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2014-04-29齐景玲

中国动物保健 2014年3期
关键词:繁殖力泌乳发情

齐景玲

繁殖力是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衍后代的能力,是评定动物生产力的主要指标。对奶牛而言,繁殖力体现在性成熟、发情排卵、配种受胎、胚胎发育、泌乳等一系列生殖活动的机能。繁殖力越高,表示这些机能也越强。奶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经济效益。奶牛必须经过发情、配种、受胎、妊娠、分娩等生殖活动后,才能泌乳,繁殖是决定泌乳的基本条件。所以说,充分发挥奶牛的繁殖性能,对奶牛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遗传选育

奶牛繁殖性状的遗传力虽然较低,但由于遗传变异较大,因此,加强选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可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开展级进杂交、加强品种选育、导入优良基因等方式,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增强繁殖力、抗病力,改善体型和长寿性。养殖生产中,应做好奶牛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和体型线性鉴定工作,适时淘汰生产性能落后的低产奶牛。种公牛的精液品质和受精能力与遗传性能密切相关,及时淘汰有遗传缺陷的种公牛,选用优质、高产、遗传性能好的种公牛精液,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前提。对奶牛的体形外貌和繁殖力等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并据此进行遗传选育,做到科学、合理的选种选配,避免近交、盲目的杂交滥配。在选择后备母牛时,要注意根据牛体型特征来初步鉴定奶牛高产与否。高产奶牛整体呈三角形,前窄后宽,前浅后深,全身各部位细致,毛皮细而薄,头颈清秀,骨骼细,棱角性明显,乳房发达,前伸后延呈浴盆状,乳房前后左右匀称,乳静脉弯曲多而粗等。奶牛发情配种时,应根据其具体性状合理选用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

2 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生产中,应根据奶牛所处生理阶段,提供合理的日粮配方,确保精粗饲料搭配科学,保证奶牛体况正常。奶牛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其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怀孕率降低)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杜绝给奶牛饲喂被污染或霉变的饲料。防止奶牛相互挤撞、抵碰和滑倒。奶牛每天应有3~4 h的户外自有活动时间,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提高奶牛的体质和产奶量,促进发情,预防胎衣不下。舍饲成年母牛,若运动不足,牛体易肥,会降低产奶量和繁殖力,且会因体质下降而患病。经常检查奶牛肢蹄状况,适时修蹄,做好腐蹄、蹄叶炎等蹄病防控工作。每天刷拭奶牛2~3次,对促进奶牛新陈代谢、保持牛体清洁卫生均有重要意义。盛夏高温,可采取改善牛舍环境、调整日粮配方、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喷淋等措施;冬季低温,可采取防寒保暖、供应温水等措施。科学、合理的干奶期不但能够保证奶牛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而且对奶牛的繁殖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干奶期的长短应根据母牛的年龄、体况、泌乳性能而定,一般为45~75 d。奶牛产犊时,科学接产,必要时合理助产。犊牛出生后1 h内应饮喂足量初乳,饮喂量2~4 kg。犊牛出生7~10 d后即可训练采食精饲料和优质粗饲料,促进其肠胃的发育和机能健全,为断奶提前做好准备。注意做好犊牛舍的保温、通风、光照工作,给犊牛创造和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并逐步培养犊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 加强繁殖管理

制订合理的奶牛繁殖计划,做好奶牛各项繁殖记录,定期分析牛群繁殖动态,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一般而言,当育成牛达到13~15月龄、成年体重的70%时即可配种。如果配种过早,既会影响母牛自身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容易造成难产,影响以后自身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也会影响其后代生产性能的生产性能。经产奶牛可在产后2个月左右配种。做好奶牛发情观察和配种工作,合理选用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输精操作时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操作,做到无菌化。配种后注意观察奶牛有无发情表现,并做好妊娠检查工作。对未孕母牛,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复配,避免胎间距过长。对妊娠奶牛,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保胎工作,防止发生流产,防止孕后因假发情而造成误配,必要时可给奶牛注射孕酮等激素或灌服中药以保胎。奶牛产犊时,对难产牛合理接产与科学助产,并及时做好奶牛产后护理工作和子宫保健工作,如饮喂羊水、温麸皮加红糖水和子宫投药等,对双胎、胎儿过大或胎衣不下者更应谨慎,使奶牛子宫尽快康复,使其尽早发情配种,缩短胎间距。

4 加强疾病防控

任何一种疾病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奶牛繁殖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繁殖性疾病尤为突出,奶牛繁殖性疾病主要有卵巢疾病和子宫疾病。卵巢疾病主要有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等,这些疾病可抑制奶牛的发情、排卵,从而影响奶牛的配种受胎率;子宫疾病主要是子宫内膜炎,它可影响奶牛的受胎率。有些繁殖性疾病以外的疾病也会影响到奶牛繁殖性能的发挥,如肢蹄病可使奶牛的繁殖性能降低,乳腺炎又可诱发子宫内膜炎,等等。因此,生产者应对生产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精细到位、一丝不苟,始终坚持好“防重于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避免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要对各种疾病做到及早发现、准确治疗,使奶牛尽快康复,保证奶牛正常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减免经济损失,保证经济效益。

5 加强淘汰管理

淘汰工作是奶牛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目的是维持牛群适当的年龄结构和稳定的生产性能。通常来说,规模奶牛场中成母牛约占牛群总量的60%;青年牛(18~28月龄)占13%,大育成(12~18月龄)占9%,小育成(6~12月龄)占9%,犊牛占9%。生产中,老弱病残牛应及时淘汰,以保持牛群高产稳产。从目前我国奶牛生产实际情况考虑,我国大多数牛场奶牛群的淘汰率一般控制在15%~20%。一般来说,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是患有繁殖系统疾病、乳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蹄病及异性双生畸形等。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和繁殖系统疾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因消化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而淘汰的多发生在泌乳早期(60 d内),因乳房疾病和蹄病而淘汰的多发生在泌乳前期(15 d内),因繁殖系统疾病而淘汰的多发生在泌乳后期(350 d内),所以生产中应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降低奶牛被动淘汰的比例,对性情粗暴、神经过度敏感、年龄偏大,以及患有疾病或伤残、生产性能下降,繁殖成绩差的劣质奶牛应及时淘汰。选购时,尽量选择泌乳量高、体型外貌特征良好、健康长寿、性情温顺的优质奶牛。淘汰体型线性鉴定差、生产中,不断优化牛群结构,确保养殖效益。

(编辑:何芳)

猜你喜欢

繁殖力泌乳发情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头足类鞘亚纲繁殖力研究进展
湖南沅水下游繁殖期内繁殖力和卵径的变化研究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通过营养改善母猪繁殖力的要点
母驴配种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