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014-04-29李江霞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2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教学活动主体

李江霞

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充分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心情愉快时,思维敏捷,学习效率就会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枯燥无味的数学题,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探求答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灌输式、强迫式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研究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尽量挖掘教材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讲解。

以上条件出示以后,告诉学生:假如你是公司经理,用20辆汽车装运这三种蔬莱72吨到某地销售(每种蔬莱不少于一车),如何安排装运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问题一出,同学们很兴奋,好像他们真是经理一样,立刻开始计算,又是想又是画。有的同学还在苦思冥想,努力寻找等量关系,有的同学则表示不能分配。这时我启发引导同学们要从车辆数上思考,并鼓励他们,试着找出两(三)个等量关系。主要找到这些等量关系,你已向经理宝座迈出了一步,但能否当好经理,还要看你能否找到最佳方案。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又信心十足地埋头计算起来,不一会儿就有不少同学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这类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且有趣味性的数学题型,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会逐渐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质疑,激发求知欲望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课堂上基本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毫无自主而言,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不断向学生提出新问题,让学生产生质疑,强烈的求知欲会使学生急于去解决问题,形成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学生质疑、释疑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他们主动地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去认识和接受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作用。这样,在质疑中,经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学生们很快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出正确答案,教师将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我向同学们提出要求:今后不论学习、生活,要善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不要被它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这堂课活跃有趣,同学们在质疑、释疑中,求知欲高涨,个个主动积极地思考、讨论和交流,在质疑中学习了新知识。

三、强化练习,培养学生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受教育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练习是促使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因为练习要求学生进行思考,而思考的乐趣和成功的自豪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为此,数学教师在课上要精讲、讲准、讲透,各环节按排紧凑,以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全体学生参与练习,发挥其主体参与作用。只有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主体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精选精练,可变换不同的练习方式,如出示判断改错题、选择题、填空题、抢答题……无论什么形式,都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学生自主学习获得了成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其自身素质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数学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和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教学活动主体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