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成长
2014-04-29贾冬婷
贾冬婷
“大众化的应试教育,是流水线式的,生产的是‘商品——18岁考上大学,然后找一份工作,父母的使命就算完成了。但你有没有信心把孩子打造成一件‘作品甚至是一件‘艺术品?那就要另辟蹊径,走一条差异化的路。”养育了一双阳光儿女的周辉认为:对孩子来说,分数固然是一个指标,但其他的,比如有一技之长、活得有尊严、养成独特性格,都有赖于在幼年期受到差异性的教育。
六七年前,周辉开始骑马,全情投入后,他决定将马作为家庭的传承载体,让女儿周晓梵和儿子周晓铭也开始学马术。
与马相伴成长的姐弟俩:坚韧、沉稳、崇尚团队精神
周晓铭的一天是从马上开始的。每天上午8点,这个8岁半的孩子来到马场,他的小马“汤普森”已经备好鞍在等他了。这匹5岁的棕色的半血马是爸爸在他7岁时送的生日礼物。
强烈的阳光下,胖胖的周晓铭穿戴上头盔、护具,在马上正襟危坐,将近一个小时下来,人和马只是绕着场地一圈又一圈地走。慢步、轻快步、跑步、袭步交替进行,像这样的基本功训练,周晓铭要坚持3年以上。父亲周辉说:“看上去骑马靠手控制缰绳,其实好骑手功力在脚上,所谓‘重脚轻缰。骑坐深的话,更可以不靠手脚,完全以臀部接触告诉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没有长时间的深厚锤炼,这是不可能的。”
训练结束后,周晓铭的衣服都湿透了,但他还要先去给马冲洗。虽然他冲洗的姿势不够专业,但“汤普森”却很享受地仰起头配合他。周晓铭拿些青草来奖励它,几次从“汤普森”屁股后面经过,似乎不顾忌马可能向后踢人。这种互不设防的信任感是周晓铭在一年多里从马上摔下来十几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与弟弟相比,姐姐周晓梵在马术方面已经算是专业级别了。14岁的周晓梵从小跟爸爸骑了四五年,之后加入中国青年马术队,在国际马联场地障碍赛世界杯青少年组中拿过冠军。对她来说,骑马早已经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变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周晓梵有超越她这个年龄的沉稳:她腰板笔挺,肩膀平直,似乎全身肌肉都保持在紧张状态;说起话来,几乎没有小女孩的那种情绪波动。这不得不说是得益于她骑马的经历:人在骑马时,要挺胸、展肩,这样重心才能平衡。肌肉长时间地这么被训练,身体不由自主地会保持挺拔;上马前,要控制情绪,再不高兴也不能表现出来,否则会通过身体语言影响到马的状态。
看一个不到100斤的小女孩,去驾驭一个700斤的庞然大物,是一种震撼。周晓梵说,每一次障碍训练都会有危险,多道障碍危险系数相应加大。每次上马前她都问自己:“上不上马?”“上!”然后在每一次下马后对自己说:“我真棒!”自然会增加自信心。她说,跳障碍赛,就是去不断告诉马:“听我的!”跳跃那一瞬间更是不能有一点犹豫,因为马是敏感的动物,你在心里盘算“过还是不过”,马就会感觉到。所以哪怕跳了后果严重,也要明确地要马跳过去,否则以后遇到再小的障碍,马也可能不跳了。马背上没有“也许”“可能”,跳过了就是跳过了,没跳过就是没跳过,没有什么借口。即使失败了,从马上摔下来,只要还能站起来,就必须要再上马走一圈,告诉自己,也告诉马:“你可以的!”
人在改变马的时候,马也一定会改变人。对马的驾驭让周晓梵养成了主动迎接挑战的习惯。马对周晓梵的一大改变是团队意识的形成,因为骑手、马匹、教练、兽医、资金提供者共同组成一个团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要尊重每一方利益,尽到自己那份责任。另外,她在和人打交道时会换位思考了。因为马不会说话,每天和马接触时,要不断换位。“马表现得好,去奖励它;马不舒服了,去照顾它;马害怕时,抚慰它,告诉它没什么可怕的。对马这样,对朋友不会吗?”
父亲的选择:爱好专业化
周辉身边有很多特别成功的父母,这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精英,为孩子确定了很高的目标,但是有的孩子承载能力没那么强,最后甚至患上抑郁症。周辉认为,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大概占他一生的1/4,在这段时间保证他的健康快乐更重要,那么剩下的3/4时间他也会有一个阳光的心态,至于能不能成为精英,那是孩子的选择。所以他把孩子当作“艺术品”来对待:“可能是一个茶壶,也可能是钻石,这才是人间百态。不是那块材料却非要塑造成钻石,你有这种鬼斧神工、点石成金的本领吗?”
那么,如何把童年的快乐在孩子身上延续?爱好专业化——这是周家人的共识,也贯穿在对孩子马术、网球、钢琴的训练中。专业化并不代表苛求和严厉,它代表设计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比如学马术就要从专业训练开始,而且要在黄金期训练,这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遵循常规应试教育体系。周辉觉得,孩子未来还有其他可能性,因此他选择了把运动和学术结合起来的复合教育。
拿儿子来说,周辉特别期望他像个男子汉,成为“大哥”或者“英雄”当然更好,但首先是一个身心强大的人,体格健壮,精神独立。也许他会辍学,去航海、去攀山,去完成其他梦想。或者有一天,他也和爸爸一样留起胡子,爷俩一起去骑马。
对女儿,周辉设想,一个女孩14岁时骑马,这是一段珍贵的少年记忆;24岁和男朋友一起骑马,是浪漫的事;30岁的时候抱着孩子上马背;60岁白发苍苍了,还在马背上漫步。从他的内心里,还希望将骑马作为女儿青春期的一种过渡方式。以前是爸爸对女儿行使主权,现在允许马进入她的心灵,让女儿对马行使主权,或许能抵御青春期的叛逆。他还希望女儿以后把骑马作为她的择偶基准:“只是脸蛋漂亮不管用,有钱也不管用,首先不能是个懦夫。我能在马上跳过1.2米,你就要跳过1.3米。马背上没有作假的成分”。
如今,周辉夫妇把马也当成了家庭成员。他们在家里也常常拿马来说事,比如“一个障碍再坚持一下就跳过去了”,其他事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