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物流产业整合发展趋势研究

2014-04-29袁雪妃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分工专业化经济学

袁雪妃

[摘 要] 本文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辅以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对物流产业组织分工与专业化以及由此衍生的整合平台进行了分析,以此证明物流产业组织分工深化以及物流产业整合的必要性。针对辽宁省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高、微利、恶性竞争的状况,提出打造物流产业整合平台的策略建议,以提升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区域竞争能力。

[关键词] 物流; 产业; 分工; 专业化; 交易成本; 整合; 规模经济; 有效需求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5. 048

[中图分类号] F062.9; F5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083- 03

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南部,东部毗邻朝鲜,与韩国、日本相近,南部具有渤海天然港口。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国内外的经济贸易需求来看,辽宁省均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绝对优势和旺盛的内在需求。目前辽宁省已经开始重视沈阳、大连等城市的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的建设,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省内物流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然而物流产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一部分物流企业勉强维持生存,甚至一部分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仍“待字闺中”。如何解决当前辽宁省物流产业面临的这些问题,并使辽宁省物流产业在中国乃至全球竞争中走在发展的前沿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首先运用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对物流产业组织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进而对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据此提出解决辽宁省第三方物流当前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为:深化分工的同时搭建整合平台;其次,运用产业组织的DIM框架和双边市场理论,对物流产业的整合平台——第四方物流平台的整合功用及运营策略进行分析。

1 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宏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根据现有的《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物流年鉴》中有关物流产业的省际面板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3个方面。

1.1.1 总量相对较低

辽宁省在所处地理位置、国内外贸易总额等方面均不逊于中国南方一些省市,但辽宁省物流产业的营运总额、物流产业增加值、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数量、就业人员总数等均相对较低,省内一部分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的物流需求依赖于其他省市的物流企业。从产业组织供给规模、有效市场需求两方面来看,辽宁省物流产业未达到有效的营运水平。

1.1.2 运作效率水平较低

辽宁省物流产业的营运总额和增加值的比率较低,说明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承运的流体大部分属于体大、体重、值小的大宗货物等非高端商品,进而使得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处于较低水平。另外辽宁省物流产业内就业者的人均产值也处于较低水平,说明辽宁省物流产业属于低端劳动密集型,一些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的应用均处于初始状态,有待开发。

1.1.3 产业结构有待升级

目前辽宁省物流产业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均规模不大,市场集中度较低;另外辽宁省缺乏像宁波第四方物流、传化物流公路港这样的物流整合平台,省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这就使得辽宁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中国范围内各省市物流产业的分工与竞争中处于被整合的不利地位。

1.2 微观层面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目前辽宁省物流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微观层面主要集中于以下两方面:

第一,第三方物流企业恶性价格竞争,大部分企业处于微利、勉强维持生存的边界,外部竞争力低下。

第二,许多物流园区、企业资源等处于半闲置状态,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空去重回”、“重去空回”状况较多,“满载率”较低,致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进而使得物流企业组织竞争能力低下。

对于如何缓解区域物流产业现状,笔者认为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不应仅仅埋首于物流管理水平方面的研究,应注重研究物流产业组织发展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制订跨越式发展战略规划。

2 物流产业组织的整合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产业组织发展的趋势,物流产业内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分工,进而衍生出整合平台组织。

2.1 产业组织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1.1 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亚当·斯密于18世纪提出,并由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发扬光大。斯密认为劳动分工通过劳动熟练程度、工种转换节省的时间以及自动化机器的发明使得生产专业化并因此提高了劳动效率。分工与专业化思想对经济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虽然经济组织的分工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复杂的程度,但“看不见的手”依然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2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

虽然后来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被新古典经济学家遗弃了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但20世纪初新制度经济学再次确认了分工与专业化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开创了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对于经济理论的研究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企业如何在市场中衍生并发展变化以及企业和市场这两种不同资源配置方式如何相互转换。

2.1.3 模块化分工与网络状产业组织理论

20世纪90年代模块化分工模式开始被经济管理学家所重视,其中青木昌彦是较早基于模块化分工模式对产业组织的演变进行系统论述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规则事前确定的“A”和规则事后可调整的“J”两种模块集中化模式以及“包裹化”信息传递模式。此后,新制度经济学派对模块化分工导致的产业组织形式的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在合作博弈、“背靠背”竞争与合作、间接网络外部性等方面的分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网络组织理论。

目前网络组织理论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DIM(Designer, Integrator , Module-maker)框架。一个产业的网络主要包括规则设计商、系统集成商和模块供应商3个层次,每层各司其职。规则设计商主要针对产业内各层组织的行为制定符合整个产业效用最大化目标的制度以及相关标准;系统集成商需要根据行业规则对产业内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管理,为产业外产生的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模块供应商需要不断开展技术与业务的创新以期在系统集成商的整合过程中谋得一席之地。

2.1.4 产业组织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是在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系统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实根据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整合也是专业化的一种,是产业组织由于分工深化、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成本上升局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专业化功能。笔者也赞成这种观点,但本文为了突出“整合功能”在这里单列出来以强调其作用。

2.2 物流产业组织发展的规律

目前国内外有关学者对物流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第三方物流的配送网络、节点布局、业务流程、系统分析、成本控制、受电子商务的影响、服务创新等方面。根据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当物流业务从生产企业、商贸企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第三方物流组织之后,众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开始了基于价格、产品差异化的竞争,因此现有的这些有关第三方物流运作理论的研究可以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在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革的环境下,物流产业组织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便跨越了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组织几代的演变历程,因此只关注这些职能以及专业技术层面的研究无法跟上外界竞争环境的变化。

2.2.1 物流职能模块化分工与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其实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古代就以“镖局”的形式存在着,只是由于当时社会分工不明显以及“走镖”的成本和风险均较高,因此并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管制放松浪潮下,市场机制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大量的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从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分离出来成为第三方物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运输产业的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第三方物流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形成较大规模。物流企业组织也开始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新的形势下物流产业需要进行新一轮的专业化改革。

2.2.2 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与第四方物流的产生

根据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①和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当物流产业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众多的货主方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导致的大量信息以及地理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交易成本提升,阻碍了物流服务的交易。货主和第三方物流交易双方对交易服务(如图1所示)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

物流产业内的交易服务主要负责为货主和第三方物流交易双方提供最适合的匹配信息、降低交易成本的整合契约、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服务。基于此种交易服务需求,第四方物流整合平台组织应运而生。

第四方物流组织相当于物流产业内的“集市”,只是强化了产权结构以及整合管理技能,其实就是双边市场平台组织。

2.2.3 物流产业组织呈网络状发展的必然趋势

物流服务由于其所创造的独特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双重效应,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内部本身就呈现出网络状特征,在其外部,由于分工细化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呈现供应链状,再由第四方物流双边平台组织的整合作用,物流产业呈现明显的层次结构和网络状。第四方物流承担系统集成商的责任,第三方物流则为模块供应商,供应链则为网络中纵向或横向的某一虚拟组织,并不具有真正的整合功能,供应链也需要被第四方物流整合管理。

2.3 辽宁物流产业组织发展所处阶段及发展方向分析

2.3.1 分工深化、市场规模扩大、产业竞争阶段

目前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发展在中国诸省中不算落后,但相对于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八省市来说,在营业收入总额上较为落后,在企业平均产值上落后于上海、山东、广东,与天津持平(参见表1数据)。可以说辽宁省物流产业所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区域外的山东、天津、北京、河北等省市以及韩国和日本的物流企业,但整体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竞争能力。同时区域内将近4 000家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

虽然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发展进入激烈竞争阶段,但还没到产业成熟—衰退阶段,原因在于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市场深度角度看,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内部还存在着大量的第一方、第二方物流没有剥离出来,物流需求还有较大的释放空间;从市场广度角度看,辽宁省以其所占据的优势地理位置、天然港口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西北、东北地区的市场需求、扩大市场范围。目前由于辽宁省所存在的正式的以及非正式的限制性制度,致使一部分省内的物流需求都依赖于区域外物流企业,更别提满足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等其他省市的物流需求了。

总体来说,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市场需求还有较大的开拓空间,但需要有效的制度建设及高效的运作主体。

2.3.2 物流产业组织整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物流产业组织呈现为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网络结构之后,区域间物流产业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是否存在几家规模庞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网络的整体运作效率将决定产业是否具有区域竞争能力,同时也决定着区域内物流企业能否在网络的庇佑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因此,在相对起步较晚、规模发展滞后、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区域内物流企业面对来自区域外的竞争,并不是一点胜算也没有。

“集体主义的文化……甚至有可能在稍微落后的情况下,接近和取代富有的种群……有利于集中资源实行赶超。”②区域物流产业若想在落后的情况下,实行“赶超战略”,政府及物流行业协会等部门必须顺应物流产业组织的演变规律,在放松管制加深分工发展,引导第一方、第二方物流继续剥离,促进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同时,搭建第四方物流整合平台,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整合交易服务,提升区域物流网络整体运作效率。

第四方物流平台组织不仅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对双边的用户采取广告营销等市场化运作手段以达到整合资源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对上层规则制定者(包括政府、行业协会等)提出建议从而起到促进制度建设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澳]杨小凯,黄有光.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 张玉纲,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 徐腾. 国富论轻松读:市场经济下必修的经济“圣经”[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3] [法]克劳德·梅纳尔. 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G]. 刘刚,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 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M]. 姚海鑫,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猜你喜欢

分工专业化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简明经济学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经济学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