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孩子学会选择

2014-04-29谢雄娟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梅花桩驱动力难题

看上面的案例,似乎“自由”和“安全”就如“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其实,就像我们用两条腿走路一样,“自由”和“安全”缺一不可,关键是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地选择。

1.肯定孩子对自身愿望的表达

孩子能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情感,这是很可贵的。对此,教师一定要加以肯定和鼓励:“谢谢你和老师说心里话,让老师知道了你的想法。你愿意和老师交流,老师很高兴。”

2.启发孩子思考、判断

当遭遇“自由”与“安全”的难题时,教师可以和孩子讨论:这时该不该去玩,为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我早上没玩梅花桩是因为自己来晚了,如果现在去玩,就破坏了规则,况且,如果我独自去玩,老师不放心,也很不安全,如果老师陪着我,就照顾不到活动室里的其他小朋友了。中班幼儿的思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大多数时候无法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需要。通过讨论,孩子可自己作出判断,这是孩子发自内心的思考和选择,而不是外界强加给他的命令。这对孩子来说是有意义的成长经历。

3.让孩子认识到遇事可协商

尽管孩子意识到了不该去玩,但仍可能会恋恋不舍:“可我真的很想玩呀!”这时,如果教师只是强行阻止,那么孩子在无奈接受的同时,内心会感到压抑,如果他经常遭遇这样的压制,他就可能不再愿意表达了,甚至会产生心理阴影。

教师可以用协商的方式引导孩子真心接受教师的建议。如,带着同理心给孩子新的选择:“老师答应你,明天早上我们继续玩踩梅花桩的游戏,好吗?那你明天要按时来幼儿园,可不能太迟了哦!”“下午的户外活动,老师让你先选择活动内容,那时你就可以玩梅花桩了呀!”当孩子发现这些选择同样能满足自己的意愿时,他们一般都会表示赞同的,因为他们会感受到教师是关注自己的,也是尊重自己的。

4.帮助孩子形成内在的驱动力

当孩子作出合情合理的选择时,教师可以给予奖励,但要避免物质驱动,以帮助孩子形成内在驱动力。如,可以奖励孩子去选一本书,在“故事时间”让教师读给大家听,可以奖励孩子在下午的游戏中做一回小主持人,等等。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自在的生命,都有独特的生命能量。有时难题不一定全由教师来解决,教师不妨把“球”抛回给孩子,让他们在学习选择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成长。

(浙江金华 谢雄娟)

猜你喜欢

梅花桩驱动力难题
借调难题
梅花桩拳的历史发展与社会文化价值探究
梅花桩功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温暖厚实,驱动力强劲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级功放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梅花桩不调皮了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难题大作战
巧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