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2014-04-29彭小军周萌萌
彭小军 周萌萌
【摘要】近年来,国家开始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政策支持,从而使得贵州省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融资问题已经成为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问题关系到其生存和成长。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透过问题究其原因,给出改善贵州省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贵州省 中小企业 金融支持 对策
一、引言
中小企业存在稳定经济的增长、优化经济的结构、拉动民间的投资、缓解就业的压力以及方便群众的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贵州这种经济欠发达、社会欠进步的地区尤为重要。但是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的规模较小和资金不足的原因,从而造成其发展较缓慢,并且面临的问题重重。特别是融资问题更是制约贵州省中小企业生存和成长的瓶颈,如何解决贵州省中小企业自身融资的难题,不仅关系到贵州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会对贵州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贵州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融资方式比较狭窄,主要是自有资金
尽管贵州省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融资现状并不很理想。根据2012年贵州省中小企业局官方统计的数据来看,贵州省中小企业主要以自有资金的融资方式的中小企业占72.30%,其次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借贷融资的中小企业占44.56%,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够,仅占中小企业融资的11.52%,能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很少,通过民间融资方式的中小企业占11.42%,此外还有的中小企业利用风到险投资融资方式的占1.52%。
(二)自身信用差,借贷受到歧视
对于中小企业的自身情况来说,存在固定资产较少,以致不足以抵押借贷,并且效益也不稳定,同时贷款回收也较差,极容易导致银行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因此银行一般都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条件也比较苛刻,所以贷款很受限制;此外,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例如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等,不仅损害了自身的信用也导致了银行在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出现了态度不平等的情况。随着银行商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有部分银行存在着“重大轻小”的倾向,同时对中小企业的较小额贷款一般不予受理,这就使中小企业失去了融资的主要渠道。
(三)金融机构较少而且不规范,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也不健全
在贵州很少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借贷服务的金融机构,虽然我国目前非常缺少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门化金融机构,但是因为其资金较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所以迫使它也逐步走向严格,也会限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一方面不太规范,另一方面就是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的力度也不够,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贵州中小企业,存在信贷歧视,对急需借贷的中小企业不予支持。此外,贵州还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没有专门的管理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造成各种中小企业在法律地位和权利上不平等,法律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较低,这就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借贷的恐惧心理的现状。
三、贵州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从贵州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中可以看出贵州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贵州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因为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都比较小,加之中小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技术落后,资产结构也不合理,因此抵抗风险能力较低。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其次,市场体系尚不健全,金融资本市场尚存许多空白,特别是面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产权交易市场缺乏。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和无形资产,淘汰率和经营风险较高,而投资回报率较低,经营环境恶劣,利率管制,资本市场缺陷,国有商业银行的严重制约等,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信誉不高,信用观念淡薄,导致银行对其谨慎放贷。
四、贵州省中小企业破解融资困难的对策建议
(一)在企业自身方面
1.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加大风险投资。缺少资金,目前不仅仅是贵州中小企业的融资的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缺少的融资渠道,这就需要贵州中小企业建立正确的融资观念,有效地利用好各种融资模式,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企业可以主要通过职工集资、民间融资、票据贴现、典当融资、同业拆借等方式进行融资。
2.注重自身信用体系的完善,提高企业素质。融资难的问题,贵州的中小企业想要彻底摆脱,单靠外部环境与外部条件的改善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致力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贵州中小企业要努力的提高自身资信等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信用意识,树立企业自身良好信用,要与银行、政府主动沟通,争取等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宣扬和提倡企业信用理念,建立长期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3.发展战略联盟,规范企业管理。当前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已经严重地阻碍了金融机构对贵州中小企业资金的投入。发展和加强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以群体力量弥补贵州中小企业个体力量的不足,既减少了单个中小企业的市场风险,又让中小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方面做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经济外部性,还可使中小企业在社会分工协作中受益,降低成本,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在政府政策支持方面
1.中小企业的税收激励政策。政府运用财政职能干预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有效手段就是财税政策,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行政投入,包括政府是说减税让利的优惠政策与各级政府预算安排的科技经费支出,这是一种积极的干预形式。首先,要增加对贵州中小企业创新的投研究的投入,尤其是加强对市场低效和失效领域如培训教育与基础研究的投入。二是增加对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中小企业、对于研究与发展投入的企业、对于“产、研、学”的合作项目实施减免所得税与营业税的优惠,对高技术企业应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优化贵州省中小企业的税收环境。
2.加大发展与扶持贵州中小金融机构的力度。发展和扶持贵州中小金融机构是基于以下两点的考虑:一是贵州需要减少金融业准入管制,在大银行裁撤分支机构的环境下,可以设立地区性中小银行,以此来填补大银行撤出县域金融领域后留下的空白,发挥中小银行在贵州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主导作用;二是从贵州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歧视来看,既然解决规模歧视比解决所有制歧视更迫切,也就意味着政府在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次序上,应该优先考虑减少金融市场的准入管制,让发展更多的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这样做不仅从源头上缓解了贵州省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得到增强,也有利于推动国有金融机构改革的进行。
3.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支持。自1998年,我国开始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以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主要呈现以下几种:一是深圳“中科智”模式(市场导向型模式),它的担保的对象是主要科技创业型企业,实施“担保与投资”的运作方式;二是上海模式(财政主导机制),它是由各级财政共同建立的基金,委托给专业机构管理,在运作过程中,政府不仅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而且指导与组织金融活动;三是镇江模式(国际机构和中国政府合作试点的产物),它的担保对象仅仅是镇江市内的中小企业,其担保的品种重要是季节性和临时性贷款、一年期内的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贴息贷款和封闭贷款等,一般每家企业的担保规模不超过100万元。上述三种发展模式各有各的长处,也有各自的缺点。它们每一种模式都是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况为背景,并不是其他地区能够简单模仿的。
参考文献
[1]咚光濡.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凌智勇.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小民营银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4]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6):32-37.
[5]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J]:对温州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2(10):40-46.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研究——以贵州为例”。
作者简介:彭小军(1990-),男,汉族,湖北荆州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周萌萌(1989-),女,汉族,山东滨州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统计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