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生命才是美丽的”:勇于“造命”的陈衡哲
2014-04-29秋禾
秋禾
去年年底,在赴海南讲座《读书与人生:阅读“名人传”,汲取“正能量”》之际,偶于三亚机场书店购得李安安编著的《民国红颜》(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获知本书作者十分服膺陈衡哲(1893-1976年),极口称道她是个“被遗忘而值得我们学习的女人”。
我注意到,这是李女士笔下叙写的十位女性:吕碧城(1883—1943年)、苏雪林(1897-1999年)、潘玉良(1895-1977年)、凌叔华(1900-1990年)、张爱玲(1920-1995年)、林徽因(1904-1955年)、陆小曼(1903-1965年)、王映霞(1908-2000年)、唐瑛(1910-?年)中,为数不多的虽为“红颜”而福、禄、寿兼得的女子。为作更深入的解读,我设法找来了《陈衡哲早年自传》(冯进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和她的丈夫任鸿隽(1886-1961年)的《五十自述》、《前尘琐记》(两文附载于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的《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卷后,上海科技教育、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原来祖籍湖南衡山的陈衡哲,出生于江苏常州武进县一个小康之家。童年时,她的三舅父庄思缄(1866—1932年)曾经教导她不要“安命”、不要“怨命”而应勇于“造命”,并鼓励道:“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女孩子,你应该努力的去学西洋的‘独立女子”,“一个人必须能胜过他的父母尊长,方是有出息”,给了少女时代的她以极大的精神“正能量”,使她能够在13岁起,远离父母,在不懈追求的个人奋斗中,成长为当时代的“新女性”。22岁时,更在其大姑妈的鼓励下,一举考取了1914年中国政府公派女生留美资助计划的第二名(她是该年十名留美女生中,惟一一个从非教会学校毕业的),先后得以在美国瓦沙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了六年的西洋文史,获得硕士学位。1917年,陈衡哲以“莎菲”为笔名发表小说《一日》,成为中国第一个用白话文写小说的女作家。两年后,她与任鸿隽订婚。1920年,被聘任为北京大学首位女教授。
在1917至1926年,陈衡哲还创作了《小雨点》《运河与扬子江》等小说,在文坛上与谢冰心、凌叔华、冯沅君、黄庐隐、苏雪林等齐名。1927至1933年,她先后四次代表中国学者出席太平洋会议的学术论坛。著有《西洋史》《文艺复兴史》等。1935年,她在以“陈南华”笔名出版的英文自传《一个年轻中国女孩的自传》中说,她祖上属于湖南衡山的一个“耕读世家”,其高祖父是陈家第一个离开农田去四川谋生的,他后来在那里做了官:
他的一个儿子,我的曾祖父,娶了一个四川女子,她在当时被认为是个才女……她开创了这样一个家族传统:每个出生于或嫁入陈家的女子,或出于天性或由于环境,都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或多或少的造诣。就这样,我的祖母成了艺术家,而我的母亲仍然享有最杰出的中国画女画家之一的声誉。我的姑妈和阿姨们也无一例外:她们中的许多人在绘画、诗歌、书法领域中出人头地。这就是我家的文化背景。
母亲不仅是个富有才华的艺术家(母亲和其他还健在或去世了的女亲戚的榜样,让我很早就感觉到女人如果目不识丁或者气质庸俗,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引用者注),而且是个出色的女人。因为有了她,父亲的坏脾气才没把亲戚、朋友都赶跑……从没见过她因为金钱问题跟父亲闹纠纷,她也从不曾要父亲给她买首饰或衣服。所以,我至今仍然认为一个女子向丈夫索要钱物十分庸俗,仍然相信一个女人应当克己奉人。
尽管就智育开发而言,“能拥有我那样的早期环境是非常幸运的”,但作为家中次女的陈衡哲的自我感觉,却是在亲情方面颇不满足,因为她那敏感而忧伤的内心,感受到的是“不快乐”、“幼小无助”、“没有一个长辈理解我”等种种“成长的烦恼”,而“父亲为什么那么专制?”“为什么我必须听从他不合理的命令?”“为什么我又必须背诵那些毫无意义的字句?”“为什么不准我去放风筝?”之类的疑惑,又不得彻解。以至于她深感“不公平是人类最大的痛苦”,并暗自发愿说:“我长大有权后,就是对佣人也不会不公平;我今后自己有了孩子,一定对他们一视同仁”,尤其是“别教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别教孩子不合适的学科,或用错误的方法教合适的学科”,因为根据她自己的童年经验,这只会让孩子倍加讨厌它们。
仅仅讲述自己故事到1914年8月15日乘坐“中国号”远洋轮离开上海港为止的《一个年轻中国女孩的自传》,共10余万字,凡15章。依次为:《扬子江与大运河》《如烟往事》《父亲和母亲》《早年的教育和环境》《塑造我人生道路的影响》《再见了,我的家,再见了!》《在广东,和舅舅在一起》《孤身一人在上海》《在女子医学院》《赴川之旅》《在家危机重重的一年》《在常熟和姑母在一起》《关于中国家庭与婚姻的小知识》《1911年的革命》《从做家庭教师到出国留学》。其中饱含着作者的成长经验,从中不难读到诸如“自信”、“无畏”这种为人处世的重要精神元素:
(十三岁)那一年,我“发现了自我”,踏上了一条自己选择的道路。以后我发现,这条路上充满了激流险峰和形形色色的其他危险。但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不管晴雨,无论安危,我都心甘情愿、头脑清醒地迈步向前,直到今天。
永远别在一条狂吠的狗面前示弱。保持坚决自信的态度,仿佛你是他们的“女王”,那样他们威胁的危险决不会真的实现。就这样,我学会了“无畏”,在人生道路上凭着这个武器独行多年,我还没碰到带来真正灾难的威胁。
由于《一个年轻中国女孩的自传》当年是以英语文本出版发行的,加以两年后中国境内全面抗日侵略的战火遍燃,该书出版后在读者中影响不大。2006年,由冯进博士译为汉语出版后,才稍为当代读者所知,但流传仍不广。因此,李安安女士才说她是一个“被遗忘而值得我们学习的女人”。那么,当今的女子能够在她的经历中学习一些什么呢?
“生命的真谛,在火山口的烈焰中”,“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奋斗的生命才是美丽的。”除了陈衡哲早年努力“造命”的人生实践给予人的丰富启示外,当其人到中年,在个人事业的发展与家庭生活发生显著冲突时,她毅然转身持家,在相夫教子的生活中,把三个子女都培养成才的事实,更让人惊叹并敬佩于她“自我革命”的勇气。
据陈衡哲长女任以都回忆,她母亲认为女人要和男子一样,同样获得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知道个人价值何在,尽力发挥一己所长,努力做点事业”,因此,她“最不欣赏的女性,便是那种自己没什么能力,和有钱有势或很有能力的丈夫结婚以后,却仗着先生的名声、地位,自鸣得意,骄气凌人的女性。她也不满意那些有机会受教育却不求继续上进,只想待在家里烧饭、洗衣、处理家务的女性”。
李女士在《民国红颜》一书中解读说,陈衡哲所主张的“男女平等”,是“女性应自主自立,但不能因此敌视男人,而因为不满就从家庭中叛逃的过激行为,是不可取的”;她提倡的“妇女解放”,是“让妇女的社会价值得到重视,但不能丢掉家庭价值,最好是二者兼顾。但如果有矛盾时,女人还是应以实现家庭价值为主”,而不是“为了所谓的‘个人价值,不顾男人和家庭,去自求多福,孤立地对抗家庭和社会”,而“女人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与男人平等相处,给丈夫、子女、家庭乃至社会带来良好影响,形成多赢,是最好的”。
集诗人、作家、教授、贤妻、良母于一身的陈衡哲,其人生实践及其“妇女观”,吸取了众多富贵人家不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教训,更蕴含着“旺夫兴家”的中国传统智慧,意味深长。
任鸿隽在《五十自述》中,仅有数百字述及其与陈衡哲恋爱并结为夫妇的因缘。略云:“余读陈女士之文而识其名……文词斐然,在国内已不数觏,求之国外女同学中尤为难得。余心仪既久,一九一六年夏与陈女士遇于伊萨卡,遂一见如故,爱慕之情与日俱深,四年后乃订终身之约焉。”其实,对于任氏而言,他能执意追求到在当年自称“不婚女士”的陈衡哲,其中大有为人乐道的故事,不乏曲折也。
且看1961年冬,陈衡哲在丈夫去世后所写的的两阕哀词:
不信君真去!小窗前,瓶花犹在,砚书如故。謦咳无闻茵枕冷,梦断重门开处;始惊悟,果成千古。寂寞余生还怆恻。问从今,哀乐和谁语?幽明隔,永无路。/当年新陆初相晤。共游踪,清池赏月,绮城瀑布。四十年来同苦乐,况又诗朋文侣;还相约,匡庐隐羽。我自衰残君独健。道当然,病叶先离树。谁司命?颠倒误。(调寄《金缕曲》)
何事最难忘,知己无双:“人生事事足参商,愿作屏山将尔护,恣尔翱翔。”/山倒觉风强,柔刺刚伤:回黄转绿孰承当?猛忆深衷将护意,热泪盈眶。(调寄《浪淘沙》)
1962年7月,陈衡哲曾忍着眼睛几近失明的病痛,写下一篇悼念文章,其中记述了当年任氏曾对她说的话:“你是不容易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位天才女子。”她写道:“我和他做了四年的朋友。在一九二零年,两人都回国以后,才由朋友进而为夫妇。但四十年来,我们的共同生活,是仍旧以友谊为基石的。我们两人和几位朋友的办报(《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周刊》)、写文章,以及其他在教育及文化方面的努力,便是这友谊基石的例证之一。”而“不以名利为怀”,则是我们夫妇四十多年相契合的“中心磐石”。其实让人们艳羡的,一定还有任陈夫妇一世好合所收获的“一门三子女,皆为大教授”这种人世间的大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