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阳:拿金话筒奖,心态好!

2014-04-29张蕾磊

大学生 2014年14期
关键词:海阳电台专业

张蕾磊

直播间里的海阳很“癫狂”,经常一人分饰多角,模仿马三立、赵本山、周星驰、小沈阳等,以幽默讽刺的脱口秀呈现令人啼笑皆非的生活场景。

2012年,他获得“金话筒”奖,这是国内播音界最高奖项。

他还是获此奖的首位喜剧脱口秀主持人。

“哥们儿心态好极了!”这是海阳的口头语,也是深深体味过生活的苦涩、艰难,一夜长大的少年乐观面对生活的真实写照。

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不会有深切的痛苦,他会用断断续续的戏谑将痛苦冲开,他说:“往事,不过是虚惊一场。”

海阳在节目里是嬉笑的,其实这份嬉笑是一种深情的表达,他将伤感、遗憾、无奈和破涕而笑时的自我叹息糅杂在一起,因为无害而动人,会被大家记得。

播音,玩开了

“我上学的经历很坎坷。”海阳笑着说。

海阳出生在吉林长春的一个郊县,父母对儿子的唯一念想是:砸锅卖铁得把他供出息了。所以,要进城。海阳学习不费劲,打小就是好学生,这让父母很骄傲。初三那年,海阳的爸爸做小买卖赔了个底掉,房子被抵押,于是海阳真正认识到“家徒四壁”,也品味到人情冷暖。老爸在一小片空地上搭起了只有三面墙壁的临时住所,如同一个等腰三角形。冬天,地基下沉,房子的一面墙有裂缝,寒风刺骨。“我躺在床上,真能看到星星!”多年后,海阳形容那里是“虫鸣鸟叫、独门独栋”,“我就此悟出了‘我在逼仄的空间里能看到无穷的世界之类的哲学问题。”春天,房子阴冷潮湿,需要夜不闭户才能挥发掉部分湿气。小偷来了都无法落脚。

中考,海阳是班上第一。拿到通知书后,他骑车到重点高中门前照了张相,然后撕掉通知书,扔进垃圾桶。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原本以为自己会按部就班地上大学,但是搬进等腰三角形后,海阳就明白自己的人生轨迹将跟之前预想的不太一样了,只是要从内心彻底承认这一点相当困难。在通知书面前,15岁的少年不得不打破最后一丝幻想,他无法想象再读7年书,四处打工出卖体力的父母要付出多少辛苦。面对自动选择中专的儿子,妈妈笑容依旧,告诉海阳:“现在已经是最坏的时期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高出录取分200分的海阳到吉林省林业学校报到的时候,校长亲自来接。从校车下来的海阳,只带着一个背包,拖着麻布口袋般的棉被,兜里揣着零碎的几张小票。入学后,海阳意外地考入校广播站。起初,海阳是为了方便听音乐,学校会定期购买一批流行音乐的磁带。

校广播室只有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当海阳对着话筒播音时,他体味到分享的快乐。在遭遇家庭变故后,海阳充分感受到世态炎凉,他一度自卑,就怕同学到家里玩,话少,特别容易跟人脸红,总觉得心里压着一块大石头。在广播室里,海阳有一种诉说的安全感,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后,他发现自己变得开朗了,于是乐于在广播站忙活。

当地的电台举办业余主持人比赛,一个5人教师组成的评委会,每周选一个冠军。在老师的鼓励下,海阳报名参加了比赛。海阳拿学校同学喜闻乐见的身边事做主食,加上插科打诨的佐料,播报身边事。首月比赛,他的广播节目遥遥领先。“我顿时自信心大增,这才想起其实自己一直以来都天赋异禀。后来彻底玩开了,一口气连拿三个月的冠军,我正准备进军五连冠时,比赛评委会的老师们心急火燎找我谈话,要收我为电台兼职主持人,直接从运动员提为裁判。于是,我加入了吉林东北亚音乐台。”海阳说。后来,海阳从带他入行的敖柏老师那里知道实情,他连拿三个月的冠军,再比下去,别人没法玩,赛事都快黄了。

兼职主持人有酬劳,海阳算是以歪打正着的姿态达成了当初勤工俭学的愿望。海阳在晚上10点的节目当导播,下了节目就一路狂奔赶末班车回学校。

海阳还记得第一次上直播节目,导播说他的本名华树凯太拗口,于是他对着话筒说:“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海阳……”“播音是个技术活,即便自带天赋也得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为后盾。”刚开始真正坐在直播台,海阳其实很紧张,稿子就在面前,但是读不出来,脑子一片空白。于是他就推歌,缓一缓,手心都是汗,一首歌后再说稿子,又空白了,继续推歌。

中专四年,海阳是班长、校报主编、学生会主席、学生党员,他有保送读大学的机会。已经在电台挣钱了,海阳就犹豫着不想去。妈妈说:“小凯,你要是不念书,妈死了都闭不上眼睛。”海阳乖乖准备考试,几经比较,他选择了离家近的东北林业大学。

一天内转了专业

2002年,到东北林业大学报到,海阳是一个人去的。他穿着二舅给的一身衣服,像个老干部,背着三个包:一包CD,孤独时音乐是他的好朋友;一箱子书;一个20元的背包,装了几件衣服。坐着长途车到哈尔滨,因为堵车,到达时已经是傍晚。“我站在广场上足足1个小时迈不开步,200米外是大学接新生的校车。”海阳说。看着几代同堂,至少也是父母相送的同学一一从身边经过,他心里很复杂。终于,他给自己鼓劲:哥们一个人来的,多牛啊。上了车,海阳坐到第一排,他不想看身后的幸福画面。校车缓缓进入大学,下了车,海阳受到热烈欢迎,原来前两届从中专保送来的学长们一直在等他。学长们抢过行李,带着他去吃饭,然后帮他找到宿舍,安顿下来。

海阳带着8000元打工赚的钱,交完学费兜里就剩200元了。“200元过了两三个月,宗旨就是可花可不花的不花,有色饮料不喝。”海阳去便宜的四食堂,西红柿鸡蛋汤免费,发面饼3毛,咸菜2毛,一天吃两顿。“那时候是真知道,人为了明天吃什么精打细算是一种什么心理。”中秋那天的黄昏,军训后,海阳给家里打电话,说自己一切都好。挂了电话,他看着学校围墙外的车水马龙,不禁泣不成声,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这四年要怎么活过来。

海阳没有申请贫困生帮扶,他不好意思寻求帮助,也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穷,家里的境况已经有所好转。上大学了,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拿家里一分钱,他靠着200元试图撑到下一次兼职。学校广播站招新,海阳参加了。有天,哈尔滨文艺台的老师过来讲课,海阳壮着胆把在东北亚音乐台录制节目的样带给了老师,第二天就接到电话:“海阳,我们这里要改版,有没有兴趣来兼职?”于是,海阳每周六、日到电台兼职,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收入。海阳策划了一档流行音乐节目,当起了DJ。台庆8周年的包装节目,都是海阳完成的。

一个半月后某天,省电台小青联系海阳,说是总监希望跟他见面聊聊。海阳没多想,胡子没刮,穿着仔裤,背着20元的小包,见到了总监张新。原来她在车上听到海阳的节目,很欣赏,希望海阳到省电台工作。“我觉得她对我有知遇之恩。”海阳说,“张新总监跟我说:该上课上课,只要下午5点来做直播就可以,薪水跟正式员工一样。”不久,大一学生海阳在省电台开始了主持工作。3个月后,海阳办见面会,现场火爆,颇有万人空巷的架势。办公室里,粉丝的信如雪片般飞来,基本是麻袋装。

说起大学时光,海阳最想分享的是:去尝试。海阳保送到大学就读的新专业环境科学,要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机化学等9门化学课,每门还有实验。以中专化学的底子,海阳眼中的苯酚烃基如同象形文字。第一学期,每天晚上熄灯后,海阳拿着包上书皮的高中化学课本,在走廊学。即使恶补也勉强,化学课学得格外痛苦,期末,海阳是班上综合考试第一,但是,他知道化学基本是靠背的,这样不行。海阳想要转专业,学校一般不给转专业。海阳在学生手册上看到一条: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允许转专业。几经犹豫,海阳决定试一试。他做了一份简历,找到园林学院的院长。院长听说他是来要求转专业的,当即拒绝,海阳请院长给5分钟时间看下简历,简历里呈现的是:优秀毕业生、党员,已持有园林专业多项上岗证,具有电台直播经验……看过简历,院长说了三句话:你应该来我们专业;我没法在你的材料上签字;你去找主管教务的赵院长说我已经同意了。于是,海阳一天之内盖了12个章,办好了转专业的手续。

老实说,起初学园林专业,海阳不是很喜欢,对此他的方法是先认真地去做好,学得深入了,他慢慢爱上了园林专业。“人不可能是一生都做你想做的事情,那样就太脆弱了。你想想,连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都能做好,未来面对波折的时候,相信你的心态会很好。”从参加比赛进电台、大学转专业的经历中,海阳发现只有尝试去做事情,才有发言权,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

世界本身够幽默

大四毕业时,海阳自然地进入省电台工作。他做过不同类型的广播节目,从音乐、新闻、娱乐到策划各种栏目及活动。虽然没有受过科班训练,但是海阳本能地运用了真诚,真诚地跟听众交流,“像一个朋友一样好好说话而已”,这让海阳颇为受益。

2009年春天,海阳满26岁,在播音武林界有诸如“播音小王子”“娱乐八级”“调侃一哥”之类的江湖诨名。他说:“我不知道什么叫成功,却明白什么叫不成功,它连同沮丧、落魄、失望、悲观,令人一蹶不振,怀疑人生。但我不能将其归纳于失败。我的戾气早已留在了青春期,我既不屌丝也不愤青,是个没头脑的乐观派。”

这一年,海阳决定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招聘。他谢绝一切娱乐活动,关门复习。“从初试、笔试、面试,场场比武我都全力以赴,违反科学精神地发挥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实力水平。”海阳被录取了,这次录取比率为1000:1。说起这段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励志故事,海阳一笑,“我别有心思,是为了异地恋的姑娘去北京。”

当海阳站在北京火车站的广场上,仿佛看到多年前大学报到时的自己,一样是孤身一人,背着三个大包,心里有股豪情,既觉得凄凉又觉得自己做了个伟大的决定。晚上,海阳住在80元的地下室,他用箱子挡上门,哭了一场。那眼泪是给自己打气,在别人看来他的这次决定是如此冒失,但是他相信自己的能力。

于是,海阳快乐地开始在北京的主播工作,这是一档只能覆盖北京市东城区的录播的老年广播节目。之后,海阳的恋情终结,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释怀,纠结于一个莫名其妙的细节: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来北京?这个至今未解开的罗生门,海阳已经放下。“人生最美妙的乐趣,就是无法预料,可又自然而然,不可逆转,却又在情理之中。你要做的,是不问过去,不惧未来。一路向前,因为前方,总有点什么东西在等待你的到来。”

失恋的海阳把更多精力投入工作,一年后他被任命为娱乐频道的执行总监,推动节目改版。2011年,为了提高收听率,海阳推出了《给力17点》,后来升级为《海阳现场秀》。海阳开始研究脱口秀的节目,他希望把美式脱口秀的结构和中国单口相声的叙述方式、舞台喜剧表演的技巧和综艺节目的处理手段运用到节目当中。让听众笑不是海阳的目的,他要促使听众有适当的思考。节目推出3个月后,从同时段的第20名升到第三、第二。为了保持节目的新鲜感和可听性,让听众既感到快乐又有所收获,海阳每天至少要准备五六个小时,看新闻、写评论、剪辑音效……除了看新闻,海阳以理科生特有的研究劲琢磨各种技法,观摩大量外国原版脱口秀节目,研读跟幽默有关的书籍和论文。

曾有人问海阳,你的幽默是怎么练的?海阳的回答是,这个世界本身就够幽默了,他不想刻意制造笑料,只是试图多捅破几层窗户纸,看看背后的故事,并把这些故事用尽量生动的语言传递给大家。这个过程中,海阳会因为想到一个好点子或一首合适相称的歌曲而在节目组里载歌载舞,虽然时常引来同事侧目,但他不会隐藏自己的这份快乐;海阳也会因为用语不精、意味不永而挠墙叹息,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这时,他总希望躲回自己的世界静一静,清醒地思考,回来之后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寻找“癫狂”。

算起来,海阳到北京从零开始有5年多了,他两次当选台里的十佳主持人,栏目拿奖拿到手软,成为国内首个最年轻的、以喜剧脱口秀获得“金话筒”奖的主持人。现身说法,海阳对于职场拼爹这类理论从来都是飘过。“这世界不缺领导,永远缺把事情做好的人,对我来说,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对每一个看得起你的人负责,我得到很多。”

猜你喜欢

海阳电台专业
海阳核电2号机组完成调停检修顺利并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海阳大秧歌为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海阳核电机组循环水系统的调试
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成功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