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甲流芳?梅魂兰质

2014-04-29郭之昆

文化交流 2014年11期
关键词:梅兰芳戏剧

郭之昆

2014年8月27日晚,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双甲之约”美国巡演在华盛顿精彩亮相,受到现场2000多名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双甲之约”重走梅兰芳当年巡演美国之路

2014年是梅兰芳诞辰120周年,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以60年为“一甲子”,120周年即为“双甲子”,为纪念梅兰芳这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京昆艺术传承与革新的一代宗师,由梅派艺术掌门人、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和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领衔,以“双甲之约”命名的“纪念梅兰芳大师诞辰120周年梅派精品剧目展演活动”来到美国巡演。

被誉为京剧界“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是中国戏曲艺术大师、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曾于1930年访问美国,在纽约、芝加哥、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等主要城市进行巡演,赢得广泛赞誉。那次历史性访美对于梅兰芳舞台艺术走向世界显然是很重要的一步。

27日晚的演出在华盛顿著名的表演艺术殿堂肯尼迪中心歌剧大厅进行,演出的节目为梅派经典剧目《梅华香韵》,由《贵妃醉酒》《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五段折子戏组成,观众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感受到不同风格的经典唱段。演出的组织者为了让外国观众更好地了解剧情和唱段,在舞台两侧安装的电子屏幕上同步对每句唱词做了英文翻译,美国文化界人士普遍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种形式让京剧不仅好听、好看,而且通俗易懂,更能让人领会其中感人的故事情节。

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起立鼓掌,久久不愿离去。梅葆玖与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以及演职人员向观众数次谢幕,气氛热烈。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观看演出后表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基础,此次巡演对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相互了解非常有意义。

“双甲之约”走进华盛顿之前,还在纽约举办了3场演出。这次美国巡演演出阵容庞大,包括演员46位、乐师41位,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先生唯一的男旦弟子胡文阁担任主演。梅葆玖大师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梅戏”演出,更是中美文化的深入交流活动。李恩杰院长称,此次展演活动由梅葆玖先生亲自挂帅,集合当今部分梅派传人,演出精选梅派经典剧目,沿着梅兰芳大师的当年足迹,重走梅兰芳美国巡演之路。

他率先向世界传播中国戏剧文化

梅兰芳率先将中国京剧和“梅戏”带到了世界人民的面前。他先后到过日本、美国、苏联和中国香港等地演出,从此,世界为之震惊,震惊于中国居然还有如此新颖别致且美轮美奂的文化,震惊于中国还有如此高贵大气的艺术家。

梅兰芳最先访问的国家是日本,那是在1919年4月,他率团离京,首次将中国京剧带出了国门。自此以后,梅兰芳又于1924年和1956年两次去日本演出。每次去日本,除了在东京演出外,他总是受到各地邀请,从大阪到奈良、京都、福冈、广岛、名古屋、神户等,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岛国土地上,而每到一地,都会在当地掀起一股“梅兰芳热”。梅兰芳以其个人魅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征服了日本,影响了世界。

访美之前,梅兰芳遍访在华美国人和曾留学美国的中国学者做可行性研究,频频与熟知美国文化的知识分子接触,了解美国文化,以做到知己知彼,同时也寻求他们的帮助,其中出力最大的便是胡适和张彭春。1930年元月底,梅兰芳率团到达美国。在梅兰芳的恳请下,张彭春加入进来。首先,他重新选定剧目,根据美国人对中国戏剧的要求—希望看到传统的东西,因此选择他们能够理解又含中国传统的故事。其次,由于外国人听不懂中国话,所以又挑选那些做、打多于唱、念的戏。梅兰芳后来在美国的演出内容,多集中在《刺虎》《汾河湾》《贵妃醉酒》《打渔杀家》等剧目,以及《霸王别姬》里的“剑舞”。效果果然很好,而《刺虎》最受美國人欢迎。考虑到美国人的时间观念较强,张彭春严格限定时间,包括说明、介绍和每场戏的演出时间,整台演出绝不超过两小时。时间之准,甚至连美国剧院也不常见。

观众在理解剧情的情况下,又见绚丽的中国红缎湘绣幕布,耳听清亮悦耳的东方管弦乐声,再看那“东方美人”身着华丽彩服,迈着柔柔的碎步扭着纤纤细腰摆动着变化万千的手势,伴随悠扬的唱腔,浑身洋溢着无与伦比的美丽和高贵,他们震惊了:遥远的中国竟然有如此曼妙的音乐、动人的舞蹈和感人至深的故事。于是,他们能够给予的,便是无穷无尽的掌声和喝彩。梅兰芳在美国的首场演出大获成功,这从他每出戏后不得不谢幕多次可见一斑。最后一出《刺虎》结束后,他谢幕竟达15次之多,这在国内也是罕见的。起初他穿着戏装到台前低身道“万福”;待他卸妆后,观众的掌声仍然不断,他只得穿着长袍马褂再次出去鞠躬。观众这才发现原先的那个柔声细语、婀娜多姿的美女原来是男人所扮时,情绪更加疯狂。

继在纽约之后,梅兰芳又移师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檀香山等地,一股“梅兰芳热”在美国本土弥漫开来。一位美国女士在三星期之内共看了16场梅兰芳演出,犹嫌不足。她得悉梅兰芳那年正好36岁,便特地买了36株梅树,在自家的大园子里辟出一块地专种梅树,并请梅兰芳破土,那块地命名为“梅兰芳花园”。同时,美国的新闻界、评论界等人士也按捺不住对梅兰芳的欣赏,于是,溢美之辞、褒扬之声层出不穷。

梅兰芳访美成功了,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功,更是中国戏剧的成功。

在好莱坞,梅兰芳见到了久闻大名的卓别林。两位都是靠个人奋斗而成就大名的艺术家,共同语言颇多,相谈甚欢。

洛杉矶市波摩拿学院鉴于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授予他“文学博士”荣誉学位。于是,在美国的土地上,在波摩拿学院礼堂,在千余师生和来宾的见证下,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戴上了“博士帽”、穿上了“博士服”,从晏文士院长手中接过博士学位证书。数日后,他又到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接受了由该校颁发的文学博士学位证书。

梅兰芳这一生,出访次数最多的国家就是苏联。1949年以前,梅兰芳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去苏联的,而1952年、1957年、1960年,他又三次出访苏联。1935年3月,梅兰芳到达莫斯科。这是他初访苏联。由于此前苏方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造势,“梅兰芳”三个大字以及宣传画,在莫斯科街头到处可见,他被新闻界称为“伟大的中国艺术的伟大代表”。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编印了介绍梅兰芳与中国戏剧的小册子。那段时间的莫斯科,人人都在谈论“中国来的梅兰芳”,人人都以看过梅兰芳的戏而深感骄傲。

梅兰芳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场临别纪念演出,被破例安排在规定只准演歌剧和芭蕾的国家剧院,剧目是最受莫斯科人欢迎的《打渔杀家》和《虹霓关》。这场演出盛况空前,前去观看演出的不仅有以高尔基为代表的苏联文化界知名人士,而且有苏联政治局大多数委员,据说斯大林也亲临剧院,就坐在二楼一个灯光较暗的包厢里。

因为苏联有深厚的戏剧传统,又有一大批世界闻名的戏剧大家,对于一向渴求吸取世界艺术精华的梅兰芳来说,到苏联演出不仅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戏剧,更是个绝好的观摩学习世界优秀戏剧的机会。于是,他在演出之余,马不停蹄地奔波于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各大剧院,大量观看了歌剧、芭蕾舞、话剧,其中歌剧有《叶甫盖尼·奧涅金》、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威尔第的《茶花女》等;芭蕾有乌兰诺娃的《天鹅湖》、欧朗斯基的《三个胖人》;話剧有契诃夫的《樱桃园》、小仲马的《茶花女》、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等,受益匪浅。同时,他走访世界文化名人,包括文学大师高尔基、电影导演爱森斯坦和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等,他以一贯的谦恭有礼的态度,虚心向大师们学习。

结束在苏联的访问演出后,梅兰芳即转赴波兰、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进行戏剧考察,进行中外文化传播交流。在充分吸取世界优秀戏剧养料之后,他不仅对中国戏曲更加充满自豪,还因为眼界的开阔、知识的积累、文化素养的提高而对未来的京剧创新充满信心。

梅兰芳三次临杭演出,流芳湖山

梅兰芳生前曾三次到杭州演出。首次演出是在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期间,当年西博会举行京剧、歌舞、音乐、杂技、电影等各种专场表演,其中以梅兰芳的压台戏最为精彩,演出会场就是位于葛岭南麓的西湖博览会大礼堂。梅兰芳和金少山将到西湖博览会演出的消息一经传出,戏票就被抢购一空。那天晚上,先由杭州原演出班底登场演到夜里11点,等梅兰芳与金少山一行从北京抵达杭州时已是次日凌晨2点,梅兰芳、金少山等被人簇拥着进入后台,立即化妆,登台演出。梅兰芳不顾旅途劳顿,在台上演出依然光彩照人。演出的剧目是《霸王别姬》,梅兰芳唱腔、念白、做功精妙绝伦,赢得观众满堂喝彩,掌声雷动。等到演出结束,卸妆完毕,已是翌日凌晨4点多了。梅兰芳在谢幕时对观众说:“这是我演出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深夜戏!”

梅兰芳第二次在杭州演出是1935年9月,因浙北、浙西水灾严重,为筹款赈灾,杭州市方面邀请梅兰芳在杭州延龄路(现延安路)光明大戏院义演三天。那次义演座无虚席,盛况空前。

在中国戏曲史上,梅兰芳既是“一座丰碑”,又是“一座戏剧艺术的宝山”。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京剧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56年10月16日至11月4日,梅兰芳时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应邀率团来杭,在杭州人民大会堂公演《贵妃醉酒》《宇宙锋》《霸王别姬》《洛神》《凤还巢》等剧目,共演出9场,观众达三万六千余人。梅兰芳的精湛演艺,受到杭州观众及有关方面的一致好评,杭州市文艺界代表向梅兰芳献了花篮。梅兰芳则选定名闻遐迩的百年名店楼外楼宴请省市文艺界人士。此次梅兰芳在楼外楼的宴请极其欢悦圆满。梅兰芳在畅游湖山胜景后,还以他秀丽的书法挥毫写下了《重游西湖感言》:“二十年后重游西湖,看到了杭州人民辛劳的建设,使西湖更美丽,更年轻了。我很羡慕你们能够幸福地生活在这山明水秀、四时皆宜的乐园里,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这便是梅兰芳第三次来杭演出。

梅兰芳的高风亮节和艺术形象永久留在亿万人民的心中。梅兰芳诞辰双甲之年,他手执折扇,面带微笑,正深情地注视着西湖的山山水水和杭州新貌……□

猜你喜欢

梅兰芳戏剧
梅兰芳评传
有趣的戏剧课
熊佛西对梅兰芳的纯艺术批评与梅兰芳的隔空回应
细微见知著,守正出新章——评《梅兰芳·当年梅郎》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基于戏剧表演中的“隔离”与“开放”研究
清代新疆查禁戏剧演出考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