新理念》、《信访制度与国外相关制度分析研究》、《当代中国信访与社会建设》、《社会矛盾指数研究——创新信访工作的新路径》、《聚焦 透视 思考——国内外重大社会热点事件综述(2011-2012)》……还有研究生系列教材《信访学概论》、《高级信访工作实务》、《中国信访史研究》、《冲突与危机管理》、《信访法制(上)》和《信访法制(下)》等。

中心与国内30多所高校在高层次和高平台上开展全面的学术交流合作,学术基地的建设工作迅速得以开展,先后在全国各地构建起了自己的学术基地。中心先后受邀成为:北京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处级领导干部校外培训基地;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实践基地、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北京城市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教学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学科研基地;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和研究基地。中心与这些机构和院校的协同与合作,使得自身的学术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同时也为研究中心构架了强大的学术基地性平台,为以后相关研究性人才的输送奠定了基础。这些合作性的交流进一步推进了彼此间的人才交流,也使中心的学术性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在全国各地的学术基地建设当中,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为学术基地的成功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学术理论支持,也得到了相关单位或部门的认同与赞赏。

中心的信访研究队伍中,大家来自不同的专业,包括法学、经济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传媒……信访是一个综合学科,与社会学科的方方面面天然联系着,需要各个学科一起来研究,比如研究群体性事件需要考虑传媒因素,北京的传媒发达,公益记者、公益律师和各国使馆云集,有些信访人员上访时,上访的事件本身不算大事,经过传媒的二次发酵后却产生了二次辐射,影响力扩大了许多。

反过来,研究信访会对各个学科产生帮助,各个学科都能通过信访接地气。信访是很多学科最好的试金石,比如学行政管理的不了解信访,有可能看不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看问题看得不深。

有一位学者曾在国家信访局挂职锻炼,在一次会议上,他说未到国家信访局之前,他认为政府机关与信访人员产生矛盾时后者有理;在国家信访局工作了3个月,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信访人员也不是都有道理;再工作一段时间,究竟是政府机关有理还是信访人员有理,他也有点困惑了。郑广淼说,信访问题需要长期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还原事物的真相。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术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我的基地我的连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学术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