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略特《荒原》中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

2014-04-29鲁娅妮陈金凤

作家·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精神生态自然生态艾略特

鲁娅妮 陈金凤

摘要 现代派作家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通过《荒原》表明过分的追求工业化必然会给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带来灾难,他在《荒原》中用大量的笔墨去描述现实社会的黑暗与荒芜,以期得到人类的关注进而处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而在工业社会中,精神失落甚至是失常之人越来越多,人类的心态普遍处于失衡的状态,艾略特希望用水和火的方式来拯救人类,祈求通过新的生命来燃起人类生存的希望,建立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双重和谐的新的生存系统。

关键词: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 《荒原》 自然生态 精神生态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荒原》发表于1922年,是20世纪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普遍呈现出精神贫困以及灵魂荒芜的状态,人们情绪失望,宗教信仰丧失,迫切需要找到一种精神与情感的归属感,因此,在众多评论中,大部分评论家认为《荒原》代表了一种战后文明的荒芜,是人们精神荒凉的体现。当然,在这种评论背后,还有评论者从自然生态层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注意到艾略特在《荒原》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自然环境的荒凉、贫瘠,这种评论给了人们新的启示,使人们开始从西方世界的自然贫瘠方面对《荒原》展开探索。所以,综合目前评论界对《荒原》的研究来看,其研究方向基本包括了自然贫瘠与精神贫瘠两种表现,而这,正是《荒原》中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两种生态思想的体现。

一 《荒原》中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生态批评在文艺评论中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它是随着近年来生态日益恶化而诞生出的一种新的批评思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北美。由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资本家在不断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破坏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此带来的生态危机也在日益加重。工业化的加速导致人们理性的膨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逐渐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形下,20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了一大批环保主义者,他们高举绿色运动的旗帜,提倡采取激进的社会变革来改变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时,他们认为人类应该具备生态教养,努力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把地球当做一个鲜活的生命,维护它的生态系統健康,而不是不加节制地进行奴役。在这种“绿色”运动的感召下,西方国家,特别是9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绿色批评”的热潮,这种绿色批评也可以称作是生态批评,美国学者劳伦斯·布伊尔是主要代表人物。生态批评家们在其作品中不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力图阐释文学作品应该重视自然生态的体现。

人类的命运是与自然的存在密切相关的,可以说,人类与自然唇齿相依,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影响。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载体,一旦离开一定的环境空间,人类是不能存活。所以,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应该是和谐共处的。但是,西方的工业革命却对自然展开侵略性夺取,强取豪夺,肆意破坏和过度开发自然中的宝贵资源,从而导致森林和水土的不断减少与流失,稀有物种不断绝迹,人与自然原本应有的和谐已经彻底不平衡了。面对这种情况,文学作品对此做出了强烈的谴责与深刻的讽刺。

艾略特作为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现代派诗人,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对工业化城市展开了讽刺性的描写,他说被污染的城市夜晚就像麻醉过后的病人“躺在手术台”上,这种批判虽然尖锐,但是却是出于对自然世界的关爱与保护,“爱之深,责之切”。在《荒原》里,有很多批判揭露生态破坏的语言,例如,作者把巴黎、伦敦等原本繁华的大都市描写成植物荒芜、人烟稀少、犹如一潭死水的广漠荒原。而这种批评,在持生态学批评的学者眼里,具有十分积极的正面价值。

人们在《荒原》的描述中可以随意看到20世纪初被污染了的生态景象。而对于伦敦的描写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20世纪初的英国伦敦,被人们戏称为“雾都”,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过多的燃用煤炭,导致伦敦上空出现大量的烟雾,形成长期的多雨多雾的气候,著名的泰晤士河两岸聚集了大量的人口,由于工业和民用废水直接排放到河里,导致泰晤士河的水质严重恶化。就在这种情形下,艾略特用颇具讽刺性的语言把伦敦城写成了一座饱受大气污染的“飘渺的城”,在他的笔下,市民生存艰难,泰晤士河也变成了一条死河,人们的叹息“又短又稀”。而往日的泰晤士河风光优美秀丽,河畔风光旖旎多姿,河里鱼虾成群,不时有飞鸟展翅飞过,且湖畔常常举行贵族们的婚礼,淑女们在婚礼中自由穿行,行动优雅,摇曳生姿。而污染之后的泰晤士河却“长河流汗”,到处是沥青与石油,河面不再有美丽的船舶驶过,淑女也不再岸边游玩,只有老鼠“无声地爬过草地”。对比之前的迷人景象,此时的泰晤士河环境恶劣得令人生厌作呕。

而土地与植物的荒芜也是艾略特重点表现的对象之一。在《荒原》中,大量荒芜的植物与支离破碎的土地随处可见,令人触目惊心。由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害气体不断增多,生活和工业废弃物也被大量随处倾倒,从而导致成片的土地失去原本的生长功能,变得日渐荒芜。城市里只有高耸的大楼与不停穿梭的汽车,那些美丽的公园和可爱的孩子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干枯的井”、“堆满垃圾的土地”这些断壁残垣支离破碎,在《荒原》显得极为刺眼,令人痛心。而原本青翠欲滴的植物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色彩,由于人类的过量消费和工业的直接污染,《荒原》中的植物已经难以再次生长。早春想要发芽的丁香由于没有水分与土壤的充分补给而干枯,即使有一些生命力极为顽强的植物虽然生命存活,但是也是浑身布满了尘土。这样的景象在艾略特笔下随处可见,《荒原》里已毫无生机可言。

艾略特极其关注生态的变化,他想用一己之力去抵挡工业革命给自然生态带来的各种损害,因此才在《荒原》中用大量的笔墨去描述现实社会的黑暗与荒芜,以期得到人类的关注进而处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他希望人类可以从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中反思自己的作为,审视已经坏掉的思维而重新有所作为,还大地一个清朗明净的面容。而这正是艾略特通过《荒原》向读者展现的生态思想。

二 《荒原》中对精神生态的关注

在生态批评中,学者們关注的另外一个重要焦点就是精神生态。虽然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载体,但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本质来自于精神和情感的寄托,只有在精神的不断支撑下,人类的生命状态才能得以圆满和完整,因此,人类除了想要拥有一个可以栖身的外在家园之外,还迫切期望自己的心灵得到最终归属,找到自我的内在精神家园。超越文本本身,更多的探求人类的精神状态,更多的关注人类与社会共处的具体方式是生态文学研究的重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革新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众所周知,科学是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发现,科技并没有使人类从单调的劳作中解脱出来,人类在运用机器的同时反而更加奴性化和机械化,生命似乎就像不断作业的流水线,已经被高度制度化和规则化。劳动给劳动者带来的不是充实感与快乐感,而是一种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疲惫。因此,在工业社会中,精神失落甚至是失常之人越来越多,人类的心态普遍处于失衡的状态,一场以失望与悲观为主色调的精神生态危机正在侵袭着人类的内心并且处于不断蔓延之势。

《荒原》中的人们在下班归来后常常会精神萎靡,他们心情异常烦躁,不断喊出类似“我很糟糕”的话,孤独与失落充斥着他们的内心,他们的生活毫无目标,空虚而麻木,生活里看不到任何希望,因此他们常常处于瘫痪无能的状态。《荒原》里,艾略特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他们精神颓废,整日无所事事,只能靠寻欢作乐惶惶终日,在不断地苟合中打发原本明媚的青春时光。还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生死的意义,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不甚明朗,头脑里“空无一物”,甚至有的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可言,想要死亡。在《荒原》的开场白里,艾略特描写了希腊神话里的西比尔,通过这个故事来表现处于现代工业社会的人类精神的压抑以及生活的无妄。这些及上述的种种,都是艾略特展现给读者的人世相,他希望通过描写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来警醒世人。

三 《荒原》中对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救治

工业化的加剧不但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污染与恶化,同时也使人类的精神状态变得萎靡不振。缺少希望与动力的生存状态实际上是与植物荒芜、土地贫瘠的自然生态一样的,人类的精神家园与自然生态的和谐被打破了,并且处在不断失落的状态。因此,艾略特在《荒原》中对人类出现的自然与精神的双重病况进行了分析与诊断。

对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的土地贫瘠与荒芜,艾略特认为水是最好的良药。水是生命之源,它给以万物以不断地滋养与灌溉,使其能够茁壮健康的生长。如果没有水的润泽,生命将走向枯竭,自然生态变得脆弱而荒芜。因此,艾略特在《荒原》中描写了“寻求圣杯”这个十分古老的神话,他想通过神灵的降雨来拯救已经干涸的大地,使这个毫无生命气息的世界增添一丝鲜活与生机,祈求大地的重新复苏。在“寻求圣杯”的故事中,一位渔王因为触犯了上帝而受到惩罚,不再给他降水,因此他的国度很快变得荒芜,人民的生活也变得极为困苦,而只有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过的圣杯才能够解救这一切,所以,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度,很多英勇的骑士开始寻找圣杯,他们在圣杯教堂中不断冒险,就如《荒原》中写的一样,“小草在倒塌的坟上歌唱”,而骑士们所面临的教堂却“空无一人”,它只是“风之家”。虽然不断有骑士在这场寻找圣杯的旅途中倒下,但是仍然有很多的骑士一如既往地踏上拯救国家与人民的道路。艾略特想用这个故事表达人类的希望与勇气,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探求水的到来才能够拯救被工业社会破坏殆尽的自然生态。

而面对精神的荒原,艾略特认为只有火才能够净化精神。他主张只有通过对精神不断炼狱、洗涤才能恢复精神的活力,才能实现品行的净化,从而达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现代人有太多难以满足的欲望,在艾略特看来,如果一味地放纵自我欲望的膨胀,那么人必定会在欲望的横流中死去,因此,不要有太多的贪念,更不要对自我无限放纵,认清自己的罪恶,净化自我的灵魂,用熊熊的大火来烧尽人性中的恶欲,让人类在火中起死回生,最终得到精神上的解脱,进而迎接新生命的来临。

作为现代派作家,艾略特有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他始终不断地关注着人类生存的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通过《荒原》要向我们表明的过分地追求工业化必然会给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带来灾难。在描写了现代社会里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荒芜景象后,用水和火的方式来拯救人类,祈求通过新的生命来燃起人类生存的希望,建立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双重和谐的新的生存系统。

参考文献:

[1] 许景城:《T.S.艾略特〈荒原〉的生态解读》,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2] 王李云:《〈荒原〉的生态解读》,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3] 刘冰:《论〈荒原〉的主题表现形式》,《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 熊海英:《〈荒原〉中荒原意识的构筑与演绎》,《云梦学刊》,2009年第5期。

(鲁娅妮,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陈金凤,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精神生态自然生态艾略特
英语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研究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从《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特定意象的含混意义谈艾略特“创作前意识”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从生态主义角度解读安·贝蒂的《一辆老式雷鸟》
论《惟妙惟肖的爱情》中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