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冬里,做好下肢保暖益处多

2014-04-29刘姿含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腰腿痛气血下肢

刘姿含

每到寒冷的冬天里,门诊中经常有家长陪同孩子来看腰腿痛。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冬天从不穿棉毛裤,仅一条单裤过冬,而且裤腰特别短,前露肚脐后露腰背,岂有不痛之理?处理方法很简单,暂缓拍片、吃药,先去穿暖了,观察一段时间,视腰腿痛发展状况再来就诊。事实屡屡证明,下肢穿得暖和一点,腰腿痛往往就此痊愈或好转。

隆冬时节,有时北风刺骨,寒气逼人,再阴冷天,这湿冷比干冷更让人寒彻肌骨。如果为了外观潇洒,下肢穿得过于单薄,极易发生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酸痛。西医理论早已阐明,寒冷潮湿是引起骨关节、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重要物理外因。中医理论“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也是指的这个道理。

年轻人与中老年人都需注意保暖

中老年人尤其对风寒湿敏感,因为他们的身体经过半辈子的工作和生活,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既往的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的解剖痕迹,如腰椎骨质增生、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而且中老年人机体内往往存在着微生物性的炎症,使其对寒冷潮湿等外因的刺激容易表现敏感而发生痹症,再加上年纪大了,气血日渐衰弱,经临床观察和测量表明,中老年人机体的产热能力降低,可能不能根据生理需要及时地加热并且升高由于下肢穿得过于单薄而回流血液的较低温度,势必影响下肢和全身的营养、生理、生化状态,极易造成老伤新发或者新的损伤,从而酿成上述症状。

年轻人虽然血气方刚,气血旺盛,机体产热功能好,任凭穿得单薄,暂时也无症状,但毕竟经受寒冷潮湿的刺激,根据动物实验研究结果,风寒湿可造成机体损伤,如血液吞噬细胞增生并且异常地溢出血管,以及造成肌纤维织炎,按照理论推理还应有血管炎、神经炎等,所以也应引起年轻人的重视与警惕,否则将重蹈中老年病人当初年轻时不注意下肢保暖而终究致病的覆辙。临床上可以观察到这些穿得单薄的年轻人,纵然身体无酸痛,但是其脸色往往灰暗呆滞、黑青无华,舌质红、苔白腻。

下肢保暖与下肢抽筋有关

当从坐位变为站位,或者从温暖的被窝里伸出腿来准备起床而遭遇骤冷,或者无意中伸一下懒腰、蹬一下腿时,易引起下肢抽筋,疼痛之剧烈常引起病人恐惧,此时马上用力伸直患肢或立即用温暖的被子盖住患肢以维持保暖以后,抽筋方可好转或痊愈。这种病况仅发生于中老年病人,年轻人少见。

原因之一是缺钙缺镁,已众所周知。其二是患肢的血液循环障碍,具体来说是,中老年病人的静脉血管往往存在损伤,如静脉炎、静脉瓣膜的损害而关闭不全,致使血液回流遇阻,滞留远端静脉形成瘀血证。或者动脉的内壁损伤而粗糙,血液流出不畅,造成组织缺血性疼痛而抽筋。还有一种可能是,此类病人本来就存在先天性血管畸形,进而形成血液循环障碍,形成软组织的缺血性疼痛。这类病人一旦下肢保暖不够,则更易发生血管收缩,血液循环的水平降低而发生疼痛。

中医认为,“寒主收引”,“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当气血不足的病人受寒时,不能温润肢体、推动血脉,就容易发生下肢抽筋和疼痛,此时给予热疗,平时注意充足的营养、睡眠和恰当的锻炼,“寒则热之”,“补气之不足”,就能治疗或预防下肢抽筋。

另外,病人最好穿长裤睡觉,或睡觉时使用电热毯,或白天下肢穿得暖和一些,坐位时下肢盖一条小毯子,症状就能得到满意的痊愈或好转。也可以在起床前,先用手按摩下肢,或先做下肢髋膝踝趾关节的屈伸运动,达到下肢有些温暖之际,或关节有些灵活之时,就不容易发生下肢抽筋。还可以用中药等中医治疗方法活血化瘀、气血双补而获得疗效。

下肢注意保暖不囿于骨伤科范畴,还有利于预防感冒、脑梗塞、病毒性心肌炎、心绞痛、胃痛、月经不调等多种疾病。因此,无论寒暑,下肢注意适当保暖,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就是最好的保養之道。

注意人体有8个部位的保暖防护

人体最怕受到寒气的侵袭,虽然寒气看似无孔不入,但人体有8个部位是最容易让寒气侵入的,冬天对它们进行保暖防护尤为重要,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双脚: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血液供应往往不足。自身热能不够,就要求助“外援”,最好的办法是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腰部:腰部第二怕冷,它是肾之腑,肾喜温恶寒,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闹情绪”,男性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痛经等。因此,无论男女天冷时一定要穿中长外衣,不要让腰部裸露。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头部:头为一身之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头部还是最不善于留住热量的部位。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子的人,在气温15℃时,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气温4℃时,占60%。所以,天越冷越要给头部保暖,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此外,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

脖子: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上承头颅,下接躯干,还是咽喉要道,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这使它“身体”格外娇贵,一旦受寒,颈椎病、咽炎、脑血管病就会接踵而来。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

膝部:膝部受凉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保护膝关节的关键是保暖防寒,戴上护膝,或选择膝部加厚的毛裤,注意运动不要过量。除了冬季,雨雪天、夏天空调房中也都不能让膝关节受凉、受潮。

耳朵:耳朵体积小,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很容易散发。外加耳朵皮肤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因此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 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坚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约5~10分钟。

鼻子:鼻子也经常裸露在外,如果鼻黏膜接触冷空气,黏液分泌会减少,毛细血管会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就变差,从而导致病菌进入肺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外出时戴个纯棉口罩,但最好不要用围巾遮挡,以防上面的细菌或织物纤维进入鼻腔。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背部:背为阳中之阳,如忽视背部保暖,易受风寒之邪入侵,耗伤人体阳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给后背晒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

猜你喜欢

腰腿痛气血下肢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针刺结合艾灸仪治疗寒湿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颈肩腰腿痛独特蜂疗 创造外敷治愈前列腺
气血亏虚 日常如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