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际关系向度在互联网中的可能性表现
2014-04-29林建兰
作者简介:林建兰,女,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传播研究。
摘 要:研究中国人际关系的学者翟学伟认为,互联网的介入将市场社会或流动社会中本已失掉的关系再一次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将长久而低选择的关系打破了,互联网使传统生活中的关系延伸出新的交往模式。本文以相关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微博与微信的人际关系的不同表现入手,分析研究互联网中的人际关系及特征。
关键词:微博;微信;人际关系;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020-02
人际关系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这两门学科共同关注的主要领域,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笔者在此主要考察人际关系中的信息传播特征。“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1]。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使个体在人际沟通方面呈现多重性,尤其是诸如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兴起。笔者以微博、微信上的人际关系为例,分析研究互联网中的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的表现与特征。
一、两大平台的自述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共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具有以下特点:1.关注机制:分为可单向和可双向两种,但无论哪一种的关注机制都能让关注者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2.简短内容:用户可以以图片、文字、链接的方式发表内容,以140字为上限;3.实时信息:最新实时信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客户端等多种手段,随时随地地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4.广向式的信息发布与获取: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获取信息。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移动即时通讯工具,主打熟人社区。一对一的私密沟通,能长期与通讯录中的好友维持一种强关系。与微博一样,微信也属于社交网络工具,所不同的是,通过微信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是定向式的,私密性的。
“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与“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分别是微博与微信的自述,从其中我们就可看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微博重参与,微信重表达自我。微博可能更像是一个公开网络,人们公开分享信息,不管他们说什么、发布什么,大家都可以看到,天生就是一个传播和媒体的工具,相较而言,微信更像是一个私人网络,人们是在朋友之间分享信息内容,相互之间都认识。
二、互联网中的人际关系向度
翟学伟从社会交往的结构上把社会交往分成四种关系类型,他认为任何交往都应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个是时间上的,指预计交往时间的长短,另一个是空间维度,指个体在交往中的变动可能导致的选择性。这两个维度形成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中体现了四种关系:约定关系、松散关系、固定关系与友谊关系。
1.约定关系:交往时间短,空间变动低的关系,约定关系在市场和组织中较为常见。
2.松散关系:交往时间短,空间变动高,交往双方不需要进一步发展关系。
3.固定关系:交往时间长,空间选择低,中国人的交往模式属于这一类。
4.友谊关系:交往时间长,交往的空间变动大,因为与某个个体的友谊可长可短,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
笔者将对照这四种关系对比分析微博与微信中的人际关系向度。微博与微信改变了传统社会中的交往模式,实现虚拟社区交往与熟人社会交往的覆盖,二者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投射和延伸。但在另一方面,网络因素的介入又使得新媒体平台上的人际交往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有所不同。首先,体现在人们对松散关系在现实生活和新媒体上的不同看法。现实生活中的松散关系是指不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关系,交往时间短,空间变动的选择性大,因而现实中的松散關系经常给人“不靠谱”之感,但微博的人际交往较之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整体上显得松散,微博主体注重个体的个性与表达自由,不必顾虑太多“人情世故”。微信则很少形成松散关系,除非是“摇一摇”、“漂流瓶”的娱乐目的。其次,在固定关系和友谊关系上,与传统的交往方式相比,微信、微博等的新媒体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基于现实人际关系网络的电子空间,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自由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人际交往。但在两类关系上,微信与微博又有差异。微信因其人际关系网络的高度重合性,微信用户使用微信的目的主要在于维持人际关系,因而在发表信息内容时会更为慎重,会顾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而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信息,因而在使用微博时趋向于寻找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而对社交性的信息会选择性地忽略,这也是为什么微博上的人际关系总体显得松散的原因之一。简言之,微博中的关系类型主要有松散关系、固定关系与友谊关系,而微信中的好友属于低选择性,微信好友是用户在现实生活中来往较为密切的人,如亲友、同事等,因而微信中的关系则以固定关系、友谊关系为主。
三、人际关系网络的不同表现与特征
微博与微信都拓展了传统的线下人际交往,成为日常人际传播在网络媒介环境中的一种延伸,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但在人际关系上,微博与微信又有着十分不同的表现。
1.自我表露程度不同。美国心理学家西尼·朱德拉最早提出自我表露的概念,他认为自我表露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现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想法[2]。自我表露对人际关系的产生、维持和巩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空间中,自我表露的程度是体现交往关系亲密与否的重要因素。自我表露的程度越深,代表对他人的接纳和信任度就越高,自我表露的越多,也表明越希望与他人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格拉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约哈里之窗”理论认为,人们之间交往成败与否,人际关系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人自我暴露区域的大小。因而,从自我表露程度也可看出微博与微信在人际关系上的不同。
在人际传播的互动中,每个人都可能会获知部分盲区的信息,也会暴露部分隐秘区的信息。而微博的公开性使微博上的信息能被其他用户查看,许多微博用户出于自身形象的考虑,很少会表露隐藏区的信息,因为你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中意的人或者自己的老师会在上面看到损坏自己形象的信息。笔者就碰到过身边许多人因此而“转战”微信。微信的私密性确保了用户的隐私信息,要看到对方的信息,则需添加其为好友。一般来说,微信上的用户是好友关系、熟人关系,这种关系在线上线下的联系都是相当紧密的,彼此之间有现实情感维系着,这类人属于可信任的人,在这样的人群中,微信用户不必顾忌太多的东西。因而相对来说,微信的开放区比微博来得大。
2.交往方式的不同。不同的社交方式,其交往模式也有所不同。微博与微信交往模式的不同表现在以下方面:
(1)往复交往或一次性联络。往复交往发生于强关系的熟人中,网友通过重复多次的互动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联系。一次性联络一般多表现在弱连接的关系中,如在微博中,用户与明星的聯系。微信以强连接关系为主,以往复交往为主。
(2)在线交往和线下交往。网络上的交往模式不仅包含在线交流,一些用户会在建立在线交往关系后发展离线联系,如微博中的“发私信”与微信中的语音通话功能,都能实现。微信上的好友多为自己熟识的人,是基于血缘、业缘、地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是现实人际关系的投射。相对来说,微信的线下交往比较频繁。
3.信息的传播机制与特征不同。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内容和方向的决定性影响。格兰诺维特在其《弱连带优势》一文中,将社会关系划分为强关系与弱关系,自己与亲人、同学、朋友、同事之间是一种十分稳定的强关系,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例如一个被人无意间提到或者打开收音机偶然听到的一个人……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连接”。[3]这样的强连接关系通常代表交往双方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透过强连接所产生的讯息通常是重复的,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因此,在传播信息的内容上,微信的朋友圈就是一个封闭系统,用户所发表的信息容易造成信息冗余,趋同性高,但因信息是在熟人之间传播,因而可信度也相对较高。而微博上主要以弱连接为主,相对于强连接关系,弱连接则能够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讯息,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信息的传播渠道和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广。另一方面,从信息的传播速度上来说,微信是点对点的传播模式,难以形成快速的传播,而微博信息是病毒式的链式传播,只要用户对某一条信息感兴趣,只要点击“转发”、“确定”就能瞬间将信息转发出去,但过于丰富的内容也会造成用户的困扰。
四、结 语
翟学伟认为,互联网的介入将市场社会或流动社会中本已失掉的关系再一次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将长久而低选择的关系打破了。尤其是互联网使人际关系向度中“长久性”与“低选择性”的特点消失,从而造成其他三种交往模式的变化。但笔者认为,事实情况却不是如此。在网络普及之初,人们愿意主动在网上寻找新人,试图同完全不认识的人建立关系,比如与陌生人视频、聊天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带来社交方式的不断进步,在方便交流的同时,诸如招嫖、诈骗、不良讯息等也随之而来,人们越来越对与没有任何关联的陌生人交往产生一种恐惧,而此时即时通讯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网络社交的主要工具。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真实身份的交往关系让人获得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网络实名制”就是最好的证明。人们倾向于建立“长久性”与“低选择性”的社交关系,因为“长久”而“低选择”的关系给人带来的是全知性的信息,“长久”而“低选择”关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因此笔者认为“长久”而“低选择”的关系不会因为网络因素的介入而消失。笔者仅从人际关系上对微信与微博进行比较浅显的对比研究,对微博微信的相关功能、特点上的认识还存在局限,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
[2]自我表露.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76981.htm?fr=aladdin.
[3]格兰诺维特.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Sociological Theory, Vol.1(1983).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