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积极正确的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启示

2014-04-29赵海宁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启示大学生

【摘要】积极正确心理学主张“运用开放的、积极的、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的潜在力量”,属于一种创新的心理学理念。该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打破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文主要论述积极正确的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启示,旨在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积极正确心理学 大学生 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77-02

积极正确心理学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倡导的一种调动人的积极心态、积极品质的心理现象。所谓的积极正确的心理学是指:借助现有的、有效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测量办法,对人类的德、美、力量等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的一项心理学思潮。在进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坚持指导学生向积极的、正确的心理学理念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

学习压力与就业局势的严峻发展,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近几年来,大学生伤害室友、大学生自残轻生等事件的发生引起社会的轰动,例如发生在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因此,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下文研究积极正确的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正确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积极正确心理学理念属于一种创新的、开发的理念,该理念为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新的思路与模式,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些,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下面从两个方面分析积极正确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以及心理健康教学编排上,大多数的学者将重心放在问题的诱因、解决办法等方面,其所体现的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学模式研究。积极正确心理学并不是对传统心理学模式的反对,而是对其进行的反思[2]。积极正确心理学强调积极人性,通过积极品质帮助人发掘好的生活状态,增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同时,积极正确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还能通过引导、模拟日常的压力与常见的心理问题,运用积极的技巧攻克消极心态。换言之,积极正确心理学改变传统消极教学内容,从积极的角度发展新的教学内容。

(二)真正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而在实际的教育中,仅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普及和宣传,并未真正做到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视“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实现。

而积极正确心理学并不是抽象的传播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而是理论结合实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采用专门的测量办法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性采取措施,真正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3]。

二、积极正确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正确心理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应当进行消极教学方式的反思。下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为例,论述积极正确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传播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管理者,因此,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引导。首先,教师要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并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使用积极、和谐等词汇,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传递积极正确心理学;其次,细心发现学生的积极方面,不应过多的谈及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应强调积极方面带来的正面影响;最后,对于个别态度消极、情绪长期不乐观的同学,应当积极引导,深入了解,为其排解心理方面的问题。

(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正确心理体验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中,大多采用讲解的方式传播知识,并让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该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从心理层面体现到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积极正确心理学带来的启示是:创造情境。

首先,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作用体现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因此,只有创造与之相符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参与这一积极体验,而不是从理论去理解;其次,积极心理学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积极引导与培养,才能形成一个积极的健康心态,让学生养成关心自我心理健康与发展的习惯;再者,在自然情境下,学生能够自由发展,体现自己的兴趣,以此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最后,可以根据不同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情境体验的教学模式,例如专题讲座、户外活动、团体训练等模式。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目标的定位

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心理疾病的原因、因素分析与解决,偏离培训健康心理的目的。积极心理学反思后,学校应当确立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有利的教学目标。

首先,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这一目标;其次,从积极正确心理学所强调的重点可以看出,其具备一定的心理疾病防御作用,此外,还能解决部分心理疾病问题。对此,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认识,改变旧式“无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的错误观念;最后,心理健康教学目标的定位需要完善的教学系统做支撑。

三、结束语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由起初的初步认识,发展到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逐渐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而积极正确心理学是对消极心理进行研究后的改进,能够有效协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朝着正确的、积极的方向发展,为国家培养出一批高心理素质的未来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瑨孺,朱莲花.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3):61-62.

[2]楊稣,武成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1,(03):103-105.

[3]蒋瑛瑾,张丽琼.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150-152.

作者简介:

赵海宁(1985年9月-),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教育启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弟子规》对当代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启发
浅论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数字媒介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育启示
纽曼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