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画异彩醉金秋

2014-04-29吴孟婕

文化交流 2014年11期
关键词:油画艺术

吴孟婕

收获的季节,油画之花盛放西子湖畔

2014年9月20日上午,浙江美术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开幕。

在浙江美术馆宽敞的展厅里,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不少人是从外地赶来的。从1200余件参评作品中遴选出的578件作品构思新颖、技法细腻、风格多样,值得一看再看。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我国美术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展览,每隔5年举办一次。它是新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代代艺者成长的深邃记忆。本届展览以“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为主题,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13个展区,其中油画展区花落杭州。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介绍:“全国美展的经典作品塑造的典型形象早已被大众所接受,并且产生了积极影响。关注生活,关注现实,讲好中国故事,反映好普通人的追梦历程一直是全国美展所提倡的优秀传统。”不久前,29位全国评委会集杭州,最终以严谨、公正的态度确定入选作品578件。这次的参赛作品油画语言更加丰富,题材、风格更加广泛,除了一些技艺精湛的写实作品外,注重油画语言的表现性、寓意性和抽象性,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成为艺术家的普遍追求。同时,反映了青年作者在成长,作品展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可喜局面,油画家认为“这也对油画界和理论界提出了新的要求——评选出的作品应当能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品位的追求”。这是五年来中国油画发展优秀成果的一次大检阅。

花100元买一张票、等候3小时,只为看一眼一个世纪前的“睡莲”—今年3月,冲着“莫奈”这个名字走入上海k11艺术购物中心的人们,证明了油画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同一时间,隔着黄浦江的微澜,浦东世博园高峻宏伟的中华艺术宫里,列支敦士登王室最珍贵的藏品之一—包括鲁本斯和凡·戴克在内的佛兰德斯画派大师的一批名画,同样吸引了众多“朝圣者”。可以肯定的是,艺术之美值得等待,好的展览永远都能找到知音。油画,作为源于西方、影响世界的艺术画种,如今在中国拥有无数的粉丝和虔诚的观摹者。在百余年漫长的移植发展过程中,已在中国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逐渐体现出清晰的艺术品格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作为文化大省与美术强省,囊括了本届全国美展包括金奖提名作品在内的多个奖项;90件进京作品中,浙江作品占据17席,创下历史最优成绩。

“2014年,注定是浙江尤其是杭州的油画大年。金秋,油彩香将成为城市主旋律,甚至极有可能盖过金桂飘香。”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骆献跃笑言。南山路可以为此作证—与“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同时开幕的,还有在不远处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内举办的“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和“大师与庙堂—倪贻德艺术研究展”。

本土油画艺术多样化形式的探索与展示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展品覆盖了浙江美术馆除常设展外的全部展厅,除入选作品外,还有16件评委作品,展线长达1800米,堪称浙美开馆以来数量最多、尺幅最大的油画展。布展中特别注意作品间色彩明暗对比度,力求在编排上错落有致,达到“与惊喜不期而遇”的观展效果。

如果要选杭州的“艺术之路”,一定绕不开南山路那道美丽的弧:一排排整齐的法国梧桐下,掩映着密度堪称“之最”的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还有国内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用“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策展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高士民的话说,展览展出的“国美”历史上百余位著名教授、校友的300多幅作品,不仅体量很“重”,而且“很重要”、“很重磅”;互为语境、各自展开的“担当”、“先锋”、“创格”、“体象”、“传习”五大板块,同时也是对当代绘画艺术的思考和自省。

作品不言,但“我们在绘画中”这句宣言掷地有声,表达了将探索进行到底、将创作进行到底、将绘画语言的纯度和诗性进行到底的决心。作为文献补充,展览设特别展区“传习篇”和“纪事篇”。其间还举办了国内首次针对油画本体语言及其媒介和历史场域延展的国际研讨会,邀请曹意强、范迪安、迪德里希等40余位国内外重要的油画家、专家学者,共话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

“是时候了,衡量传统文化现代化、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转型与创变;是时候了,记录东方文化的振興和自强的宏大篇幅,镌刻民族沧海桑田的历史年轮;是时候了,集结全国艺术创造者,检阅耕耘的成果,观摩彼此的努力。”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说,油画进入中国,不仅仅作为一种独特的油性材料的绘画艺术,而且作为一种似乎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的观赏方式,作为一种寄予社会理想和变革精神的文化史观,给文化中国带来深刻的影响。

这次油画展以严谨、公正的态度评审出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批在油画风格技法拓展、形式语言创新和年龄梯次上富有巨大潜力的青年画家脱颖而出。宿将、新锐济济一堂,参展作品质量稳步提升,体现了中国本土油画艺术在多样化形式探索、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发展模式中获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以评审、展示的方式熔炼了可以承担民族文化重托的年轻的文艺工作创作队伍,为开辟未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只是巧合吗?浙江美术馆的展墙上,金榜题名的《桥上的风景》,画的是中国美院第一代传奇人物林风眠、吴大羽和林文铮三人当年去西方求学驻足塞纳河畔的场景。

这幅画的作者,是中国美院油画系教师何红舟。点点油彩,绘出对老一辈国美人的敬崇、对其教学理想的追随;他们脸容上透露出的对艺术与生活的信念,也是对后辈画家的鼓舞。评委会认为,作品有一种“历史性的风景情怀”。

87年前,林风眠向蔡元培先生提议举办全国美展,并担任筹备委员会的主任;1949年第一届全国美展在北京、上海展出后,9月底,移师国立艺专(现中国美院)展出,这也成为现代美术教育家、油画家莫朴落脚中国美院的契机。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历史上,中国美术学院宛若一条汇流拓展、奔涌不息的大河,流经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等历史沿革,润泽了众多艺术创作与教育的田园。油画,始终是其中最生动、也最昂扬的波澜。从林风眠、吴大羽到肖峰、全山石,再到今天逐渐扛起创作大旗奔赴“最前线”的80后、90后一代,共同描绘了几代人关于图像的集体记忆,彰显了一条中国油画的国美道路。

在这条艺术道路上,沉浸在色彩和符号中,你会相信,有些美需要花时间。那些画里的风采、风格、风骨,一脉相承,无比精彩。

油画已在中国大地扎根开花,备受人们喜爱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杨参军为我们导览——

回望20世纪艺术史,油画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其意义远远超过一个画种的引入。

国美油画系的86年历史,其实也是中国百年油画历史的缩影。

在不同时代的油画家身上,总有一些共同的品质:理想主义、拯救意识、诗性的浪漫以及与历史同行的激情。纵观各板块,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担当篇”回答“画什么”,强调国美油画的现实关怀与历史经验;“先锋篇”追问“为何而画”,展现艺术运动中的批判与实验;“创格篇”探究“怎么画”,梳理油画本体语言的深度建构;而“体象篇”则反复探询“画是什么”,在媒体图像境域中重新召唤绘画的“存在学”意义。对广大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次厘清艺术史脉络,并增加对油画艺术的感性认知的难得机会。

位于杭州西湖区江涵路10号的全山石艺术中心,将杭城金秋油画版图延伸出一道美丽的弧线。9月21日的开馆仪式上,全国的油画大家聚集于此,连称“震撼”:“一家民营艺术馆竟有如此丰富的建筑细节和油画收藏!”首展由三大部分组成:“全山石各时期代表作品展”、“西方大师百幅油画原作展”、“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美术馆典藏菲钦作品展”。往后,这里会成为一个公众学、研、赏油画的艺术家园。

此外,南山路上潘天寿纪念馆的“大师与庙堂—倪贻德艺術研究展”也值得一看。作为长期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倪贻德所培养的学生中有多位成长为重量级艺术家,本次展览对其教学思想作了梳理,考察其艺术理想及独立的艺术精神对学院教学、学生思想的重要启迪作用。

“油画作为西来的艺术语言,它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不像一个物种的引进成活那般简单。它既包含着‘洋为中用,让西方优秀艺术中国化的迫切命题,又包含着‘古为今用,让传统艺术活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深刻命题。”许江如是介绍。

金秋时节,西子湖畔异彩纷呈的油画展陶醉了观众,是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油画艺术已在中国大地扎根开花,备受人们喜爱。这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大大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并以强劲的势头持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油画艺术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纸的艺术
《岁月长又长》(油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
一往无前(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