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安石诗词看其从政个性
2014-04-29刘运玺
刘运玺
评价一个历史事件,考察一个历史人物,离不开人性角度的分析。诗以言志,文以传情,了解一个人的性情,诗词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留名后世,以“熙宁变法”彪炳史册,通过王安石留下的诗文作品,可以以管窥豹,勾勒出王安石的从政经历和个人性情。
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二日(1021年12月18日),出生于临江军官邸(江西清江),官宦家庭,祖父、父亲均为进士出身。就王安石的个性来说,第一点线索是,1042年3月他认识孙正之后,有《送孙正之序》曰:“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这句话可以说是王安石一生的主旋律,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写照。“己然而然”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极具积极意义,正如陈寅恪先生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对于一个主导国家“变法”改革的官员来说,则显得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此种性情也为变法失败埋下了伏笔。
1048年王安石听说文彦博、庞籍(枢密使)提出“省兵”,他有《省兵》诗曰:“有客语省兵,省兵非所先。方今将不择,独以兵乘边。”且不论“省兵”观点的对错,这首诗里他再次表达了“己然而然”、与众不同的性情和见识。
在1054年左右,王安石屡辞官职,这年5月,他与兄弟安国、安上及长乐王回、庐陵萧君王同游褒禅。有游记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以远,而人之所罕至者,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者,不随意至也,然力不足者,也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随意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焉。于人有讥,而在己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其孰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这段议论正可谓是“己然而然”的真实写照。“己然而然”可以“至险以远”,可以得“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但于人有“讥”,便是“尽吾志也……可以无悔”。真的能做到无悔吗?事物都是辩证的,心情也总是矛盾的。王安石自是不能例外,在1059年,有《明妃曲》诗曰:“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一入宦海,便难抽离,王安石同样经历着“人生失意无南北”。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启动变法。此后政局形势如开锅的水,全国沸腾。“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好友的攻击,众人的“趋利而不知义”,让他失意之情再上心头。
1074年,首次被罢去相位后,王安石有《泊船瓜州》诗曰:“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里有失意,有不舍,但其壮志之心犹存可见一斑。
1076年,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再次罢相,正式退居金陵,有《桂枝香·金陵怀古》词曰:“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当大权在握时,他提倡“三不畏”,力推“变法”;及至遭遇非议、失意之至时,他依然显示了对“己然而然”的执着和对现实政治的关怀。王安石的这种个性,也注定了他作为一代文学家的得意和一代政治家的失意。
晚年的王安石,在金陵构筑“半山园”,参禅习禅,一首《诉衷情》给我们展现了他晚年的性情和境界。“常时黄色见眉间,松桂我同攀,每言天上辛苦,不肯饵金丹。怜水静,爱云闲,高歌一曲,岩谷迤俪,宛如高山。”此时,王安石虽偶有一丝失意,但境界却是超脱了许多。“怜水静,爱云闲”,他将自己的“己然而然”的情感倾注于自然万物,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也走完了一生。
纵观王安石的一生,正如明末清初李来泰所写的《荆公故宅》曰:“十年高卧此东峰,出处无端衅已丛。洛蜀党成终误国,熙丰法弊岂缘公。争墩已赋三山石,记里犹传九镯宫。漫向春风寻归泽,史书功过亦濛濛。”
责任编辑:达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