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研工作的三大转型
2014-04-29单祖尧严锡君
单祖尧 严锡君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不断创新的时代,产业在转型,市场在转型,经济在转型,教育也在转型。短短几年间,从课改初期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到“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再到最近提出的“慕课”和“翻转课堂”,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无疑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教研工作需要转型,教研工作必须转型,否则只能是“温水煮青蛙”,在“不变”中淘汰,乃至成为教育发展的“阻力”。针对现状,我们认为,县市级教研机构的教研工作必须实现三大转型。
一、工作范式转型:从“经验教研”走向“实证教研”
教研员大多拥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丰富的教科研经验。基于经验的听、评课,是教研员传统而经典的指导方式。但是,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教研员的“经验”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这一是因为“经验”具有时效性。专职的教研员,大多不再上课,来自一线的直接经验更新滞后,面对日益更新的教育理念和转型的新课堂,原先的“老经验”可能会“过时”。二是因为“经验”具有表层性和个体性。利用“经验”诊断课堂和活动,可能出现“研判偏颇”,而且受教研员个人能力、喜好、习惯的影响,还可能“走眼”。三是因为“经验”具有主观性。单凭“经验”诊断课堂和活动,“说服力”不强,“证据不足”,难以令人信服。
因此,“经验教研”必须向“实证教研”转型。何谓“实证教研”?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认为,实证教研就是用“证据支持教研,项目组织教研”,运用数据、案例、经验三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
在推进“实证教研”的过程中,我市的做法是:
一是加强教学诊断力。建立网上阅卷系统,强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市考试中心联合开展数据分析、诊断,用数据指导、调控全市的教研方向;引进“课堂观察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测、后测”活动,用数据及时诊断并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二是加强学理支撑力。广泛开展“实证教研”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证据的收集、解答和“项目的运维”教研员专项培训,与华东师范大学专家一起进行“实证教研”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是加强行为改进力。结合理论学习,要求教研员在“数据诊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项目研究,强化日常工作中的个案积累、量化统计、问卷调查,重视通过对活动档案的研究,形成统计数据。
在此仅举我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开展“实证教研”的一个案例:
2012年,小学数学教研员在三年级教学调研时,一道题的解答引起了他的注意:
右图中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再涂( )格,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图形的九分之七。
题目并不难,但正确率只有50%左右。问题何在?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如果采用传统的教研方法,教研员就会从“经验”出发,去分析问题。但这次,为了使问题的分析更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他先根据“经验”初步诊断为“学生审题不仔细,将空白部分看成了涂色部分”。接着,设计了类似的测试题和问卷调查表,分析后得出:(1)80.3%的学生认为审题不仔细;(2)51.3%的学生认为思考时间不够,教师经常以自己读题代替学生读题;(3)58.1%的学生认为平时教学分数时,教师比较强调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对空白部分比较弱化;(4)64.5%的学生认为教师平时设计的练习中,机械的模仿比较多,灵活的变式比较少,缺乏举一反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借用技术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教研员不但验证了原先的结论,而且还发现了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教师“教”的三个原因。于是,教研员与该校教师一起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激烈研讨、交流,最后,问题聚焦在“如何才能使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做更少的练习,形成更稳固的技能,促进更有效的迁移”上。于是,大家决定:通过组织“有效的变式练习”这一教研项目,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并确定近三年的研修课题为“小学数学变式练习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实证教研”让“数据”发声、让“事实”说话,有效地破解了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较好地实现了用“科研”的视角开展教研、用“师训”的平台推广教研的目的,真正实现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教育的“三教合一”,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激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然,在提倡开展“实证教研”的同时,不能否定“传统教研”,不能否定“经验”,而应让“经验”从教研活动“主帅”的位置上撤下来,退居二线,但不是“退休”。
二、工作方式转型:从“粗放教研”走向“精细教研”
教研工作一直是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下,许多教师对教研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幸福感不强、互动性弱,这其中自然有大量的培训任务、激烈的教学竞争和学校其他事务干扰等客观原因,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教研活动模式陈旧、过程流于形式、讲座专家吸引力不足等主观因素。因此,许多教研员虽尽心尽力、呕心沥血,但开展的教研活动却得不到一线教师的积极响应和有力支持,收效甚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举措是:一是开展教研活动策划与改进专项行动,对教研活动的部分环节进行“放大”或“改良”,实现教研环节的“精细化”;二是开展每月一次的“我的智慧共分享”教研论坛,介绍如何精化、细化研究的成功经验和问题、困惑;三是开展教研“微创新”系列活动,研究如何做精做强市级研训一体活动,如何分层分类开展跟踪式、地毯式、雪中送炭式、锦上添花式等各种教学调研,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高考试题研究教研活动的“精细化”,以下是普高政治“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教研活动两种教研方式各环节对照图。
这样的安排,突出了“体悟”,较好地唤醒了教师的学生意识,让教师以学生的角色体验一次测验,借此来感悟和反思命题及评分标准,从而关注“评价素养”,树立“学生意识”。
教研活动的“精细化”,让广大教研员和教师尝到了甜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我市,教研活动环节“微创新”开展一年来,受到广大教师的热捧,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参训教师的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三、工作策略的转型:从“零散教研”走向“系统教研”
纵观当下的教研活动,在“主题化”“规划化”“系列化”上已有了很大突破,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也有了很大提升,但从教研活动的目的指向看,却仍然难逃三种形式:一是应试教研,就是从考点出发来研究教学;二是应急教研,一种是为了应付上级组织的教研活动而开展的相应活动,另一种是为了应付优质课、基本功竞赛等各类竞赛、评比或是为了评职称、高一级公开课展示而举行的应急性教研活动;三是零散教研,就是处于比较随意的状态,有时在日常教学中临时遇到一个问题或困惑,觉得有必要才去研究一下。
以上各类教研活动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零散性”,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条理性”,缺乏教师专业成长所需素养的“顶层设计”,往往会呈现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零散研究现象。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还会因遗忘而出现“重复性研究”和“知识系统缺失”等现象。
如何破解这个瓶颈?结合我市的经验,我们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
(一)强化“顶层设计”理念
构建并实施“一个体系一个方案”,即《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课程目标体系建设方案》和《中小学学科建设实施意见》。前者可从“3个领域24个模块”进行设计,用以指导教研员在市级研修中系统性主题的选择;后者可分别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学科团队建设”等4个板块进行细化,用于指导基层教研组系统性开展教研活动。
(二)强化操作层面
一是要求每位教研员制订教研活动三年行动计划;二是进一步规范“一个主题四个阶段”基于教学现场的校本研修范式;三是构建课题统领下的市级、区域、校级“三级研修体系”,对同一主题以大课题、二级课题、小课题的形式开展系列研究;四是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以此分别实现教研主题设计系统化、教研活动过程系统化、教研活动成果系统化。表1所示是我市《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课程目标体系》中的一部分,用以说明如何宏观地、“系统化”地设计教研主题。
该课程目标体系从“专业理解”“专业实践”“专业研究”三个目标领域出发,共设计24个模块,提出三类目标要求:Ⅰ类目标注重教育基本理论与规范的学习与体验,备选的主题满足入职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约1~5年教龄)的需要;Ⅱ类目标注重教育基本理论与规范的实践与探索,备选主题满足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约6~15年教龄)的需要;Ⅲ类目标注重实践经验的研究与分享,备选主题满足优秀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县市级及以上名优教师)的需要。教研活动主题设计的原则是:坚持问题取向,关注学生需要、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发现实际问题;坚持实践取向,创设实践情境,强化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重视研究自身的经验;坚持可持续发展取向,强化学习与研究,以不断适应时代新要求等为落脚点,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最终归宿。
这样的设计,纲举目张,实现了教研活动主题选择的“全面性”“系统性”,可按图索骥,避免教研活动主题的“碎片化”现象,也不再令教研员每年因选择主题而苦恼。同时,能很好地体现“分层分类”教研的思想,使不同年龄、不同专业水平的教师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个体系、一个方案、一个计划的构建与实施,能帮助教研员和基层学校教研组进一步改变教研活动主题生成和活动过程无抓手、无方向、无系统的“三无”现象。在具体操作中,由于选定一个教研主题后,以课题研究的思路,将大主题分解为若干个紧密相关的小主题,再分层组织系列研究,逐个突破,所以经过若干年积累,有望形成系统化的研修课程体系以及课程资源和教研活动的有效策略,从而实现教研活动从“无序、零散”的研究向“有序、系统”的研修转型。
综上所述,教研工作若能从“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策略”三个维度进行转型,那么就能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科学性、鲜活性,就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改革步伐。
从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到“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再到“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日新月异,教研方式也需要及时转型。论文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了教研工作的三大转型,颇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