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2014-04-29单志刚

成才之路 2014年36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分组意识

单志刚

合作学习是体育新课程的一项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是教师最喜爱的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有效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在新课标下,我们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一、有关合作学习的认识

(1)合作学习的概念:与“个体学习”是相对而言的,为了满足课堂教学,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固定的任务,以小组为教学主体进行交流学习,并在活动中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经常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2)合作意识:是指学生在进行每一个行为和活动时,所有参与成员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达成一定目标而齐心协力来共同实施的较为稳定的一种心理特征。在体育活动中,集体项目的活动更需要所有学生应该有集体意识,如球类运动、游戏活动等。为了取得最好的胜利,单纯依靠个人技能水平和努力拼搏还不够,还要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战术达到胜利的目的。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合作意识的策略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作学习的分组是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两种方式,针对每个小组的学生特征不同,要设置合理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分为5人~6人为一组,也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调整人数。分组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性别、体能、兴趣爱好等,并选择一位突出的学生作为本组的小组长。各小组以特色自主命名,如擅长跑步的可以取名为“刘翔组”,具有篮球特长的小组取名为“姚明组”等。这样的分组,使小组的合作能力与内聚力、学生之间的沟通加强了,学生会以积极的态度加入到学习中,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一个班级的分组也可以分两大组,这种分组方法适合于一些大型游戏中,如“拔河”比赛等项目。这种分组有更强的顾全大局的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养成。不同类型的分组形式在体育教学环节具有不同的功能,应该在教学中相互配合使用,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以小组讨论达成合作。合作学习也包括小组的讨论学习,这种讨论更能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小组讨论学习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层内容,把课堂教学设计得更加合理。当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时,教师的讲解可能不利于学生的理解,需要慢慢启发,也需要慢慢探究。小组讨论主要集中在重点知识面的关键处和学生理解的难点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容易得出,一般采用讨论较为恰当。以上两种情况是采用讨论合作学习的依据,学生个体很难独立解决。所以,教师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恰当选择小组讨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异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如在进行障碍赛跑的活动时,先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掌握一定的方法,再让学生对现有的器材进行摆放,自行设计一定的障碍,接着进行比赛,比赛之后再设置另一种方式。有的小组先易后难,有的小组先难后易,不同的方式取胜的方法不同,他们会讨论出自己小组最佳的行动方案。这样的学习,小学生更有积极性,活动效果更佳。

(3)动作竞赛法增强合作意识。竞赛最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要想在集体竞赛中获得最大的胜利,本组的所有成员就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达到最大化。另外,还要靠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这是大多数体育项目的基本特征。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精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的集体竞赛,这样有利于形成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如在激烈的集体项目篮球比赛中,上场的顺序、比赛中的替换等都有一定的科学分工方法。为了取得胜利,不仅需要学生努力,而且还需要教师给学生讲解策略,让他们积极参与,并要求各个队员之间互帮互助、相互鼓励,懂得比赛中合作的重要性,把合作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体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体独特的素质特征,合理设置合作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育水平。所以,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具有活跃气氛的体育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中自由合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实验小学)

(本文参考了李宣、史桂华的《浅谈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王春林的《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关键设计》)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分组意识
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意识不会死
分组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