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写意人物的走向

2014-04-29文琦琪

中国文艺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刘文西

文琦琪

【摘 要】本文以比较的视角,讨论刘文西和方增先对人物画的时代特色的理解和表现,无论是美丑善恶,无论是喜爱憎恶,人总是画中的主体,怎样在刘文西及“黄土画派”的新人画的影响下继续前行,使北方现代写意人物的走向不丢掉传统,在繁荣多彩的当今世界不失艺术感已成为当前尤为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刘文西;方增先;线 ;写意人物的走向

写意人物追朔远古,从帛画、壁画中便可以窥见它的起源,其中可见简洁古拙的笔法。经过历代艺术家们的实践与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技法和宝贵的经验,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画种。

在中国绘画史上,地域的差异性造就了绘画风格传统上的“南北分野”。

技法上,北方以“皴擦”为主,南方多以“点厾”为主。皴擦以“黄土画派”刘文西为代表,而“点厾”则以“新浙派”的方增先为代表。前者以勾勒加皴擦,画面多厚重沧桑感;后者以花鸟笔法入画,书卷气较为浓厚。如何扬两家之长而避两家之短,更生活化地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其道路长远。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写意人物画在造型上更贴近生活,生活气息浓厚。张少侠和李小山曾说过:

这个时代的人物画家普遍有一个显著特点既是造型严格,注重基本功的练习(这里所说的基本功单指造型基本功,而不包括笔墨能力)并且创作在构图上逐渐趋向“完整性”。画面中人物、道具的安排和刻画都符合实际生活中的真实状态,故而他们一出现在画坛上,便掀起了一阵以写实风冲击中国画的浪潮,……由此可见,他们在风格上还是有共性的。

有共性亦有差异性,他们的作品虽在主题上有相似但却呈现出不同气质:方增先善用传统笔法,其作品多以线为主,皴擦用的很少,而刘文西的画面中减少了传统笔法,更注重画面的厚重性,融中西绘画技法一炉,具有很强烈的生活气息。

一、线、皴擦

“新岭南画派”的画家杨之光认为线是随着时代需要而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而这种创新的推动力来源于对现实生活进行概况地需要。

方增先坚持以线造型是深受潘天寿言推崇的影响。古人留下的传统写意技法在描绘现代现实中的事物时有很多局限,如在描绘现代人物的衣饰时,传统的十八描已不能再现其质感,所以现代写意人物画需要变通和创造,这个任务显得尤为迫切。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新人物画”的创作中,方增先有意减少使用皴擦,多用线描法造型,努力寻求线的创新,甚至将视线投注到写意花鸟画中,试图从写意花鸟画中找寻新的灵感。

在人物笔墨方面,刘文西“形神兼备”作为自己最高的艺术目标。通过形象思维追求“迁想妙得”的艺术效果。他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结合起来,在造型上吸取西画中的素描和色彩的精华,并使之拥有民间艺术淳朴健康的朴素格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在2004年创作的《黄河子孙》、《黄河汉子》相继问世。画中人物真真切切、朴朴素素、实实在在、自自然然,在朴素真切中揭示了中国农民的人性美,是具有思想含量、艺术质量和历史价值的作品。人物中皴擦的明暗效果使画面更宏伟、厚重,线条的粗犷使朴素的农民透露着自信、自强之勇。而《江西老太》则是方增先在1961年所作,在这幅画中,方曾先融入了小写意花鸟技法。画中老太身上墨蓝色的衣衫采用的就是写意花鸟画中画荷叶的笔法,用笔圆润大胆,并且还巧妙的使用了胶矾,使水色流动达到理想的效果。方增先表示,这种手法是基于明暗方法之上的新发展,像花鸟画家画荷叶、芭蕉等一样,总是时浓时淡地结合处理。

二、题材的选择和内容处理及画面组织

两人都在选择题材上对广大劳动者有所偏爱。虽然刘文西画过国家领导人,但都能体现出其农民的内在精神。

方增先在1964年所作《说红书》一画中,作品在视觉上给人的第一感受像极了数学中的一个符号∞形,画面中几组人群错落不一但最终汇聚融合。这幅群像里描绘的人物形象男女老少多达十人,但丝毫不会令观者有混乱不清之感,观众的视线首先被说书人高举镢头的右臂吸引,但这却并不是画中唯一的焦点。相反,画面视点是游移的,这也就是方增先先生的过人之处,他能巧妙地处理好画面中各人物之间的关系,视线与墨线的完美结合气韵团聚之感由此而生。刘文西的《同欢共乐》,构图似马远山水,取“一角”之势。聚点式构图方式,单单有色彩映衬出毛主席朴素,自然的形象,整幅画的气氛与“同欢共乐”的名字相当,姑娘、孩子、老农们脸上都笑意融融。而左边侧脸吹唢呐的老农是这一场欣欣向荣的音乐会的指挥家。整幅画色调温暖,色彩艳丽却又不失拙朴自然。

从20世纪50到70年代,方增先的艺术作品受到世人的高度赞赏,成为最受关注的人物画家。他一边享受目前的成功感,但更多的是涌上他心头的担忧,担心“传统”与“生活”的矛盾。他试图兼顾,但他不能掩饰试图平衡于两者之间的做法带给他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令他会对自己艺术道路产生怀疑。不难看出他在题材选择上明显保守,很少直接用中国画的形式描绘新时代的新生活,相对而言,(下转第25页)(上接第23页)在这一点上刘文西做得更为深刻。他的《陕北秋收》、《同欢共乐》都是比较现代的题材。方增先的作品笔墨严谨,画面讲究图案、构成和体势起承转合,强调构图的韵味。

刘文西人物画的核心有四点:一是继承并发展传统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理念。二是采用中西合璧、古今兼融、循序渐进、科学严格的造型方法。三是坚持关注生活,反映生活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现实主义道路。四是重视笔墨,重视创新,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西部风情的审美情趣。刘文西的艺术生活寄托在陕北的那片黄土地上,赞颂那里的人民是他作品的灵魂,也是北方写意人物所特有的精气神。他坚信那些深深感动过他的美一定会感动别人。当然,刘文西的作品有其不足之处,在笔墨语言中,皴擦过多,中锋勾勒的笔法变化不够,而传统的中国画的语言元素也相对薄弱。

结 语

21世纪的社会文化丰富多彩,百花争艳。许多画家都奋力寻求独具特色的个人绘画语言。21世纪的艺术很活跃,“新人物画”亦有其新的方向。从个人艺术成就而谈,方增先受北方徐悲鸿、蒋兆和的影响颇大;与此同时他又从浙派和海派花鸟画中汲取自己所需,用传统花卉的抒写性笔墨替代了北派强调明暗关系的笔墨,做到了兼顾而不缺失,从而奠定了浙派写意人物的基础。刘文西并非固守传统而不化。

在脱离了政治束缚的情况下,北方的写意人物画将走向何方?

水中天说:“中国画的革新并不像它的首倡者所设想的那样简单,仅仅“吸收”或“改用”办法,并不能解决中国画面临的种种问题”。刘文西是当代画坛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画家,他的改造如他的话一样:“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他们会启示你怎么创作,路该怎么走”。對一个成功的画家来说,学习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无论你做什么职业,只有将学习贯彻终身,才有进步的可能。这是北方人物画的经历和发展,也是欣赏和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因为它豪放、厚重,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时代精神。

中国北方现代写意水墨写意人物应博采众长,吸收浙派的“水”和传统写意的语言符号,假以时日,它定会在世界的艺术长廊中熠熠生辉。(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盛天晔.唐宋人物画精选[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 张少侠 李小山.中国现代绘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年

[3] 水中天.中国现代绘画评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4] 杨之光.略谈中国人物画中线与皴擦的运用[J].美术,1977,(4)

[5] 赵圣龄. 当代山水的南北地域性特征[J]. 国画家,2011,(4)

[6] 卢炘.浙派人物画文献集.方增先访谈录[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刘文西
解放区的天
毛主席和牧羊人
深切缅怀国画大师刘文西老师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深切怀念刘文西老师
纪念刘文西老师
行于大道——忆从黄土高原走向高峰的刘文西
真情难忘——写在刘文西老师逝世一周年之际
永不停歇的画笔——刘文西老师仙逝一周年祭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