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

2014-04-29付佳

作家·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祥子骆驼祥子悲剧性

摘要 《骆驼祥子》是老舍最具有代表性的悲剧小说之一,具有独特农民气质的祥子只身来到北平,想要凭借自身的力量来成为一个“独立劳动者”,然而面对残忍的现实、恶劣的环境,他纯洁的内心被无情的摧残。本文将对《骆驼祥子》中的悲剧性进行探讨,并解析这种悲剧形成的原因,以便深入解读这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骆驼祥子》 老舍 祥子 悲剧性 原因

引言

《骆驼祥子》是老舍围绕祥子悲惨命运而创作的著作。祥子作为老舍笔下的经典人物,作者在对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可谓是淋漓尽致。笔者认为,之所以会造成祥子式的悲剧,是其性格与命运的结合,也是一种血与泪的合奏。祥子没能抓住自己的路,没能抓住虎妞,也没能抓住小福子。最终,祥子手中还剩下了什么?祥子的人生被彻底摧毁,剩下的只有堕落。

一 骆驼祥子人物的悲剧

1 封建社会思想吞噬的一生

骆驼祥子的一生,可谓是其肉体与精神被万恶的旧社会不断咀嚼,作者描写祥子从来到北平到走向毁灭,是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统治者集团提出的如泣如诉的指责。

主人公祥子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乡下青年,他从小“出生于农村,双亲病故,没有人照顾年幼的他。只能守着身边的几亩良田,在他18岁的时候去了县城”。由于当时封建势力十分强大,农民群体的财产被强行剥夺,所以很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田地,因而陆续破产,到城里找寻生存的出路,而这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这时候的祥子却一反常态,对于农村并没有依依不舍之情,即便是在城市遭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与困难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这样国破人亡的社会背景让主人公祥子不得不离开了亲人与乡土,流浪于城市之中,依靠自己的体力生存。“基本上可以依靠力气能吃饭的活,他都做过了。”但是,在祥子身上,依旧映射着中国农民身上无法磨灭的身影。因此在最后,祥子用农民的眼光看中了能够给自己源源不断口粮的拉洋车的“宝地”。祥子深信着自己的躯体,甘愿俯下身去卖傻力气,用骆驼似的姿态奔跑于北平的大街小巷,甚至是一种解脱。

所以,祥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节俭,想要尽可能地攒钱,并且寄希望于拉车混口饭吃,认为这是“全天下最有骨气的事情”等,在这些想法之后,祥子产生了另外一种想法,“如果一直这样的干下去,我也可以开厂房了。”对于一个农民而言,如果在故乡农村破产之后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与生活条件,不一定会失去了自己原有的生产思想。甚至很可能在这样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背景下,选择自由地出卖劳动力,而这也让祥子产生谋求利益的一些想法,“只不过是要关心着自己的车”,不断巩固自己在内心的地位,在他思想中最积极的部分就是能够坚持活下去,但是却逐渐潜伏了悲剧的种子。

2 逆来顺受的现实影响

悲剧性的感染,通常是因为作者用语言描绘出来的一个类似乌托邦一样的善良结局的幻灭。然而,在这样的特殊情感下,老舍运用读者产生的同情心巩固了祥子的地位,可以让读者在看故事过程中忽略了应该引以为戒的一些做法。作者顺应了现实主义手法去创作了小说《骆驼祥子》,祥子并不是一个绝对完美的角色,因为通篇来看,老舍想要从现实主义着眼,伫立于封建中国社会的高度,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和那些高大伟岸的英雄悲剧相比较而言,普通人们的离世,虽然同样悲壮,但是却不耀眼,更多的是让读者透过血泊看到当时社会的症结所在。

作为人力车夫中的优质选手,主人公祥子“从来不抽烟,不喝酒,不参与赌博,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因为自己一个人单身,所以没有家庭的負担,只要自己肯干活,就没有成不了的事情。”并且,祥子“谁也不敢招惹,甚至连野狗都要躲着”。这就能够表明,祥子并不是当时社会中的洪水猛兽,只不过是一个安分守己力争做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社会底层奴役。

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忍受困顿的人们,或许才能够深刻理解了苟延残喘的意义吧!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小说发生的那个背景中,中国社会早已沦落到最为腐朽的境况,甚至连主人公这样与世无争的想法都算是一种奢望,而祥子自己也感觉到了一丝吃力。“吃得好,睡得好,让自己可以干干净净像个人似的,是不容易找到的事。”

首先,是北洋军阀的混战欺负了祥子,让他的车被撞得粉碎,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差点搭进去。其次,反动派的爪牙不断对祥子敲诈勒索,而孙侦探的凶狠更是让祥子遭受到了毁灭性的一击。再次,就是后期车厂主刘四对祥子的奴役过程。老舍在小说中对于主人公命运的细腻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下雨都不会有利于穷人们的生存,“因为雨点会落在一个并没有公平权利的世界上”。当时社会中的穷困百姓只能逆来顺受地接受这样的现实,不断被压迫,努力争取能够生存下去的权利。

结婚之后,祥子想要继续拉车,他觉得这是每个劳动者必须要经历的。然而,在虎妞心理却有另一种想法。虎妞在结婚之后对祥子说道:“实话告诉你,我就是不允许你拉车的!我就是不愿意你每天浑身臭汗地上我的床!”“你看谁能拧得过谁!你要老婆,可是我每天在花钱,你根本就没有往外掏过一次钱。你想想,到底该听谁的?”虎妞一直持一种高姿态,展现出自己封建上层的霸道气势,并且自身具有绝对的经济优势,因此让祥子不得不事与愿违,祥子的精神世界彻底崩塌,失去了人格,“如果自己有钱,那么就可以让别人白白地抢去,之后就有冤无处去诉。而当别人给你钱呢?你就非选择接受不可,在接受了之后,你就完全不能再拿自己当个人,做的事情也如此不符合常理。”所以有些时候,祥子甚至恨不得掐死虎妞,想要去努力冲破了虎妞为罩住自己而编制的“隔离网”,总而言之,两人没有真正的感情,反而构成了一道深刻的阶级鸿沟,无法逾越。祥子与虎妞,两人并没有真挚的情感,也一直不是平等的关系。一旦被迫组织家庭,也不过就是仓皇中建立的一个暂时反抗车主刘四的松散结合。

二 《骆驼祥子》悲剧成因解析

1 普通人的生活悲剧

这部小说所描写的并不是一部关于英雄的悲剧,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悲剧。他渴望通过自食其力来维持生存,但是在当时旧中国的社会中,祥子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了,要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比登天还难。

首先,当时黑暗的旧社会彻底粉碎了祥子的美丽人生。祥子最开始来到城市之后想去买一辆洋车,就像是农民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似的,而这也是一个劳动者最底层的愿望,对于这样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中可谓是一种奢望。在经过自己三年的努力之后,祥子终于攒钱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他的车在一次军阀混战中被抢走。为此,祥子更加努力地拉车,又攒够了买车的钱,但是却被侦探勒索。厂长女儿虎妞试图去引诱祥子,祥子也被迫与其结婚,之后虎妞难产,这让祥子不得不卖掉了自己的洋车。祥子生活波澜起伏,饱受委屈,想要独立自主,却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因为他一个人要面对罪恶、压抑、病态的社会。这样的悲剧故事并不是一种无病呻吟,也不是一种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矛盾分裂,更不是独立地降临到个体头上的灾祸,而是一种具有广泛联系性与深刻意义的社会矛盾产物。

其次,遭遇的不幸婚姻让祥子精神崩溃。祥子希望在年轻的时候买一辆洋车,也希望借助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但是现实的困境以及失败的婚姻使其愿望相差甚远。在禁不住虎妞的诱惑之后,祥子娶了虎妞,而这样的威逼婚姻并不能给予祥子幸福感,反而使他产生了一种委屈的情绪,他面对虎妞的纠缠,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然而,对于夏太太的勾引,祥子并不是全部被动的,也没有那么痛苦与压抑,甚至连染上性病这样“平时认为是一件最怕最可耻的事情,现在他打哈哈似的泄露给大家”。老舍运用这样的“艳遇”来突出祥子前后反差的思想,表现出他当前早已堕落到了何等可怕的程度。并且,在故事中详细地描写到了祥子在面对小福子纯真爱情时的犹豫不决,在他试图表白的时候,依旧想的是“她可以不管二强子,也可以不管家里的两个弟弟,她必须来帮助祥子”。这样近乎真实的语言描写,揭示了祥子因为生活困顿而造成的懦弱性格与自私的品质,深度地描写出了生活将其摧残到何等可悲的地步。

2 人生的悲剧来自性格的悲剧

祥子淳朴的农民品格与飞速发展的城市状况不合拍,我们长期以来是在深入分析祥子人物形象时,只不过会提及他来自于农村,多数会将其作为一般城市的个体劳动者来看待,而他的农村生活经历却被忽略,这些性格印记都是在农村生活的影响下形成的。不管是祥子健硕的身躯,木讷、朴实的性格,亦或是他保守、谨慎的态度,都散发出浓郁的泥土气息。祥子从外表到内心都曾像骆驼一样坚韧,内心却有着难以名状的孤独与脆弱,不管遭遇到怎样的事情都会显得束手无策。当祥子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会苦恼并且惊慌失措,而更让他难过的就是没有一个角落可以让他倾诉委屈。究其原因,是因为主人公早已失去了与农村的联系,甚至也不想再与农村联系。并且祥子没有深入扎根于城市生活,无法与城市环境构建紧密联系,难以被人们所引导,所以他的内心会十分孤寂,遇到困难会不知所措,作者用细腻的语言揭示出了祥子悲剧的必然性和它背后丰富的内容。

3 命运的悲剧来源于罪恶的社会环境

祥子必须要面对的是一个黑暗、腐朽、病态、压抑的社会,因此他会从积极向上,到不甘失敗,再到自甘堕落,最后就像是行尸走肉般苟延残喘地生活在世界上,这可谓是残酷的现实社会环境彻底颠覆了他的性格,也无情地摧毁了一个具有顽强生存能力的奋斗者个体。我们可以将原因归结于旧社会、恶势力的时候,老舍也给予主人公不断主观选择堕落的过程进行了辛辣讽刺。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自甘堕落的过程不只是受到外界压迫,也是内心自甘沉沦的过程。假如在众多磨难之后觉醒,毅然投身于革命,祥子或许能够在革命中找到翻身的出路,之后的命运也许会与现在不同。例如,在1929年,北平就爆发过人力车夫群体的暴动,在当时有觉悟的劳动者毕竟占据了少数,因此在后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依旧受到压迫与剥削,但是确实为后人找到了道路与前途,进而获得了坚定的精神支柱,不会再对未来生活完全丧失信心,试图进一步完成人生理想。

结语

总而言之,祥子和虎妞作为老舍笔下的两个具有悲剧命运的人物,体现出了典型性的特征。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同是天涯沦落人。”老舍在小说中以两个主人公为媒,融入了自己现实社会苦难的感受与认识,这称得上是一种人性的反思,也是一种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切身关怀。

参考文献:

[1] 苏和丽、董小玉:《农民工:城乡文明的夹缝人——骆驼祥子形象新论》,《考试周刊》,2008年第8期。

[2] 王晓琴:《多元视野下的拓展与深化——新时期老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 谭芳:《〈儒林外史〉结构浅析——联系〈茶馆〉浅析〈儒林外史〉的结构》,《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4期。

[4] 范萍:《论老舍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视角》,《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第Z2期。

[5] 宋睿、李传友:《论老舍笔下的悲剧人物——“骆驼祥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第5期。

[6] 王光东:《民间·启蒙·文化批判——老舍〈骆驼祥子〉新解》,《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付佳,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祥子骆驼祥子悲剧性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因素
河北省卷《骆驼祥子》阅读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从《骆驼祥子》看祥子的多重性悲剧
试谈《骆驼祥子》中两大女性形象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婚恋悲剧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