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及阻碍分析
2014-04-29张曦
【摘要】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阻碍,以期探索适合河南农业经济产业化道路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优势 阻碍
河南省平原广袤,地理气候条件适中,是全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2003年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之后,河南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表现为:农业产业基地规模逐渐扩大;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带动能力增强;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要参与者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注重品牌建设,打造“思念”水饺、“金苑”面粉、“莲花”味精、“双汇”火腿肠等一系列国内知名农产品品牌;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由单纯追求数量扩张,转向重点加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等等。河南省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经济发展现状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一、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推进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优越
从政区和交通地位来看,河南省处于居中的位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异常方便。河南省平原广袤,山川秀丽,地理气候条件适中;全省耕地资源居全国第四位;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产,河南省有很多名优产品,如原阳大米、开封西瓜、杞县及中牟大蒜、灵宝苹果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和农民组织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河南省已初步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优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进入了全面启动、加速推进、优化升级的发展新阶段。以双汇、莲花、白象、科迪、大用、众品、华英、三全等为代表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了高科技农业的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省有40%多的农户加入到农业产业化组织中,户均收入1300多元。
(三)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显著增强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中心,由21个市级农科所、30个县级农业试验站组成的全省实验室或研究中心,获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十五”以来,河南省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创办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龙头企业创新中心、农村区域科技中介组织,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民科技培训,从上到下形成了以科技人员为骨干,以各类技术服务组织为纽带,以科技示范乡、村、户为基点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
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障碍因素
近年来,凭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在多种经营模式的推动下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
(一)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近年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发展程度还不够,发展水平还不高。不仅单个产品、单个市场主体竞争力弱,而且包括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也较弱。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也是限制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就河南省整体而言,农户经营规模较小、分散化程度较高、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育程度不同、业务范围狭小。
(二)合同关系不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
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各方实现“共赢”的基础。
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不紧密,龙头企业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缺乏对农民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同时,在产业化过程中,由于一些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稳固的合同关系,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很多只是简单的买断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
(三)金融体制滞后,农业产业化发展融资困难
农业是弱质产业和风险性高的产业,生产周期长,比较利益低,故而大多数农村资金流向非农产业,资金外流问题尤为严重。据统计,河南省农村仅通过四大国有银行县域分支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流失的资金就从2000年的200多亿元,猛增到2000亿元以上。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农村金融业务收缩,各大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农村乡镇网点,现在只剩下农村信用社。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条件的要求农民通常难以达到,加之长时期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比例偏低,投资结构不合理,农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四)农业产业化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普推广缓慢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所需的科技支撑需要农业科普的推广,农业科普工作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推动作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些部门和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普工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重经济、轻科普”的现象,导致涉农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同时,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村青少年科学素养低,不利于农业化的顺利发展,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强,制约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技推广人员缺乏,严重制约了先进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使用,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是关系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以及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发挥现有优势,实现政策性突破,以寻求更加科学、和谐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雷瑛,于海飞.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9(5):22-23.
[2]王厚俊.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74-279.
[3]仝孟蛟.论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J].区域经济,2009(12):37-38.
[4]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2-25.
[5]陈少强.中国农业产业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3-56.
作者简介:张曦(1985-),女,汉族,河南新乡人,就职于新乡学院商学院,助教,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