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课后题解法的探究
2014-04-29江宝龙
江宝龙
【摘要】 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在教材,发展能力也要依靠教材. 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应充分利用好教材习题,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教材;方法;探究
本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89页练习2解法做简单研究.
题目 求证 + > 2 + .
分析 其实这个题非常简单,很多同学都会仿照该节课的例题2,利用平方的手段对其证明.
证明 (平方手段)
要证 + > 2 + ,
只需证( + ) 2 > (2 + )2成立,
只需证13 + 2 > 13 + 4 成立,
即 > 2 成立,即42 > 40成立.
∵ 42 > 40显然成立,
∴ + > 2 + .
变式一 - > - .
此变式很容易发现就是对该题做一个移项处理,但是却蕴含着大文章.
法一 (移项平方) 证明略.
法二 (分子有理化)
解析 要证 - > - 成立,
只需证 > 成立,
只需证 + < + 成立.
∵ < , < ,
∴ + < + ,
∴ > ,
∴ - > - .
法三 (巧用斜率)
要证 - > - 成立,
只需证 > 成立.
令k1 = ,k2 = .
其中,k1表示连接(5, ),(7, )两点直线的斜率,k2表示连接(6, ),(8, )两点直线的斜率.
∵ 函数f(x) = 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且在任意一点处切线的斜率逐渐减小,
∴ k1 > k2,所以 > .
法四 (巧用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f(x) = - .
要证 - > - 成立,
只需f(5) > f(6)成立.
∵ f(x) = - 在定义域内为减函数(由单调性定义或者导数或者分子有理化都容易说明其单调性),
∴ f(5) > f(6),∴ - > - .
变式二 - < - (n∈N*).
此变式是利用本章刚刚讲过的归纳推理,可以归纳出一个简单结论,利用上面的方法均能证明.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建议第2条提到: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就在教材,发展能力也要依靠教材,教材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 对书上例题和课后题的把握和深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好例题和课后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