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14-04-29曹海霞
曹海霞
一、《弟子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质
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90后的学生,他们的普遍特点是:目无尊长,享受在前,吃苦在后,以自我为中心。从小就被全家宠坏的90后,大部分是家里的小公主和小王子,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不懂得尊敬师长。现在有句俗话就是:“爷爷现在是孙子,孙子现在变成了爷爷。”这一现象确实普遍存在。由于全家人的溺爱,他们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大部分经常顶撞父母,不会友爱兄妹,不知道感恩。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可以用《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教会他们学会尊重父母、尊敬老师。运用“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教会他们怎样尊敬长辈。对于“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句话,可以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会友爱兄弟姐妹。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弟子规》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会尊敬师长,友爱兄妹,学会感恩。在很多的中职学校都存在一些“个性”学生,常常喜欢和老师顶着干,在校见到老师不知道鞠躬问好,在课堂上喜欢戴帽子,不知道在课堂上尊重老师,而这些现象有些教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不对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加以指正和教育,致使别的学生跟风效仿。这样一来,学校就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教师再想管理就变得相当困难。因此,在我们学校,我会通过课前的5分钟给我的学生讲一些新闻案例,通过正面和反面的案例来为学生讲解懂规矩和礼貌的重要性。在我的课堂上要求学生们一定要和我互敬90度鞠躬,我经常告诉他们:“在别人面前学会低头的人,是最值得别人尊重的。”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在课堂的互相问候环节学会了鞠躬,在遇到其它老师的时候,同样会鞠躬问好。这就是《弟子规》的魅力,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变成一名谦卑、懂礼貌的好学生。
二、《弟子规》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个道理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明白为什么每个人的命运不同。我经常教育我的学生:要想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大家先从自己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在《弟子规》“谨”和“信”中,就很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朝起早,夜眠迟”、“冠必正,纽必结”、“置冠服,有定位”、“衣贵洁,不贵华”、“年方少,勿饮酒”、“入虚室,如有人”、“斗闹场,绝勿进”、“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等等。作为中职教师的我们,可以把《弟子规》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各科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教导学生从细小的生活习惯开始,慢慢改正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为他们养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奠定有力的基础。
三、《弟子规》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
对于中职学生,他们的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教育通过改革已经改变了许多,已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我们的中职学生在小学时代接受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教学生的相处之道。因此,导致我们的中职学生存在很多缺点:自私自利、缺少容忍心、缺少谦让精神、自控能力弱等。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和同学产生摩擦,有的学生甚至会因为一时冲动,而造成了悲剧。《弟子规》教会了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弟子规》讲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我会经常培养学生们互相帮助的精神,把“仁爱”两个字分别粘在黑板的两侧,让学生每天上课学习的时候,时刻想着要仁爱他人,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想着别人,对别人时刻都要有爱心。我们要教学生学会“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在以往,如果班级里有学生做好事,有些学生会觉得做好事的学生是在老师面前显摆自己,大家都会有嫉妒和反感的心理。但是现在接触了《弟子规》之后,他们意识到称赞别人的善行,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因为别人知道后,就会因此受到勉励而更加努力地去行善。《弟子规》还教会了学生“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当我们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应该宽大为怀,尽快把它忘掉。学会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多关心别人,多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基础。
四、《弟子规》帮助学生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
要想把中职学生培养成才,光有德行还是不够的,学生们还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来增强他们的技能,这样才算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才”。那么,怎样养成一个正确的读书和学习的好习惯,《弟子规》已经明确地指出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在读书的时候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确实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正在读着这本书,就不要想着其他的书籍。读书一定要用心专一,才有成就。在学习方面《弟子规》还教会了我们“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妨把学习的期限安排得宽裕一些,但在学习时要抓紧时间,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明白了。在读书学习时,如果心中有疑问,就要随时做笔记,以便向别人请教,求得准确的答案。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教育我的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做笔记的方法来加强英语单词的记忆,让学生们通过“勤学苦问”来养成一个谦虚好学的好习惯。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学生们不再乱扔自己的教科书,上课找不到书的情况大大减少了,而且学生们还为自己的书籍穿上了“新衣”。上课时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地做好笔记,下课时也有不少学生到我身边询问不解的问题,现在整个班级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弟子规》不但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还教会了学生怎样读书和学习,不愧是一本流传至今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