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赠送”克里米亚埋下祸根
2014-04-29
克里米亚三面被黑海之水包围,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半岛,历来是俄国与土耳其、英国和法国等国家争夺之地。自从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克里米亚西南端建立了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之后,这里就是俄国黑海舰队的驻扎地和司令部。为了争夺塞瓦斯托波尔和整个克里米亚,俄国与土耳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在1854年开始的那场克里米亚战争中,土耳其和英法联军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港湾外遭到黑海舰队349天的奋力抵抗,黑海舰队在危急关头甚至在港口外炸沉自己的舰船,来堵塞联军的航道。结果虽然是俄军撤退到乌克兰的内地,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却成了俄国的光荣与骄傲。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在克里米亚成立了“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46年6月25日,又改组为俄罗斯属下的“克里米亞州”。1948年,塞瓦斯托波尔升格为俄罗斯联邦的直辖市。换言之,在克里米亚半岛上有两个平等的直属俄罗斯联邦的政治结构,一个是克里米亚州,另一个是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
转眼间就到了50年代。从乌克兰的底层奋斗而起,并在乌克兰担任了近10年苏共乌克兰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在大规模地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后,开始多方面巩固自己的权力和个人威信。
时间走到了1954年。对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来说,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年份。300年前,即1654年,乌克兰起义者主动向沙皇表示愿意臣服俄罗斯。自那时起,俄罗斯人就把这一年看成是“俄乌统一之年”。300年后的赫鲁晓夫抓住了这个机遇,在乌克兰基辅及其他一些地方广立纪念碑,大书“俄乌统一”或者“俄乌合并”的意义与成就。随后,一个更好的主意出现在赫鲁晓夫的脑海里,那就是把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
1954年1月25日,苏联领导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正式提交了一份草案,将克里米亚“馈赠”给了乌克兰。1954年2月19日,第三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第35次会议正式通过了这种“转归”。这样的“馈赠”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先例,在俄国和苏联则是社会主义体制下的“首创”。无论是赫鲁晓夫本人还是苏联其他高层,都没有想过苏联解体后,这种“馈赠”给俄罗斯和乌克兰埋下无休无止的矛盾与冲突的种子。
当时,谁也没想到苏联会解体。苏联解体后,俄想把克里米亚置于自己的“三色旗”下,岛上居民也大都愿意回归俄罗斯,但乌克兰却不同意拱手相让。最后,在乌对黑海舰队的分割等方面作出让步以及允许塞瓦斯托波尔港由两国海军共用之后,俄方最终同意放弃对半岛的主权要求,双方于1995年签订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互不改变现有边界状况,其有效期为10年。摘自《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