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实际 追求教学实效
2014-04-29张艳超
张艳超
摘 要:教师应该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其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知识经验,找准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课堂中,积极创设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形成深刻体验,促使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转化为现实发展水平,以便使主体产生切实的观念转变,提升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实际情况;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67-1
前不久,我受邀为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上了一节研究课——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笔者在研读教材、设计教案、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感悟,与读者共议。
一、以教材为本,吃透教材
数学教学和语文教学一样,执教者在勾画“蓝图”前必须要认真研读教材。在专家、名师精心构建的文本中,细细品读他们的逻辑、意图。只有读懂、读清、读透、读破,方能在教学时“四两拨千斤”。《认图形》一课是教学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探索活动:第一层,从学生感兴趣的搭积木活动引入学习内容,引导其按形状分类;第二层,先让学生分别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画图形,再通过观察初步形成这三种图形的表象;第三层,组织学生继续在积木的面上找这样的图形,进一步丰富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画出图形,给出名称。最后,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二、从实际出发,构思设计
教学贵在转化。设计教学预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其在学习时注入情感,积极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蕴含的知识内容全部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成为学生发展的又一个生长点。为此,我对学生的认识基础、生活经验等作了充分调研,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三个层次,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建立表象”、“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创设情境”旨在让学生用认识的立体图形搭积木,复习巩固它们的特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自主探索”是利用积木上的一个平面,把它印下来、描出来,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让学生给它们分类、命名、辨别。“拓展延伸”就是在习得图形知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其回到生活场景中,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以深化认识。本课设计注重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认识活动放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与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三、在课堂实践,深化认识
1.选取身边玩具,寻找教学入口
【片断】——搭一搭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学生欢呼起来)
师:看,老师为每一小组都准备了你们喜爱的积木。每个小朋友都是一位想象力丰富的小设计师,想不想动手搭一搭?(学生跃跃欲试)
……
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具体表现。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又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所以在课始,我借助积木创设游戏情境。面对准备好的积木,孩子们以一种玩乐的心态,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合作成功地摆出自己创作的作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一过程是学生原有的游戏经验和熟知的积木实物的再现过程,是本节课知识的起点。这种富有“刺激”、富有情趣的学习形式以及熟知的生活原型,为下一步的感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从而在熟悉的地方生发出新的“风景”。
2.借助立体图形,感受“面在体上”
【片断】——画一画
师: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积木上这些平平的面画下来呢?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白纸、橡皮泥和印泥等工具。请小朋友先在小组内议一议,用什么方法画下这些面,再分工画一画。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学数学”不如“做数学”,学生对动手操作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意识强。以上设计的操作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帮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悟,使学生从具体实物的操作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感受到“面在体上”。
3.通过动态对比,沟通相关联系
【片断】——辨一辨
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三种图形,你认为哪种图形最好认?
教学设计应该基于学生,指向学生,为了学生。当长方形渐次变换趋近正方形时,学生意识到这时仍从视觉上整体感知、区分它们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认知冲突的产生使学生的思维聚焦在长方形、正方形变换的临界点上,“逼迫”他们寻找更加有效的分辨手段和方法。方格纸的出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求,他们的注意点不由自主地集中到图形的特征上。整个教学环节,没有讲图形特征,却能抓住学生认识的盲点,动态变换长方形和正方形,巧妙设置矛盾,无声地渗透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在心智层面上经历了“否定——修正”的自我检视、自我反思,提高了自我导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