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的魅力:数学课堂的价值追寻
2014-04-29徐立美
徐立美
导,即引导. 《学记》中是这样描述的:“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其中的“喻”便是导引启发的意思. 寥寥数语,对教学中引导启发的技巧以及作用效果概括得淋漓尽致,启发的魅力就在于以“自然和谐引导”“有效而积极的激励”“言简意赅的方法指引”等手段来促使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乐于学习,并能独立思考.
一、道而弗牵,创情境以至“和”
人总喜欢在探究和钻研的过程中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和参与感,特别是少年儿童,更喜欢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钻研探究. 利用这一点,在诸多课堂中许多老师都积极采用创设合理的课堂情境这种策略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情境使得教师的引导融合于特定的环境,或隐藏任务于故事情节,或点明主旨于游戏活动,或激发热情于生活困难,总之都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不断钻研和学习,建构新知.
在教学小学二年级学生“认识乘法”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摆小棒游戏,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摆出很多个图形. 有的学生摆出了各样的房子,也有的学生摆出了小树,还有学生摆出了几个相同的三角形,总之不一而终. 这时候,教师随即夸赞了学生的手巧,并引导学生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根据自己使用小棒的情况各自列出了算式. 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观察,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了自己的算式,其中有的加数相同,有的不同. 然后很快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算式分为加数相同的加法和加数不同的加法两类. 接下来,教师又借助课本情境图编创了一段简单的生活故事:“小明来到叔叔的养殖场,他看到了许多兔子和许多小鸡,大家愿意帮小明算一算小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吗?”随着情境图的出示,学生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帮助小明”的活動中去了. 这一环节,在学生列式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了算式的特点,同时也明确了怎样快速描述这样的算式(几个几相加). 紧接着,教师对情境图略加更改增大了兔子和小鸡的数量(兔子10组,小鸡20组),再让学生来帮小明. 这时候,学生似乎开始有些犯难了,“老师,这样写加法太长了,特别是小鸡的有20个3相加,小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那要是有100组小鸡怎么办?”“对呀,老师,我小姨的养鸡场每天要拉出200多箱鸡蛋,这么加什么时候才能算出总数啊?”随着情境的一步步推进,学生被老师带入了新的困境,于是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这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缩短算式”引入了乘法算式. 于是,展题、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理解乘法意义步步紧扣,学生学得那么认真,因为他们“需要”这个能够加快运算速度简化加法算式的方法.
道而弗牵,我们给学生铺就一条探索的道路,在无声的引领中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得课堂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不断深入到新的认知领域之中.
二、强而弗抑,善激励以至“易”
课堂教学气氛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力. 活跃的氛围中更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讨论与发言的队伍中来,而沉闷的课堂中为回答老师问题而举的小手始终就是那么几只,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站起来的同学几乎没有.
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时,教师首先出示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比一比,谁能最快到达象伯伯家. 一听到“比一比”“谁最快到”这样的词眼,学生马上兴奋起来,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自己的方法积极地寻找着去象伯伯家的路径. 一部分学生很快就举起了自己的手,这时候,教师仍然不忘激励还在“埋头苦找”的学生:“哈哈,看来举手的这些同学跑得快,你们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哦.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跑得快的秘诀好吗?”学生个个意兴盎然. 课堂也在快乐宽松的气氛中进行着.
三、开而弗达,巧帮扶以至“思”
人对于事物的认知一般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师要尊重认知的基本规律,随时准备接受学生投过来的“意外的皮球”并巧妙地引导化解,让学生完成思维的基本过程,建构正确的认知.
一位老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设计了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环节,即改童谣《数青蛙》. 在学生兴高采烈地数了一阵后,教师适时地让学生利用今天学过的数学知识来改一改这首童谣. 一位学生站起来改道:“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 ”教师肯定地对学生说:“用字母代替了童谣里的数,真的能够活学活用,但是童谣里的数字是不同的呀!”一位同学说:“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 ”教师继续激励学生:“真好,大家现在已经学会了用字母来‘代替数. ”教师把“代替”压得很重,“那么这样的代替能表现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吗?童谣中的数有规律吗?再想想,有没有更加完美的‘表示方法?”多数学生眼睛锃亮锃亮的,激动地举着小手:“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多么曲折的导引啊,但是整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用字母代替数字的意识,随后又引导学生仅“代替”还不够,需要“表示数的关系”随后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和改进的过程中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使得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的突破.
引导是一门艺术,完美和谐的课堂正是教师用自己高潮的引导艺术构建出来的. 数学课堂的价值不正是让学生在探究和钻研中展示自我、历练自我吗?愿我们能够更多地展现引导的魅力,让数学课堂体现其最根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