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配器手法构成的画面效果

2014-04-29王皓晨

北方音乐 2014年3期
关键词:配器序曲

王皓晨

[摘要]关峡《第一交响曲》序曲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在整个乐曲中,通过精湛的配器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宏伟、生动的画卷。文章将以《第一交响曲》序曲为例,从配器手法的角度浅析其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画面效果。

[关键词]配器;画面效果;《第一交响曲》序曲

配器是作曲学科中所说的“四大件”之一,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配器是将主旋律丰富成为多声部总谱的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音乐过程。它是作曲专业的组成部分之一,指的是器乐合奏作品中各种乐器之间的配合。而配器要求我们了解各类乐器性能以及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效果,熟练掌握各种组合、编配的技术已达到乐曲原音响统一效果。而我们知道,艺术是相通的,精妙的配器技巧甚至可以使音乐与美术相连,可以把一首恢弘的交响乐转化为一幅精彩、宏大的画面。而关峡的《第一交响曲》正是通过精湛的配器手法呈现绚丽画面的这样一部作品。

一、作曲家关峡生平及《第一交响曲》序曲简介

(一)作曲家关峡简介

关峡,生于1957年6月,满族,河南开封人,198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国家一级作曲家;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文化部优秀青年专家、全国文联表彰的百名优秀文艺家之一等殊荣,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作曲家。原任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团长。“他的作品融中西音乐技法于一体,旋律清新大气,内涵深沉饱满,洋溢着激情与理想,折射出强烈的时代之光、人性之光。”关峡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呼唤》和第二交响曲《希望》,歌曲《为祖国干杯》《走进春天》《相约在月圆时节》等;他曾为多部电影创作主题曲和配乐,其中《战争子午线》获第十一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他还为多部电视剧如《围城》《我爱我家》《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电视剧作曲,是电影电视剧配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二)《第一交响曲》序曲简介

在他创作的作品中,《第一交响曲》序曲就是作为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配乐而广为传播,家喻户晓。《第一交响曲》序曲是关峡根据所作歌剧《悲怆的黎明》的音乐,于2003年12月重新结构而成的。整个乐曲为中速,情绪宏伟激昂,结构为带引子的复三部曲式,引子为bE大调,充满希望与力量;呈示部A段调性为D大调,旋律极富歌唱性,恢弘昂扬;B段由钢琴领奏,抒情平缓,简约委婉;展开部A段紧张激烈,躁动不安;B段F大调,温婉柔美,抒情歌唱;再现部A又回到了那个恢弘磅礴感人至深的旋律。乐队为标准的交响乐队双管编制。

二、配器手法及画面效果分析

笔者认为,这首序曲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画面感极强,作曲家用多种乐器恰当组合和安排及其丰富的语汇描绘了一幅非常生动、鲜活的画面,让人们仿佛面对着一幅巨幅的历史浮雕,上面描绘着中华民族百年的民族斗争,百年屈辱与兴衰。从乐曲中我仿佛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奋斗的光荣形象。这一点得益于作者关峡深厚的配器功底,他充分地利用了各种乐器的特点,恰当地加以使用和编排,赋予其强烈的象征性,可以象征一个人、物、场景、心情、状态甚至是一种精神。同时,通过对乐器的音色组合、强弱变化、音型节奏的巧妙编排,构成了一幅幅不同色彩的画面。下面,我就结合谱例对本曲描绘的不同画面及画面效果加以分析。

(一)充满希望的画面

1.配器手法

充满希望的画面,出现在乐曲的引子部分。引子由bE大调开始,由一提琴、二提琴、中提琴在bE大调的五音、三音、根音上开始反复奏出流动性极强的分解和弦,大提琴五度分奏长音,在弦乐队的背景下,四支圆号自下而上,由极富号召力的四度音程开始(见谱例一),从低到高,由弱至强,随后旋律交由小号继续向上,长号隔一拍卡农式重复小号,当中不断变换调性,双簧管单簧管也以音程和三连音的形式加入,最终落于D大调的属和弦上,以强奏推入主题。

2.画面效果

在引子部分呈现了一个这样的画面,弦乐组充满流动性的分解和弦让人一下子联想起了绵延不绝的河流,如历史长河一般,时而平静时而波澜,又如长空中的星河,平静而又广袤,让我想起了斯美塔娜的《我的祖国》中沃尔塔瓦河的引子,《第一交响曲》序曲的引子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圆号、小号富有召唤性的旋律仿佛召示着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已拉开了序幕,仿佛是号手吹响的冲锋号,战士们前赴后继,已势不可挡。

(二)气势磅礴的画面

1.配器手法

在乐曲呈示部整个A段当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一开始,随着一声响亮的大钹,主题轰然而出,主题从弦乐组和木管组由高音区倾泻而下(见谱例2-1),同时在这一句中,四支圆号分奏构成三和弦,与旋律节奏同步,小号应用引子的材料,响亮地穿插在旋律中间(见谱例2-2),长号奏长音,打击乐奏震音,大管、大号及大提琴、低音提琴奏相同的旋律,以复调的形式插在旋律的空隙,竖琴的刮奏及钢琴流动的分解和弦为旋律铺底(见谱例2-3)。

2.画面效果

这一段是激情澎湃燃烧的开始,极富歌唱性的旋律为我们打开了一幅抗争奋斗的画卷,画面感极强,我们仿佛看到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先烈们顶着炮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看到了他们一个个英勇无畏的形象。大鼓和钹的不断响起仿佛是轰隆的炮火声,而穿插在其间的小号又像是代表着冲锋号一次次的响起,而竖琴的刮奏、钢琴反复的流动的分解和弦又好像代表了前赴后继如潮水般的战士冲出战壕,冲向敌人的阵地,生动地讴歌了中华民族在艰苦岁月中顽强斗争,永葆昂扬向上的精神。

(三)战火纷飞的画面

1.配器手法

在展开部的A段,呈现的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场景。在一个强有力的减七和弦后,旋律中不协和音程和和弦不断出现,气氛突然变得躁动不安,木管组、弦乐组的旋律以半减七和弦由中音区快速向上冲到高音区(见谱例3-1),突然强奏出现,如未经预料的闪电雷鸣,忽然震慑了听觉,定音鼓也开始急促地敲击,使人为之紧张。大鼓小鼓、大钹吊钹也变得不安起来,不时突然出现,木管与弦乐组不断重复着半减七和弦向上,铜管与之交替出现,终于大管与长号、大号奏出了强有力的主题变奏,弦乐变为了短促连续的单音重复(见谱例3-2),但仅仅一句,木管组与弦乐组又接着响起了半减七和弦向上的旋律,定音鼓与大鼓、大钹又咆哮起来,一直咆哮着向前发展,接着,出现了短暂的希望,但不久,紧张不安的旋律主题再次响起,就这样,不安与坚定反复出现。逐渐达到了高潮,进入全奏。最终两声大钹过后,所有乐器一下陷入平静,只剩下大提琴与低音提琴的余音。

2.画面效果

毫无疑问,在这一段,我们感受到了无比紧张和不安的情绪,硝烟、战火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仿佛看到在铺天盖地的炮火中战士们厮杀血战的场景。突然出现的不和协的半减七和弦向上和大钹、大鼓的咆哮预示的是斗争的残酷和恐怖及敌人势力的强大,仿佛一切被黑暗势力所覆盖和统治,又仿佛象征着人民的生活,水深火热苦不堪言,正在所有人都感到恐慌和沮丧时,令人震奋的主题响起,虽然只有一句,仿佛象征着人民斗争的星星之火,不久将要成燎原之势,可是不和谐的主题再一次出现,直到弦乐组响起了急促有力的后十六分音符,它象征着骑兵的马蹄声,同时引子中的小号再次响起,人民战争的集结号终于再次出现,它鼓舞着战士们奋勇向前,也象征着革命势力的壮大,几度出现的不和谐旋律象征着革命斗争的波折与反复、艰难与不易,而希望与斗争旋律的每次出现,更是召示着中华民族不断斗争决心和坚定战斗的意志,描绘了一幅中华民族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抗争的画面。

(四)温婉动情的画面

1.配器手法

温婉动情的画面出现在展开部的B段。在这一段,速度顿时慢了下来,所有乐器都安静,唯独剩下弦乐组,略带伤感悲凉色彩的小提琴在这时响起,如华彩一般,在c小调上,猛然间使人心境突感忧郁(见谱例4-1),但当双簧管响起,甜美的音色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谱例4-2),接着木管与弦乐音阶式同刮奏的竖琴和奏震音的打击乐一同渐强向上推向了一个高潮,所有乐器激动起来,木管与弦乐多重八度奏旋律,铜管为其做复调及主调织体,旋律同样是以全奏的形式再次重复,在d小调上开始,结束在F大调上,所有乐器戛然而止,只剩小提琴独奏主题。熟悉的双簧管的音色再次进入了耳朵,旋律在F大调上又一次宁静,详和起来。在小提琴一个简短的连接后,一个宽广悠扬的新旋律从大提琴声部响起,终于木管组与弦乐组爆发出了力量,一起音阶式如潮水般推上了高潮,所有乐器强力度齐奏,打击乐加入,木管组和弦乐组多重八度重复前面的旋律,铜管与大提琴穿插在旋律中间,大管及低音提琴做低音,竖琴也不停地来回刮奏,最终推向高潮。

2.画面效果

我们进入了又一幅回忆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老战士,在历经战斗后,回忆着当年战斗的岁月,回忆着当年那些战友情、军民情和战争年代的苦与乐,乐段开始那段带有悲凉色彩的小提琴就好像战斗过后的战场,满目疮痍,老战士回忆起牺牲的战友,不免流露出阵阵悲伤。直到充满希望的旋律出现,用双簧管富有回忆感,温情的音色,好似他在回忆着他同战友当年在一起的时光,当年难忘的战友情谊,终于,当旋律推向第一个高潮的时候,小调与大调交替就如悲壮和奋进,老战士终于从战友牺牲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开始了新的斗争,终于,他的情绪彻底振奋起来,旋律由大提琴开始,渐渐的交给了弦乐组又到了整个管弦乐队一个个乐器,一个个声部声部依次加入,就像广阔天空上不断出现的星星,一个一个的闪烁光芒,最终绽放光明。木管声部与弦乐声部与小提琴交织,充满了回忆的色彩,甜美而安宁,又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景象,蕴藏着无限的希望与力量。

三、结语

对于一首成功的作品,我们的理解可以是多样化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对于配器手法的画面效果研究,也是一种从美术角度理解一首音乐作品的尝试,也是开拓理解作品的一种新的思路。它的意义在于将乐器的音色组合、强弱变化、音型节奏等方面赋予象征意义,把抽象的配器手法转化成一幅可见的画面,就像一幅形象的画,摆在我们面前,这样就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理解作曲家写作乐曲时的意图以及刻画的人物形象或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作曲家所使用的配器手法及想要达到的效果加深理解,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我们与作曲家的作品距离更近,与作曲家本身以及他的思想情感距离更近,使我们对一首作品的理解真正地“走到它心里”。

猜你喜欢

配器序曲
尧桂莲:春的序曲
序曲
走进课本里的春天
春日景和
浅析《嘎达梅林交响诗》配器技法
性感序曲
春之序曲:创新聚力谱新章
春节序曲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