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结尾概说

2014-04-29杨元高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桔灯背影记叙文

【阅读关键词】结尾

就像欣赏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缭绕。同理,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旨,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好的结尾要在三个方面尽力追求:一要简明——态度分明、观点明确、中心明了。像“豹尾”,短小精悍,刚劲有力。二要深刻——启人心智、感悟升华、令人回味。谢榛曾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三要优美——技巧得法、样式新颖、词句靓丽。李渔曾说:“终编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人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怎样才能收束出一个完美的“豹尾”呢?下面按三大文体如何收束提供一些写好结尾的方法,以资参考。

(本期组稿:新洲一中杨元高、曾银平老师)

记叙文的结尾需要点明文章的中心或延伸所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从表达方式上看,结尾多是抒情或议论的句段。常见的记叙文结尾方法有如下几种。

寓意象征法。为了凸显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使文章情感更别致,更强烈,更含蓄,更能吸引读者,可以借助某一具体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来表情达意。请看下面的文字: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冰心《小桔灯》

《小桔灯》是我们熟悉的文章,“小桔灯”既是文题,也是象征体。结尾点明小桔灯的象征意义,使主题更加鲜明,也更加强了主人公形象美的魅力——这样的结尾,将作者的情感和志趣溶于一个“意象”里,既强化了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也强化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抒情议论法。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请看下面的文字: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故乡》的主题我们非常熟悉,主人公闰土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鲁迅写闰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这个结尾已和盘托出,它令人深思,也让我们理解了一个革命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积极态度。

注意 初中时写文章,很多同学喜欢弄一个“题记”,以求吸引老师的眼球;高中时写文章,喜欢在结尾弄一点议论性文字——这都不是坏事,关键是这个抒情议论性文字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不是“贴”上去的。

首尾呼应法。结尾与开头相呼应,既“点化”了开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这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它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浑然一体的感觉。

朱自清的《背影》开头这样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自然的开头法,虽平淡却显真情;在结尾则这样呼应: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文章开头提及父亲的背影,仅仅是“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样的文字是比较平淡的,或者说是无力的。但在记叙“我”跟父亲的几件事之后,将“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作为“背影”的修饰文字,其情感陡然升起来——这样的呼应,不仅使父亲这一角色的伟大呈现出来,而且将亲情提升到一个高度。既进一步表现了思父之情,也使文章思路完整,叙事浑圆。

卒章显志法。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尤其是新材料作文命题下的记叙文,结尾更是点题最重要的“部位”,否则,有可能被误判为偏离题意。当然,用来总结全文的也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显言简意赅,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看山东高考作文《这世界需要你》的结尾:这世界需要你,需要你的爱。你的爱如春风,吹化了我心底的坚冰;你的爱如细雨,滋润了我心田的渴望。在此刻,多么想在短暂的寂寞之后睡在你的怀里。我知道有你的存在,便永远是晴空。花若能言,口自芬芳。爱若能言,心香弥漫。这世界需要你!

这样的结尾不仅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诠释了“母爱”,而且总结全篇,两次直接点出标题,使主题在文章的最后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最大的张扬,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再如优秀习作《落红》的结尾: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结尾引用古诗名句点明主旨,揭示中心,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融情于景法。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通过融情于景、渲染氛围等手法彰显美感和韵味,给人一种余味未尽之感,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

如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站在文学的门口》的结尾: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落花悄然成了芬芳的泥土,抚慰了刚出芽的嫩柳,那细细的情思便成了文学的归宿。

显然,这段文字在写景,作者以“落花”“泥土”“嫩柳”等景物营造出一种诗意境界,烘托出作者内心对文学的浓浓情思,情与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效果很好。

委婉含蓄法。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不是直截表述主题,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对文章的主题加以暗示,是一种“艺术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从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如优秀学生习作《淡笑无痕》的结尾: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晨晖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淡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这段描写把作者的“初衷”含蓄地告訴了我们,并且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巧设反问法。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如优秀学生习作《哈哈镜中的我》的结尾:不同的哈哈镜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香味,不同的评价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

作者在结尾进行反诘,很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让读者去自问:面对这种问题该怎么办呢?

记叙文结尾的方式还有很多,无法穷举。前面提及的几种方式,是我们常见的,怎么借鉴得依据文章的内容来。有一条原则就是,符合文体和主旨的结尾,就是最好的结尾。

阅读下面的习作片断,为其写个结尾。

……

出生于铁匠的家庭,做过童工和装订工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在功成名就之后,他谢绝了皇家学院院长的职务。他的好友J.Tyndall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在他的眼中看去,宫廷的华丽,和布来顿高原上的雷雨比较起来,算得什么;皇家的一切器具,和落日比较起来,又算得什么? 雷雨和落日,在他的心里,都可以挑起一种狂喜。在他这种人的心胸中,那些世俗的荣华快乐,当然没有价值了。”

猜你喜欢

桔灯背影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两个背影
背影
背影
如何写好记叙文
小桔灯下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洗书记
藏书记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