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面临的时代困局及破局对策
2014-04-29吴军和曹士忠
吴军和 曹士忠
【摘 要】淮海戏是发源于海州地区的一个戏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淮海戏蕴藏了大量海州地区的戏曲、音乐、民俗、美学元素。新时代,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淮海戏面临着生存危机,本文以连云港市淮海剧团为本体,阐述淮海戏面临的时代困局及破局对策。
【关键词】淮海戏 困局 破局
一、淮海戏是连云港的一张文化名片
淮海戏,源出于海州一带流行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称“三刮调”。乾隆十五年(1750)前后,淮海戏以演唱民间故事 “打门头词”的形式出现。道光十年(1830)后,艺人自由结班发展成为打地摊演出的小戏,光绪六年(1880)后,淮海戏与徽剧、京剧等先后搭班合演,吸收了上述剧种的营养,借鉴剧目,革新唱腔,逐步形成了旦、生、丑三个主要行当,表演也逐渐丰富,如丑角脱胎于农村生活的“鸡刨塘”、“猪吊腰”、“麻雀跳”等步法身段;旦角形成了“耍扇子”、“推衫”等表演技巧。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女艺人的出现,推进了淮海戏声腔和表演的发展,女艺人王大娘更是改女腔《二泛子》为《嗨嗨调》,深受群众喜爱。这一时期的小戏班迅猛发展,仅在海州一带就有一百多个,从艺人员多达千人。⑴
民国年间,淮海戏演出盛行于淮海地区,各种堂戏、集市戏、庙会戏、婚丧戏也应运而生,剧目从原始的“篇子”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淮海戏自身特色的传统剧目,行内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之说——《骂鸡》、《骂灯》、《大葵花》、《小葵花》、《大金镯》、《小金镯》、《大书馆》、《小书馆》、《钥匙记》、《金锁记》……都是淮海戏传统剧目经典代表。1940年,淮海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抗日政权组织了“艺人救国会”及实验小组,编演了《柴米河畔》、《三星落》、《反内战》等现代戏。1951年,成立了灌云县大众(淮海戏)剧团,从此淮海戏正式搬上舞台,1954年江苏省文化局正式将“淮海戏”定名。淮海戏进入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泗阳、灌南、涟水、宿迁、滨海、连云港等十多个县、市相继成立了专业剧团。⑵
淮海戏是苏北文化的杰出代表,承载着苏北地区从古到今多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演绎着流传民间的历史文化故事,展现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充满了苏北地区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二、新时期淮海戏面临的时代困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受体制、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媒体的冲击诸多因素影响,淮海戏发展面临着困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剧团发展举步维艰。
连云港市淮海剧团成立于1962年,前身是新海连市戏剧学校,成立至今已有50余年,是连云港市成立最早的专业戏曲表演团体。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淮海剧团面临着娱乐方式多元化、戏曲观众不断被分流的状况,戏曲演出市场呈现不断萎靡态势,经营收入远远不能满足费用支出。2000年左右,淮海剧团演职人员每月工资支出6万余元,其它费用4万元左右,按当时演出收费每场2000元计,每月演出30场才能维持演职人员的工资。当时财政拨款仍然按照八十年代的标准,因剧团是差额事业单位,只有预算的百分之七十。财政投入不足,演出市场萎缩,1990年代淮海剧团演职员平均工资390元 ,2006年以前演职员平均工资只有450元③。工资不足,人心浮动,导致很多演职员离岗谋生,跑人载、卖鱼、织毛衣、卖小鸟……虽还有相当人员选择了坚守,但在一定层面生影响了淮海剧团戏的发展。
(二)、人才青黄不接,缺乏艺术领军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因多年来忽视对戏曲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导致目前淮海剧团人才青黄不接,团内挑大梁的演员仍是八十年代市艺术学校培养的那批学员,平均年龄接近五十岁(截至去年淮海班二十余名新学员的加入才改变一点现状)。且不说当年以杨云发、大小花褂、小绿鞋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淮海戏演员在海属地区有相当影响力,就是五十年代以灌云县大众剧团为班底组建的江苏省淮海剧团也有数名“梅花奖”(全国戏曲最高奖项)得主,但目前市淮海剧团很难有拿得出手的“领军型”人物。“领军型”人物的缺失,不但影响了淮海剧团的发展,而且大大削弱了市淮海剧团在全国戏剧界的影响。
(三)、新兴媒体的发展,观众群体老化,低龄观众流失严重。
三十年前,当电视机还是普通人家的梦想,看一场电影还是奢侈享受时,悄然之间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微博、微信、网络……各种新兴媒体高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但淮海戏的现状却是作品陈旧、新人匮乏、舞美老套,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大打折扣,目前淮海戏的观众群以中老年为主,低龄观众流失严重,这也是形势下淮海戏发展面临的又一个困难。
(四)、狭窄的剧团发展空间,也制约着淮海戏的发展
年龄偏大的演员、缺少拴心留人的环境、较低的报酬(现状有所改观)、流动性强的演员、专业编导人员的缺失、创新能力的削弱,导致剧团发展空间日益狭窄,也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了淮海剧团的生存与发展。
目前,淮海戏遇到的发展困难非以上四点所能概括,但解决好以上四条,却是破解淮海戏面临时代发展困局的“牛鼻子”。
三、破解淮海戏面临时代发展困局的对策
结合淮海剧团实际情况及整个大的时代环境,破解淮海戏时代发展的困局,主要要做好几个“新”和“老”(旧)的结合
(一)、除“旧”革“新”,创建新的、适应新形势的淮海团发展体制
创建新的、适应新形势的淮海团发展体制,是解决淮海戏(团)面临时代困局的先决问题。单纯的依靠财政拨款将剧团养起来,或是单纯的将剧团市场化,都是不可取的。担负着全市淮海戏演出、研究、传承等重任的专业院团,淮海剧团与淮海戏的兴衰密不可分。数十年前,淮海剧团也进行过数次改革——与话剧团合并、由歌舞剧院代管、市场化、“养戏不养人”……但效果并不理想,每一次改革的不成功,对剧团的发展就是一次损害。
目前淮海剧团实行的是集团化与公益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即由政府斥资,组建市演艺集团,淮海剧团作为子公司,财政负责工资发放,剧团进行市场化演出;同时淮海剧团作为淮海戏“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主体单位,在市场化演出的基础上,淮海剧团同时坚持其公益性的一面,致力于淮海戏的研究、保护与传承。
(二)、以“老”带“新”,培养淮海戏接班人
目前的淮海剧团演员年龄偏大,行当不全。数年前。市文化主管部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着手成立了艺校“淮海班”,经过五年的系统训练,淮海班演员有了一定的表演技巧,但由于缺少舞台锻炼,青年演员经验明显不足,这就需要老演员发扬“传”、“帮”、“带”的精神,把自己的表演技巧、经验尽快传给青年演员,尽快培养一支戏曲门类齐全、素质较高、文化和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的戏曲创作与表演队伍。同时要挑选一些基础好、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演员以打造淮海戏“领军人物”的高度进行重点培养。
(三)、固“老”育“新”,培养新的低龄观众群体
要使“淮海戏”得以传承普及,就得培养新一代观众群。首先要
实施“非遗项目进校园、进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建立街道、社区、学校非遗传承基地或传承示范点,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淮海戏,为普及、振兴“淮海戏”提供必要观众群体支持;其次要可以针对青少年群体创作一些淮海戏作品,以赢得他们的口味,让他们领略到传统淮海戏的魅力,2013年,市淮海班的毕业汇报演出青春版《三拜堂》,创作团队以传统淮海戏《三拜堂》为母体,在不改变其框架结构、艺术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揉入了一些新的、现代的艺术形式,虽略显粗糙,却是一次很有益的艺术尝试,经过数次演出,特别是校园的巡演,培养了一定的淮海戏青少年观众群体;第三要加强与相关媒体的合作,加强网络宣传、加强电视媒体宣传、如开发淮海戏个性化手机铃声,让更多的人认识淮海戏、了解淮海戏。
(四)、推“陈”出“新”,赋予淮海戏新的内涵
时代在发展,娱乐形式越来越多,传统的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是否就没有它们的价值了呢?戏曲是否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呢?答案是肯定的。戏曲的语言之美,戏曲的内容之美,戏曲的含蓄之美是其它任艺术何形式都不能取代的。但淮海戏需要发展,需要新的内涵,这一切只能按照“淮海戏”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征,要充分利用国家在保护传统遗产、发展文艺事业的有利环境,探索淮海戏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二百多年来,淮海戏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打门头词,到生旦丑行当的确立;从单纯的男演员,到男女同台;从历史戏到现代戏,淮海戏正是在创新中不断完善着自己。
新式下我们也可以尝试这创新,乐队中可以加入西洋乐器,增加和声,增加伴唱,统一道白,……只要符合戏曲内在艺术规律,就可以尝试着来,艺术是不断创新的,离开了创新,艺术将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有面临衰亡。
四、结语
地方戏曲的面临生存难困难,是全国性的难题,简单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或是将其“豢养”起来,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这样,我们或许只能在博物馆展厅中看那些没有了感情和生命的“浅吟低唱”。地方戏曲要想得到发展,创新与继承是其双翼,要在充分尊重地方戏曲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轨道,从而使其成为民族精神记忆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淮海戏曲志编辑部:《淮海戏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6页
[2]淮海戏曲志编辑部:《淮海戏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8、11页,
[3]连云港市淮海剧团:年度工作总结
作者简介:吴军和,(1968—),男,江苏连云港市人,连云港市淮海剧团,三级演员,主要从事淮海戏表演、专攻文武丑。
曹士忠,(1967—),男,江苏连云港市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连云港市淮海剧团,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舞台技师,主要从事淮海戏舞台道具、头盔、髯口、剧务及非遗项目淮海戏研究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