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本理解的语境策略
2014-04-29曹红燕
曹红燕
摘要:语境是读者理解语言文字必不可少的语言环境,只有在具体语境下,语言文字才有其功能意义,也只有立足语境下的阅读理解,才有可能将文本意义和理解意义统一起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准确理解文本意义的语境策略有多种,如联系上下文语境、阅读情景语境、补充背景语境、识别文体语境和拓展文化语境等。掌握了一定的语境策略,对文本的理解将更深入、更准确。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理解;语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2-0065-05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传递信息的工具。这一功能的实现,有赖于特定的语言环境,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语言就只剩下简单的符号叠加,而失去了其表情达意、交流沟通的作用。这里的语言环境,即语境。语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比如上下文关联、使用语言的外部环境、时间、空间、对象、文体特色以及话语的文化背景等等,都是语境因素。[1]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针对该阶段儿童年龄特点,所选取的文本大多浅显易懂,但文本语境也有其纷繁复杂的一面,其呈现的开放性的特征,使语境在文本理解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定的语境策略和方法,文本理解将更准确,也更深入,文本的表达和读者的理解也更趋于一致性,对于我们的阅读教学,也能够找到更多有效的生发点。
一、联系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文本
在书面阅读中,文字为形象的、直观的承载信息的工具,读者在阅读时,可以反复进行、前后照应、上下关联,这就构成了文本内部的上下文语境。
联系上下文语境是文本理解中最通常的、也是最直接的语境策略。在一个文本中,一部分语言文字可以借助本身句内语境完成意义自足,但也有很多语言文字无法形成自身内部语境,进行意义补足,需要借助上下文语言文字才能明确其意义,此时,上下文语境将发挥其功能作用。[2]
1.补足句内语境,明确语意所指
一个文本最基本的信息表达为指示信息,即文本中一些索引词语指示什么内容,这是理解一个文本的基础。“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在床上睡着了。她不忍心叫醒他。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爱之链》苏教版第十一册)本文中,她指的是谁?丈夫是谁?这些都是索引式的词语,我们阅读的时候并不困难,因为上文的故事叙述,使我们的阅读自然地进行了上下文的勾连。她为什么不忍心叫醒丈夫?她为什么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些语言的含义,也需要上文的意义补足。最后的乔依二字更是需要上文的故事补充,读者才会明白,前面故事中的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而此刻揭示出老妇人帮助的女店主,正是乔依的妻子,课文题目“爱之链”在这里也才有了完美到位的诠释。如果没有了上文的语境,我们就难以准确理解课文的结尾。
2.消除多义或者歧义,规约特定意义
文本的表达必须准确、明白,不能让读者感到含混不清,难以确定其表达的意思。但是,文本表达中的多义和歧义也是客观存在,比如同音不同义词,比如由于语序的组成和结构造成的意思不清。在理解中,结合上下文语境,就能有效消除多义或者歧义的现象,让语言文字意义得到明确规约。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月光启蒙》苏教版第十册)这一个句子中,有两个“长”,读音相同,但是意思却并不相同。前者为“生长”,后者为“流传、传播”,下文中“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这些语句即是对“长歌谣”的再度说明,故乡有很多唱民歌民谣的民间艺人,歌谣也就这样口口相传着。
再比如“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水》苏教版第十册)这句中的“饿”字,通常的理解是因缺少食物而饥饿,而上文作者对自己村子里缺水的状况进行了生动的叙写,对人们尤其是我们四兄弟因缺水而干渴难熬,因得到水而幸福满足的状态,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刻画和描摹,因此,当我们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对这个“饿”字也自然而然理解了:这是干渴的意思,是说在作者心里,水比粮食还要珍贵。此刻,“水是珍贵的”就通过这一个小小的“饿”字体现得更为透彻。
由此,在文本理解中,一词多义往往是一个理解的眼,扣住了它原本的“多义”,才有可能理解文本中的那个“确义”。
3.辨析活用词汇,把握语言感情色彩
活用词汇,是文本对语言文字不作一般常规的使用,而是采取活用词性,或者褒义词贬用、贬义词褒用等,以达到更为突出的表达效果,是一种巧用、妙用,如果对这样的语言文字不能准确理解,势必对文本表达的意思作出错误的判断。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村居》苏教版第九册)这首词中的这一句,描写最小的儿子趴在溪头剥着莲蓬籽儿,调皮可爱、憨态可掬。可是,诗人却用了“无赖”一词,无赖,在我们通常的理解中,是形容游手好闲之人不务正业,整天想着不劳而获,蛮横耍赖。如果照此理解,肯定跟诗人原意相去甚远,因为联系上文,诗人写大儿子“锄豆溪东”,勤劳肯干,二儿子“正织鸡笼”,聪慧能干,三儿子呢?他最小,还不会做这些农活,父母哥哥也最疼爱他,所以他正怡然自得地剥着莲蓬,看到三个儿子这样,白发翁媪才能“醉里吴音相媚好”,所以,这里的“无赖”应作天真可爱讲,父母的疼爱以及作者的怜爱喜欢,都在这个贬义词褒用中体现出来了。
苏教版第十册《月光启蒙》中还有活用词性的好例子。“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这一句中,音韵是用耳朵来听的,作者却用了“芳香”一词来形容,“芳香”是用鼻子闻的,两者意义并不吻合,但是,细品前一句,母亲为我吟唱的声音,这样优美动听,这样令我舒畅惬意,这声音中迷人的气息,用“芳香”一词来形容真是恰到好处,句子表达更显生机勃勃,富于表现力,不会让人觉得这个句子因为搭配不当而有毛病。以上两例,说明活用词汇可以使语言文字的意义价值增大,辨析这些活用的词汇,不仅可能而且必须,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情感表达,理解这些话语的魅力。
4.思考言外之意,悟懂语言深刻内涵
言外之意是指文字表达之外隐含的某种信息,它不属于话语的基本信息,而是附加的某种信息。这种信息是作者通过某种语言文字的表达隐藏在话语里面,读者需要通过推论、揣摩等等方式进行悟读,才能准确、深入地把握。
教材中这样的例子也比较多,苏教版第十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作者着力描写玉澜堂中的大海棠树开了密密层层的花,“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联系上下文,就会知道,作者在本文中,要描写的、要歌唱的并不是海棠花,而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儿童,“花儿和儿童一样”“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等等语句,充分说明了作者描写海棠花的旺盛,言外之意也是在写儿童,它们一样富有青春朝气,一样拥有“新鲜美丽”,理解了这样一种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言外之意的构成有很多样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也许理解上是有难度的,但是,既然是“言外之意”,那么附加的那层含义也必定是有“言”可依的,因此,联系上下文语境,对文本所提供的“言”充分进行感悟、推测、猜想以及论证,便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便能够到位。
二、阅读情景语境,触发丰富联想
情景语境是不同于上下文语境的另一种语境模式,是指语言文字表达时的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景以及说话的对象、目的、方式等等,还包括作者或者读者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如年龄、文化修养、心理情绪等等。
拿常见的一句古诗来说吧,“锄禾日当午”这句诗,如果只是理解为,“在中午的时候锄地”,可以说等于没读。真正的到位的理解,是一读这句诗,便感觉烈日当头,晒得后背热烘烘,有蝉在拼命嘶叫,热浪裹挟着闷热难耐的感觉,连同汗水的气息就在纸面上弥漫开来。——这样的理解才是运用了情景语境策略,介入了“联想”的理解,才可以说是一种对文本丰富而到位的理解。它不是简单的还原,不是生硬的“搬迁”,也不是机械的编码解码,而是融合了读者自己主观心灵的沟通。
苏教版第十二册《理想的风筝》一文中有如下文字: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
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这是一段春天景物的描写。如果会读书,会发现这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绝不仅仅只是对春天景物的描写,引出自己怀念的刘老师,而是描写景物的同时也暗合了刘老师身上的种种精神品质。
这样的理解从何而来呢?针对文中的文字表达进行情景语境下的联想,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嫩绿——鲜嫩的颜色,也是充满绿意,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颜色;尽情摇摆,舒展腰身——这是惬意、舒展、自由的柳枝,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对生活有着自己的主宰;金黄——灿烂、明艳的颜色,亮晃晃的,心也明晃晃的;小喇叭——可爱的,似乎能听得到嘹亮的吹奏声,有力的,洪亮的,响遏行云;向着长天——积极向上的,催人奋进的,似乎是鼓满了劲儿的风帆,似乎是充满了力量的即将一冲飞天的双翅;戏耍——充满了快乐,有灵活的身影,有追逐嬉戏的脚步,有笑得发红的脸庞,似乎还能听得到爽朗的笑声;仰望天穹——无数的人都在赞叹,都在向往,都被吸引。被什么而吸引?生命之歌——这是一首怎样的生命之歌?一定就是凝合了前面所有的感觉:明媚、灿烂、向上、希望、热情、自由、生机……这还仅仅只是明艳秀美的连翘花的生命之歌吗?不,这更是刘老师的生命之歌。
这个情景语境下的联想过程包含了这样几个层次:检索、提取词汇,构成意义支点,然后进行想象或者推理,揣摩语言文字的意义关系,最后进行意义激活,从而理解这一个段落的话语链的整体意义。
三、补充背景语境,扫除阅读障碍
每一个文本都有其创作环境,比如故事、事件发生的年代、社会情况,以及文本的创作动机等等,这就是文本的背景语境。背景语境在一定程度上和文本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理解文本的时候,必须对当时的时代特征、社会现象、人文环境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如苏教版六下课文《卢沟桥烽火》是抗日战争年代的故事,文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子:“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送来了大批慰问品。”此句用群描手法写出了当时全国民众、甚至海外华侨对于“抗日”的反应。如果我们对七七事变这个历史事件不熟悉,对日军铁蹄踏入中原,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没有任何感触,没有感受当时全国民众“亡国”之忧,那么,是不能理解当时这幅“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画面的。
背景语境不仅和文本主旨密切相关,而且和文本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也有深刻关联。《郑和远航》(苏教版第十册)写的是六百多年前的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了解了这个背景,就会对郑和的英勇无畏和探索精神心生敬意;《七律 长征》(苏教版第十册)写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后,教学中应该对红军长征这个时代背景进行补充,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红军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背景语境是理解文本的一个必须越过的障碍,同时也是一个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抓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资料补充、故事讲解、搜集信息等方式,对文本背景进行阅读、了解,以更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3]
四、识别文体语境,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文体语境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很多课堂上,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不同的文体,我们往往教给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方式是一样的。事实上,不同的文体,有各自的特征,在意义类型、语言功能、思维特点等项目上,都具有各自的性质,由此而来的理解也相应地有“艺术感受”、“理智认识”等等不同的方式。通俗地说,即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要有文体意识。要能够在识别文体后,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散文有散文的教法,议论文有议论文的学习法,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应该和每一个文本所对应的文体语境是一致的。[4]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第八册)一文,有的教师采用讲授和朗读作为主要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这是不符合其文体语境的。本文的教学策略应该为:用“说”来发现其内在的“理性之美”,用“小组合作探究”来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文,说理文通常用一个或几个事例来阐述一个道理,即中心论点。它的语言朴实、凝练,多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有理有据地阐述观点,层次清楚,思路明晰,是一种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阐发观点技能的很好的体裁。本文中也有记叙成分,但三个事例很明显是为了“说理”而写,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写,而不是为了记叙并赞美这些人物,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的,所以写得简洁、概括。对于这样的“记叙”的成分,我们应该着力去关注记叙对于“说理”的作用,关注理性的印证,让学生去“说”,用“说”来理清内在的对应关系,而反复朗读是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更不应该用朗读去挖掘、去体会这些文字背后的“情感因素”,如果这样做,和作者的意图不符,也和文体语境不符。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和本文的文体语境密切匹配。文中三个事例呈并列层次,内容相似,存在自主探究的可能。学生将论点和论据进行逻辑梳理时,如果能有来自同伴的交流、讨论,有同伴的智慧共享,有助于将各人的意见进行综合整理,更容易形成一系列的综合性意见,而不是着重体现个人独特的阅读感悟,所以,文本内容也适合采取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策略中,“说”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一次层层深入的逻辑思维训练过程,这样的过程才符合说理文所特有的文体语境。
五、拓展文化语境,丰实阅读底蕴
文本涉及的文化意义,对于话语意义的影响是比较隐蔽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最难掌握的。
1.文化语境中的语言时代特征
《三打白骨精》(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语言富有鲜明特征,如“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此处的“造化”一词,我们现在的语言中,基本是不用的了。如果换作现代汉语,那么,应该是“运气、运气”之意,在阅读中,必得扫清了这个语词上的障碍,才能使阅读顺利进行。这篇文章是经过改编以后的作品,类似的话语已经不多。但是如果对照原文,类似的带有时代特征的话语非常多,所以,很多孩子反映原著《西游记》读不懂,读着很累,这其实就是不同时代的话语差异造成的影响。
2.文化语境中的阶级等级制度
《螳螂捕蝉》(苏教版第十二册)是一个很有趣的关于“劝”的故事。大臣们劝,没有起作用,少年劝,起了作用。为什么少年劝就能起作用,吴王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一般来说,我们会归功于少年劝的方式、讲的故事具有独特内容等等方面,但是,对于作品中隐含着的古代君臣之间的等级制度,未必了然。这样,对于少年形象的感悟也会不甚到位。
大臣们的劝为什么不起作用,除了他们的方式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吴王乃一国之君,当他执意要攻打楚国时,他肯定也是思虑再三的,且很是为自己的主意而自得,因为要举兵向战,毕竟不是一件小事。但是,他的主意却遭到了众大臣的反对,且理由凿凿——如此,岂不是让这个君王很失颜面?——所以,他的执意不听和“死命令”,其实就不难理解了。而少年的劝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时机,用一个故事让吴王“自悟”其理——吴王是赚足了面子。少年不仅聪慧地想出了这样一个故事,勇敢地说出来,更体现了审时度势的智慧。
3.文化语境中的风俗民情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苏教版十一册)中,肖邦的老师和同学们给肖邦送行的时候,为他唱了送别曲,更为他送上了“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里面“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这份特殊的礼物,对于小学生来说,也需要进一步理解,没有送贵重的礼物,送了一杯到处可见、司空见惯的泥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时的波兰遭到了列强的瓜分,快要亡国的时候,肖邦不得已离开祖国离开故土,而这一离开,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他的老师和同学送上一杯祖国的泥土,实在用心良苦。“宁要家乡一寸土,不要他国十万金。”这份礼物和这样的俗语,包含的风俗民情是一致的。他们是在说,祖国将会时刻陪伴着肖邦,也请肖邦永远不要忘记祖国,不要忘记故土,要为祖国而继续奋斗。而事实上,肖邦也正是一直不忘祖国,为了祖国而发奋作曲,奉献出了自己所有的才华甚至生命。因此,送别时候的一银杯泥土,这个小小的细节,其实是理解文本的一个大大的密码。
4.文化语境中的民族烙印
《墨梅》这首诗中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一个外国人来读这首诗,他会不会理解“梅”所蕴含的深意,感悟到“梅”所代表的不媚世俗的铮铮傲骨?答案无法肯定。梅,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是四君子之一,它的傲霜不群,清香四溢,早就化为了一种品质,流淌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的血液里。作为外国人,或者作为对此基本不知的孩子们来说,要理解“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要理解王冕借梅而抒发自己的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情怀,是有点难度的。这样的语境带着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
综上所述,立足各种语境下的文本理解,不仅能够更准确、更深入地解码语言文字的意义,使得文本、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文本意义、理解意义的统一,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挖掘的教学的眼和点,是教学的策略和抓手,有助真正实现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2][4]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213-215.226.232.
[3]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122.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