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班化教学打造阳光语文课堂
2014-04-29蒋君花
蒋君花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小班化教学已成为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小班化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相比大班化教育,它有着独特的优越性。我校位于城市郊区,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城区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将部分学生吸引到城市,使得学生人数锐减,小班化教学已应运而生。我校共有九个年级,每班人数基本都在20~30人。所以,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能再按照以前大班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应该紧跟形势,积极探索出符合当前教育形式,具有先进科学教育理念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优秀的教学资源像阳光一样普照课堂,辐射到每个孩子身上,打造出阳光、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合理利用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中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对新知识、新学的课文也是一样充满好奇,但他们的这种好奇心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快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传统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兴趣与欲望,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是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改进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的教学手段,多方寻找有效的教学资源,努力打破常规,做到破中有立,立中有变,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教学场所变得宽敞,活动范围变大了。首先,师生可以根据课堂情景有效利用这种空间资源,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学活动,如表演、比赛、演讲、讨论等等。其次,小班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物、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来进行形象化教学,帮助学生阅读和练习。这些形象生动的教具、课件和课堂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内一切教育资源,创设和谐的语文教育教学氛围,组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互动教学中都有所收获,让教育的“阳光”辐射到教学的每个角落。
二、激发参与意识,引导积极参与
参与教学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首先,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得学生参与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加,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堂中几乎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由于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其次,教育空间的便利,也使得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得到有效发挥,如课堂中的采访、表演活动,学生可以自由走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同时,空间的增大,使得教师能够有机会走近学生,根据学情,适时调控,准确而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促优扶差,对优等生进行点拨、提升,对学困生进行引导、鼓励,尊重每一位学生,通过参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差距,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
三、开展小组交流,引导合作学习
合作教学,是高效语文课堂一种最有效、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它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合作教学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就是小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学习中力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训练学生积极动脑、相互合作的能力。小班化教学,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由于学生人数少,学生的座位可以自由排列。教师可迅速而又准确地根据班级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不同分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授课方式,将学生排成四人一组或男女分组等,这样的排列,不仅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轻松自由,而且还为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让他们大胆表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评价。当然,教师评价要及时,还要注意以鼓励为主。
小班化教育是我校高效课堂实现的有效途径,让孩子们在一个充满教育阳光的环境下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语文课堂的每个角落都洒下教育的阳光,让每个孩子的心田都流荡灿烂的阳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打造出高效、阳光的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