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体验落实新课程理念
2014-04-29王英
王英
本学期,为了更好地落实《吉林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规划》,我校采取了包片蹲校的教研工作模式,在下校指导参与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发现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教师能够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基于此,下面我想结合一些案例就课堂上通过关注学生体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大家交流探讨,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片断1: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
新课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我与父母、我与师长、我与同学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讲诚信,诚信做人。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
思考:你如何评价这节课的导入?
课前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创设情境、设疑导思、图像激趣、故事诱导、诗歌歌曲导入等等,那么在每节课导入的环节上,我们究竟采取哪个方式比较合适呢?那我想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以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以体验和感悟为首选,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方式,但是相比较而言,选择其他的方式应该会更好一些。
教学片断2:《诚信做人到永远》
教师:结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做到诚实守信的?下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后,仅提问了一个学生。
学生:如果在生活中,我们看见同学有不诚信的行为,可以制止他,向他说明这样做的危害。
教师没有任何评价,然后教学继续……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进程中,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的状态,运用教学智慧调控课堂。
在这个环节上,我想谈两点:
第一,当我们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鼓励学生的契机,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其实每学生都很在意他人的看法,尤其是任课教师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体验、内心世界需求等,只顾着按照预设把教学内容完成。
第二,讨论的目的是让大家畅所欲言,把同学们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同时能够纠正一些同学的错误观念和认识。可是因为赶时间匆匆忙忙的让一个同学回答了问题,就进行了其他的内容。
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了形式,就能够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吗?
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教学建议(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是不是在教学中我们有了讨论、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就自然是践行了新课程的理念了?其实我们更应该注重它的时效性,即一要考虑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讨论,是否切合学生的认知和学情,而要考虑分组讨论后要给各小组展示的机会,还要有小组的评价等,我觉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教学片断3 :《诚信做人人到永远》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之后,教师列举了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做到诚实守信的一件事情。
教师:我女儿的同学要参加一个电子琴器乐大赛,邀请女儿去观看。可是,那天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女儿问我:“妈妈,雨下得这么大,还去吗?”“我回答说,当然要去了,答应人家的事情,就应该守信用的”。于是我的女儿冒着大雨去了,孩子回来后非常高兴的告诉我,“妈妈,幸亏我去了,我的同学都没去,只有我一个人去了,她可高兴了!”
启示: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生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评价:这位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染学生,这是无声的力量,一定会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情感的触动,从而实现情感的共鸣。在课堂上我们也关注到学生的眼神、状态,应该说这是一个精彩的细节,一个课堂的闪光点。
我们反思以上的教学片段,作为教师究竟怎样实施新课程,才能真正地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真正地体现学生为主体。感觉到我们的教师没能很好地注重和关注学生的状态和体验。在教学环节的预设和处理上往往只顾文本、教材,知识目标,对教育的主体——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动态,内心世界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兴趣的培养等了解得不够深入,关注得不够具体,在教学环节方面有时会出现一些与思想品德教育和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现象,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既可以是预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也可以是课堂中的生成点。在教学预设中,教师要考虑到预设的每一个环节是否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是否能打动学生心灵,能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采用讨论、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时,要事先考虑到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讨论,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对于课堂上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地给予积极的评价或鼓励;在课堂进行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眼神,听课状态,喜怒哀乐的体验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灵动和鲜活的色彩,使每节课都彰显出思想品德新课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