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生命光缆的“网络尖兵”
2014-04-29李黄珍田旭
李黄珍 田旭
“一个电话的最高价值是拯救生命”,这是他对自己崇高事业的深邃理解。他生长在通天河畔、三江源头,雪域高原给了他坚实的臂膀,浩瀚草原给了他宽广的胸怀,茫茫戈壁给了他挺直的脊梁。大灾面前,他选择了勇敢面对,用自己的行动为灾后的家园撑出一片蓝天。
他就是顾明,青海玉树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基层网络维护员,皮肤黝黑,身材消瘦,说话时脸上总流露出一丝憨厚, 远远看去,他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青海高原人。玉树地震后,顾明不顾伤口流血和脚部剧痛,连续4个日夜奋战在抢险第一线;他独自盘旋山路7小时,跨越6座海拔5000米高山,只为接起生命的光缆。
地震一线的抢险尖兵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了7.1级的大地震。那天早晨,熟睡中的顾明只感觉一阵强烈的震颤,就从床上弹到了地上,随后是一声轰隆隆的响声,他被房屋北侧倒塌的砖墙掩埋。正在做家务的妻子将他从石头瓦砾中挖了出来,他和妻子扑到房屋南面的窗子,从二层楼爬到了地面。刚逃出险境,他就开始想:同事们怎么样?机房怎么样?电话还能打通吗?他拉着妻子就向分公司跑去。街上一片狼藉,他的右脚在途中被利器扎伤了,鲜血直流,一阵钻心的疼痛让他的步伐也变得踉跄。
到了分公司后,顾不上余震的危险,顾明就壮着胆子钻进了机房,他迅速测出了光缆断点,随即投入到网络抢通工作。顾明咬牙硬撑了90多个小时,4个昼夜没有合过眼,心里只想着尽快抢修受损的通讯设备,让同胞能打通电话,早报一声平安;他上雪线、过激流、找断点、接光缆,全然忘记了脚底的疼痛,抢修中,他的手也被余震中滚落的山石砸伤……直到通信全部恢复后,他才一瘸一拐地向医疗点走去,脚上的脓血已经把脚和鞋子粘在了一起,医生把鞋子从他脚上剪了下来,吃惊地说:“你的脚板已经溃烂,如果再晚来两天就得截肢。”扶他就诊的同事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顾明说,抢通的网络,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即便伤残他也值了。
重建家园,铸就涅槃神话
在玉树重建工作中,顾明和同事们书写了一段玉树涅槃的神话。三年里,他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是迎着雨雪风沙、冒着烈日寒夜在检修基站、改迁光缆。有一次,顾明在夜间值班时接到囊谦县基站宕站的消息,没有耽搁,他立刻带着卫星电话和设备、干粮,凌晨3点钟独自一人驱车前往距离分公司300多公里的故障基站。其间他翻越了6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在陡峭蜿蜒的山路中曲折前行,7个小时之后,顾明终于赶到了基站,顺利处理了故障。
2011年,刚过完春节的第三天,顾明就被派往离州府158公里的康秀基站去处理故障,故障整整处理了一整天,返回的时候已经是深夜。鹅毛大雪铺满了大地,风雪交加中分辨不清道路,车辆也打滑无法行驶,顾明和同事小科只能在车里过夜。午夜两点多钟顾明被冻醒了,迷糊中,他看到几点绿光越来越近,那是一群狼!顾明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赶紧锁好车门。夜间温度零下三十多度,矿泉水也结成了冰,带来的馍馍冻得和石头一样硬,他们又冷又饿,裹紧大衣,惊恐地盯着狼群,一秒钟,一分钟,挨到了天亮。
半年前的那个夏天,吉曲乡突发泥石流,网络中断,顾明正在一个基站发电,忽然看见一群人抬着一个7、8岁的小姑娘奔跑,受伤的小姑娘腿上全是血。顾明跑过去大声喊:“快打急救电话!”一位藏族同胞说:“手机打不通。”“通了,我刚修好,你们快打,移动的!”顾明说。于是,有人拨通了乡卫生院的电话,医生很快赶了过来,小姑娘骨折的腿得到了及时治疗。这位小姑娘的奶奶措毛逢人便说:“移动公司的好小伙子,帮了我的大忙!”
源自信念的坚守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三分之二的地方寸草不生,无人区连绵几百公里,含氧量只有沿海城市的50%。这就是顾明工作了八年的玉树,那里虽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顾明只要想到自己是保障中国移动全网畅通中的一员,就觉得无比自豪。
青海藏区教育相对落后,为了让老人和孩子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顾明把他们安顿在西宁生活。他的孩子在电话里总是快乐地问这问那,可每次见面就跟陌生人一样躲着顾明,让他十分伤感。顾明时常问自己,是不是心肠太硬?是不是缺少情义?抗震救灾时顾明被评为英雄,本来有机会调到西宁,可是,这个地方总是需要坚守。顾明说:“我走了,让谁来?”于是,他选择了留下。顾明明白,他维护的是党和政府与玉树藏区人民的通信桥梁,这个桥梁关系到玉树藏区的稳定团结和社会发展。
在中国移动的大家庭中,顾明只是其中的一员,他将继续在青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高山之巅奋战,在草原深处奔忙。把热爱企业的最美情怀深植于高原雪山,镌刻在江河草原,谱写青海移动人壮丽辉煌的篇章。
領导点评
作为玉树分公司的一名员工,顾明不论是在抗震救灾期间,还是在灾后恢复重建通信保障工作中,始终能做到吃苦耐劳,认真负责,为玉树移动的网络发展付出辛劳,奉献青春的事迹让我深深地感动,他是我们“最美移动人”的优秀代表。
——中国移动青海公司玉树分公司副总经理赵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