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插图激活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2014-04-29崔成志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语文

崔成志

【摘要】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册教材,配有许多课文插图。这些插图创造出与文本表述相辅相成的丰富多彩的直观形象。恰当地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课文插图,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活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本文拟就激活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方面,借用插图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揣浅陋来谈谈自己教学过程中一些有益尝试。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文插图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0-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课文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应是课文有机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倍加珍视,积极开发,让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活用插图,激发兴趣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科普类文章,编者意在借这些文章使学生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濡染,出发点不能说不高远。但由于科普文章的知识性、专业性和思想性很强,学生理解的难度在无形中就加大了。学生看不懂,所以普遍不喜欢这些文章。如何缩短学生的理解与课文之间的差距?无疑课文插图是二者之间沟通与理解的便捷桥梁。例如在教《动物游戏之谜》时,笔者活用课文中以直观可感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文本的求知欲。

高中语文教材还有一些文学随笔,这些文章可以笼统地归入文化论著类。它们文质兼美,往往能给人以哲理的思考和智慧的启迪。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学生在学习文艺论著类课文,要注意“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要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这些要求对于学生而言还是有点偏高的。例如必修《短文三篇》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但领悟哲理美这一目标很难落实。笔者在教学时活用文中韦尔乔绘制的两幅插图,让学生分别谈谈对生命应持有的态度和对信条的认识。学生受到插图所折射出的简明而朴实的哲理的深深感染,热情高涨,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明显而高效。

二、巧用插图,知人论世

学习一篇课文,为了加深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往往需要介绍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等知识。通常这一内容都是以教师讲述为主,程式化的模式往往让学生深感味同嚼蜡,索然无味。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文本解读的需要,根据作家作品的特点,巧用带有作者画像的大量而丰富的插图来介绍,往往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灵性。

如在教《记念刘和珍君》时,巧用课文中的鲁迅画像,让学生感受到鲁迅那冷峻、刚毅、威严、忧患的外貌之下隐藏着的那颗平和、冷静而又无比沉痛之心。进而引导学生感兴趣地走进作者,走进文本,逐步去领会鲁迅的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使学生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充满兴趣地主动去学,巧用插图,达到了构建有效甚至高效的高中语文学习课堂。

三、观察插图,领会情节

教材中小说、文言文部分的许多插图,往往反映文章的情节脉络,揭示文中的主要事件,甚至不少插图就是课文中重要人物、中心事件的再现。这类插图能够帮助我们理清课文的顺序,把握课文的情节脉络。如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然后让学生说出图中所画与课文中对应的情节,指导学生边看图、边读文,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助推了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构建有效乃至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抓住教学契机,让学生活跃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课堂问题,在互助合作中自然生成对问题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答案。

四、品读插图,把握形象

课文中的有些插图生动地刻画了文中的人物形象,直观而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如能利用好这些插图,就能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揣摩出人物獨特的性格。

如教《装在套子里的人》,在分析别里科夫这一人物时,首先让学生品读文中的两幅插图,然后让学生就插图中别里科夫的外貌和行为谈谈自己眼中的别里科夫。通过第一幅插图对别里科夫直观而艺术的刻画,学生较容易地概括出了别里科夫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性格特征。通过第二幅插图,学生也能体会到别里科夫骨子里固有的对“女人骑自行车不成体统”的守旧观念,认识到他胆小怕事、恐惧变革的心理。然后再让学生回到文本中比对,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图文互补,相互呼应,共同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插图是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形象体现,文本是插图中人物形象的具体描述,二者相得益彰。通过让学生品读课文插图来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审视插图,挖掘主旨

教材中的不少文章,主旨比较隐晦,学生不容易准确挖掘和领会,如能引导学生审视课文中的插图,发挥插图在解读文本主旨中的辅助功能,往往能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如文言文《鸿门宴》中的《鸿门宴图》在描绘鸿门宴这个紧张而激烈的场面时,却将腾腾杀机预示在一种平和宁静之中。鸿门宴上表面平和宁静的场面与宴会前刘、项集团突然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与鸿门宴上双方人物内心的起伏波折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对挖掘理解力量相对弱小的刘邦,为什么能在“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变被动为主动,化险为夷,并在尔后长期的“楚汉相争”中获胜;而为何当时力量绝对强大的项羽最终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可悲下场,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语文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在不违背课文内容的前提下,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插图、审视插图,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去挖掘理解课文的主旨,以求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高效化。

六、利用插图,训练表达

(一)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比如学习《归去来兮辞》,笔者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明代李在绘制的插图《临清流而赋诗图》,然后让学生口头描述画面的内容。学习《滕王阁序》,让学生品鉴文中明代唐寅绘制的插图《落霞孤鹜图》,运用情景交融、想象、联想、虚实等方法说说画面景象。

(二)利用插图,强化学生表达运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必修“梳理探究”部分中的“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文中的王哲创作的题为“称谓的误用”这幅插图,说说图中该如何正确运用称谓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查找资料,分类搜集古人对父母、老师、妇女、帝王的称谓等,探究一下这些称谓语背后的文化观念。

(三)利用插图,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学必修“表达交流”部分中的“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在巩固训练环节,让学生观察“写作练习三”中的题为“人生犹如时钟,他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准”这幅插图,要求学生全面理解画面内容,选取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听不听课一个样,听多听少一个样”成为共识,不少语文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也是一脸的无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不可回避的一个原因就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够有效,更不用说高效了。因此,要想激活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就必须从优化教学的策略入手,合理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而借助课文插图,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借用插图来辅助教学,从教学的针对性来看,所选的教学资源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有联系,学生乐于接受;借用插图来辅助教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借用插图来辅助教学,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