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江南华寺

2014-04-29陆琦

广东园林 2014年4期
关键词:六祖大雄宝殿宝林

陆琦

南华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县马坝镇东南6km的南华山上。是禅宗惠能法师弘法道场,被称为“岭南禅林之冠”,在我国宗教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3 年,南华寺被国务院定为最早一批国家重点寺院之一。2001年,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南华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南华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据史料记载,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率徒自广州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甘美异常,四顾群山,峰峦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地,因而在此建寺。天监三年(504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额“宝林寺”。唐仪凤二年(677年),禅宗六祖慧能来寺,主持36载,弘法道场,成为岭南禅林之冠,南宗祖庭,也称六祖道场。南华寺先后更名中兴寺、法泉寺,北宋开宝元年(968年)重修,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沿袭至今。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憨山禅师大力中兴,僧风日盛。清康熙七年(1688年),平南王尚可喜重修全寺。

民国25年(1936年)著名高僧虚云法师重修南华禅寺。将原来的平面四合院布局改为顺应山势地形的阶梯状并呈中轴线两边对称布局,建筑面积达1.2万m2。虚云法师相地度势,重建殿堂,总计新建殿堂房宇庵塔约243栋,新塑大小佛像690尊。当时六祖真身像的木龛被白蚁损坏,虚云请出祖师肉身,重新装修。另照阿育王塔形式,重新制作祖师坐龛。龛外塑南岳、青原、法海、神会四像侍侧,使当时的南华寺盛极一时。

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拨款重修大雄宝殿、藏经阁、六祖殿、钟鼓楼及其他建筑。1981年10月19日至21日,南华寺六祖殿重建一新,举行了六祖真身像安座典礼,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宗教界知名人士和当地憎俗群众三百多人参加了这一庆典。近年来,筹集资金一百多万元,新建了禅堂,先后修葺了六祖殿、方丈室、观音殿、大雄宝殿、海会塔、头山门等。海外佛教徒捐蹭了20多万美元的金箔,对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重新装金,对五百罗汉等诸佛重施彩饰,使这座千年古刹焕然一新。

南华寺主要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有中路的曹溪门、放生池、五香亭、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左侧依次是虚怀楼、报恩堂、钟楼、伽蓝楼、客堂、待贤楼、香积厨、斋堂、回向堂、回光堂、延寿堂、念佛堂、东贤殿。右侧依次为云海楼、西归堂、鼓楼、祖师殿、云水堂、韦驮殿、维那寮、班首寮、如意寮、禅堂、观音堂、西贤殿。寺东有无尽庵、海会塔,寺后有飞锡桥、伏虎亭、卓锡泉。卓锡泉俗称九龙泉,清澈甘洌,终年不竭,传为当年六祖惠能常在此浣洗袈裟。

现寺庙前建有宽敞的广场,耸立着三间三楼高大的石牌坊。迎面就是南华寺的山门曹溪门,曹溪门又称头山门。进入第一道山门后,就是放生池。池为椭圆形,上建一座八角形攒尖顶五香亭。放生池之西面有根深叶茂的古老樟树。

宝林门是南华寺第二道山门,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清、民国重修,门联曰“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横批为“宝林道场”。过宝林门正中拾级而上是天王殿,天王殿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原为罗汉楼,清代重建改为天王殿,面阔5间歇山顶。天王殿后为一庭院,前有矩形水池,中间立着三孔平桥。庭院两侧有钟、鼓二楼相对,楼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明清两代及民国期间重修,钟、鼓楼均为三层歇山顶,檐角挑起,格子门窗。钟楼顶层悬有宋代铸造的铜钟,鼓楼底层立有千佛铁塔一座。

而后的大雄宝殿乃全寺之主体,亦称三宝殿,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现存建筑为民国年间移位重建。殿前有月台,四周回廊,重檐歇山顶,门窗为格子式。建筑面积984.37m2,面阔七间,通面阔35.4m,明间6.58m,次间5.7m,稍间5.3m,尽间2.6m;进深七间,通进深29.25m,平面为双槽副阶周匝式,采用抬梁式构架。殿内正面塑三大佛像,每尊佛像高8.31m,形貌庄严。左右两壁及后壁是泥塑彩绘五百罗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位于大雄宝殿后方的藏经阁高两层,四周用柱子形成回廊,二层为贯通的跑马廊。藏经阁两端各栽植一株高大的菩提树。

灵照塔初建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为木塔。宋代改为砖塔。明清及民国多次重修。塔呈八角形,五层,正面有券门可入内。塔内辟有螺旋形阶梯直到塔顶,每层每面均有卷门和小窗,八柱攒尖顶,上置大型铜铸净瓶及铁铸覆盆。

六祖殿里供奉六祖惠能大师以及憨山大师和丹田祖师的真身。六祖真身坐像通高80 cm,结跏跌坐,双后叠置腹前作入定状,塑像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了。殿内还珍藏有北宋木雕五百罗汉,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罗汉像,明代曾涂饰过金色。1936年,虚云法师主持修庙时,将大部分木雕罗汉藏在大雄宝殿里三尊高达15m大佛的腹中,直到1963年才被发现。现存360尊,其中有133尊为清光绪年间因火烧毁补刻的。有154尊罗汉身上刻有铭文,从铭文得知这批罗汉雕刻于北宋庆历五年至八年(1045-1048年),在广州雕好后运到南华寺,匠师有张续、蔡文贽、廖永昌、王保、赦璋等。每尊造像都是用整块木坯雕成,包括底座和坐像两部分,通高49.5~58 cm,直径23.5~28 cm,木料主要是柏木,少量为楠木、樟木或檀香木。罗汉造像形态自然,变化多样,传神生动,雕工洗练,手势随坐式和姿态而变,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寺庙后的宝林山古木参天,树木茂盛。寺后有著名的卓锡泉,该泉俗称九龙泉,泉眼出水口为龙头石雕。石砌的九龙泉照壁上雕刻着游云九龙。照壁对着是入口牌坊,为三间五楼仿楼阁式的石牌坊,牌坊上书“曹溪圣地”,两旁有联曰“一勺甘泉开智慧,了知烦恼即菩提”;而牌坊的正面额上写有“天下宝林”四个大字,楹联两幅“六祖当年寻源卓锡,九龙今日浩气宝云”“宝林山是袈裟地,卓锡泉开甘露门”。

九龙泉外,有飞锡桥跨溪而过,桥上建有伏虎亭。沿溪而下,几株高达数十米的古老水松挺立在溪水之上,水杉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现在世界上稀有的树木。水杉树后,为虚云和尚纪念堂。山麓密林丛中,还坐落有虚云和尚舍利塔、智药三藏纪念堂、海会塔、无尽庵等。南华寺历史悠久,寺林一处,幽深怡静,不愧为修身养性之地。

猜你喜欢

六祖大雄宝殿宝林
广东四会市六祖庵遗址考古勘探简报
广济寺大雄宝殿消防的重点和难点
《力量》
六祖禅宗文化视域下石材家具设计
辽宁朝阳佑顺寺大雄宝殿保护探究
戴进与梁楷人物画之比较——以《达摩六祖图》与《释迦出山图》为例
从佛寺建筑看中国人的宇宙观
Reduced technique for modeling electromagnetic immunity on braid shielding cable bundles∗
“养路铁人”金宝林
寺庙尚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