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续集”郭敬明和“新版”韩寒

2014-04-29马巍郭小婷

综艺报 2014年13期
关键词:郭敬明韩寒时代

马巍 郭小婷

“想一直红下去”的郭敬明,用《小时代》继续着粉丝电影的成功学。韩寒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有意与粉丝电影保持距离,但对商业成功的渴望与前者是相似的。他们让电影市场的躁动外显、放大

时下中国内地的年轻一代作家中,论风头无人能及郭敬明和韩寒两位80后。最近几年,这二位价值取向不同的青春偶像派作家又都先后转型为炙手可热的电影新导演。两人在出版界发展时就早已习以为常的种种“互动”,如今在大银幕的世界里也再度翻拍重演。继2013年连续推出了两部《小时代》电影之后,郭敬明的 《小时代3:刺金时代》又即将于7月17日在国内推出,而仅仅一周之后,韩寒的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也将正式与内地观众见面。

郭韩之争的“电影版”

前不久的上海电影节上,各路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发布会照例充斥了当地的大小会场。然而大多新闻都只能存活于各路媒体当天的报道,不足以泛起争相转发的涟漪。唯独有两部电影注定是例外,按照發布会和档期的先后顺序,它们是《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

无一例外,两部即将上映的新片发布会现场都是大佬汇聚、众星云集、媒体簇拥外加粉丝乐此不疲。《小时代3》共有12位明星登台亮相,幕后的华策、和力辰光、乐视、麦特四家公司的老总也亲身助阵,不过现场的焦点仍属于导演郭敬明。

《后会无期》的宣传活动则定在了《小时代3》发布会的4天后,不过负责该片发行的博纳集团老总于冬显然已经按捺不住了。发布会前一天的电影节产业论坛上,一贯在此场合“出口成标题”的于冬上来就对《后会无期》和韩寒一通狂赞:“韩寒是个成功的作家,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代表,应该说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导演!”;“《后会无期》奠定了他在年轻导演中的地位,这部影片给我的惊喜不亚于当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为内地青春偶像派作家的代表人物,郭、韩多年来一直暗暗较劲,而在两人先后晋升新人电影导演之后,较量自然也随之升级。实际上,《后会无期》之前的宣传一直比较低调,然而当《小时代3》在5月初宣布定档7月17日后,《后会无期》随即在5月底也公布了7月24日的上映档期,两部电影的上映时间仅相隔一周。对此,于冬的表述是不以为奇,“有人甚至还建议我们应该让《后会无期》和《小时代3》同天上映,但我认为那样有点太欺负人了”。

面对竞争对手有意无意的紧紧跟随,同样习惯了高调的《小时代3》这次似乎倒在淡然处之。“我们不想帮对手炒作”,片方的一位负责人说。毕竟,有前两部的商业成绩打底,《小时代3》面临的市场形势还是要更为有利。相比之下,《后会无期》目前对话题宣传的需求还是要更多一些。还有传言说之前韩寒甚至亲自找到对手,建议两片保持默契“互炒”。

不管传言的真实度为何,不可否认的是,以往给人印象颇为清高的韩寒近来确实更喜欢谈论郭敬明和《小时代》了。 6月底的“中国电影新力量推介盛典”上,两人难得地同台现身。相比之下,郭敬明的态度是避而不言,而韩寒倒是侃侃而谈。这样的反差自然没有逃过在场媒体的眼睛。实际上,从两片开始运作之初,各路传媒就热衷于把两部影片及导演摆到一起,其间也诞生了无数的话题。

与此同时,两部影片对外喊出的票房目标也保持了高度一致,均为“8亿”。在于冬看来,“暑期档是《老男孩》、《小时代3》和《我就是我》占据七月高峰,最后将由《后会无期》压轴”。不过在《小时代》系列总制片人李力的眼中,两部影片的市场定位或许还是有微妙的差别,“《小时代》确实是典型的粉丝经济,但喜欢韩寒的可能更多还是年纪大一些,也比较理性的成年人”,也就是说韩寒的“粉丝”骨子里未必是真正的粉丝,《后会无期》的粉丝经济学也有待市场检验。

郭敬明的成功学

时下的郭敬明无疑就是那种所谓的时代弄潮儿——你要么喜欢他,要么讨厌他,反正就是无法忽略他。

自从新概念的平台上成名以来,郭敬明从作家、国际版权出品人、文化公司管理者转型成了如今的电影编剧、导演,一路也积累起了3000万的图书粉丝和2000万的微博粉丝。早在2008年,郭敬明也引起了一向高大上的外媒的视线,《纽约时报》一篇题为《中国通俗小说家》的文章将时年24岁的他称为“当今中国最成功的作家”。中国富豪榜作家与外媒的“成功”概念绑定在一起,使郭敬明在国内的话题价值瞬间发酵。

与此同时,郭敬明高调宣布进入娱乐圈,他也由此被推到了电视、网络等媒体竞相关注的风口浪尖。

从做出版时起,郭敬明就不避讳自己“商人”的身份。“我高中是念理科的,当时想毕业后可能会做金融,反正要做跟商业相关的”,最终,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会做生意的文学青年”。除了让自己的小说畅销,郭敬明也推动了其旗下的一批青年作者及系列刊物。他还以自己参加文学比赛的经验举办文学选秀,对具有潜质的选手进行针对性的商业包装,整个过程手法之娴熟堪比专业的娱乐经纪公司。2009年,郭敬明的柯艾公司创造出3亿多元的财富,而据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统计,他个人在那一年里也有1700万进账。

虽然作为商人已取得了成功,但郭敬明仍不忘时时提及“作品”,“销量高低七成取决于作品质量,不要低估读者的审美和口味”。和其他很多功成名就者一样,他也喜欢在公开场合谈谈理想。 在新概念十周年庆典的舞台上,郭敬明说:“我真正的梦想是希望全世界的科技不断地进步”,例如“有一天父母老了需要换心脏,就可以跟我一起活下去——这就是我的梦想”。

不过,在煽情之余,他也并不讳言其“梦想”背后的前提:“前提是我要有很多钱”,“我想一直红下去”。和其他很多成功者一样,出身于一个内地小城市的郭敬明独自来到大上海,并在这里以这里的方式取得了成功。融入大舞台的郭敬明也成为了舞台的一部分。自然地,他也用不着掩饰其对世俗成功的热烈追求。

电影《小时代》也是一样。

2013年,前后脚上映的两部《小时代》卷走了8亿票房,同时也遭遇了无数恶评,尤其是来自业内的攻击堪称空前。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影片创作在专业层面的各种不足,但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片中毫不掩饰的郭敬明式价值观——在一贯习惯标榜传统价值观的电影圈中,其也确实显得有些刺眼。

不过,他的粉丝却喜欢。

实际上,《小时代》并非郭敬明与电影的首次触电。之前他曾做过《无极》的衍生改编,导演陈凯歌将78场的剧本交给他来完成一本92场的小说。不过这显然不会让他满足,“其实最熟练或者上手最快的肯定就是用自己的作品去改编,而且在商业的基础上它的受众已经积累了很多了,你去拍天生就有很多粉丝的电影肯定更安全,至少比贸然拍一个新的东西要安全,所以对我来讲,如果优先选择的话我肯定会拍自己的东西。”

在郭敬明的意识里,粉丝是他最有力的筹码,也是他敢于叫板电影现有玩法的底气之所在。在去年5月我刊的院线看片会和6月的上海电影节期间,业内围绕《小时代》的争议已经暗自纷起。虽然负责该片发行的乐视影业早早喊出了两集十亿的票房目标,但实际上,即便是在各相关公司内部,对电影的意见也远不统一,其内部试映会上同样不乏大摇其头的资深人士。而在影片推出后,面对如潮的批评,影片的一位制片人也曾私下跟个别相熟的记者“诉苦”,“其实剧本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但导演就是特别坚持……”,

在郭敬明看来,坚持才是理所当然,因为他相信能将自己的小说读者转化为电影观众:“《小时代》连载了五年,这期间我持续地听到了读者的反馈——他们喜欢哪个情节,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那个人物,那个人物最经典的几句台词是什么……我都了如指掌,所以在做电影时也会非常清晰地去传达这些”,“只要我做到了,满足了读者们的想象,让他们觉得电影跟原作的气质是同一的,他们就会变成我的观众,所以拍电影最关键就是如何跟你的小说一脉相承。”郭自信这是任何别的导演都做不到的,“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这个作品”。

简而言之,就是:我的粉丝我最懂。据说在影片拍摄时,这句话总能让现场的各种争论在无语中平息。

韩寒的后会无期?

如果说《小时代》让郭敬明变得更为郭敬明的话,那么《后会无期》对韩寒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对于很多人来说,《后会无期》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韩寒本人而不是他的电影。大抵喜欢韩寒的人,都了解他如何成名并一步步获得主流认可的经历。一直以来,他以其叛逆、犀利但不乏理性的评论受到了内地的80后、70后甚至是一批60后的关注。“我就不去看别人怎么开,我就管我自己怎么开”,韩寒总是以赛车手的态度回复各种质疑。至今他的博客上也还挂着这样的“昭告天下”:“不参加各种研讨会,不举办签售,不给活着的人写序,不为他人写剧本,不参加剪彩,不出演電视剧,不写任何软文,不写任何的约稿和专栏,不接受与保健品、药品、香烟、房地产有关的商业合作”。

相比之下,如今来到电影圈的韩寒身上已少有这样的决绝了。随着《后会无期》运作的渐渐深入,这位曾经的挑战者变成了为全国网民所喜闻乐见的“国民岳父”,他频频地出现在各种宣传活动的舞台上,不时主动地谈起作为竞争对手的郭敬明,然后还有与主演明星的绯闻……一切都似乎那么似曾相识和按部就班。

面对此情此景,以往熟悉韩寒的人或许会感到一丝怅惘,但是变化的苗头其实早已有之。2011年,这一年里韩寒的个人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大事:先是其赛车好友的去世,然后是女儿的降生。2012年1月8号,他在博客上贴出了《我的2011》一文,文中韩寒将自己比喻成了女儿“登高冒险的一张防坠网”,“如若未来有变故养女儿困难,给李彦宏开车,替白烨磨墨,帮陈凯歌打灯,我都没问题。”

对于电影,韩寒的跨界其实也早在很多人的预料当中。从成名之初起,他就和徐静蕾等电影圈人士保持着不错的关系。韩寒也很喜欢谈论电影。2008年,他发表过一篇《关于中国电影的十堆炮灰》,文中他建议向盗版碟收税,然后将其“作为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年轻导演,投资年轻导演处女作”。韩寒最近一篇评论电影的文章是今年1月14日的《<论电影的七个元素>——关于我对电影的一些看法以及<后会无期>的一些消息》,文中照例不乏各种“韩寒式”的炮轰:“在有人看来,所谓电影,摇臂升起就是宏大,乱着叙事就是新颖,剪碎成渣就是前卫,升格特写就是细腻,喜剧片就是把脸贴到镜头上演戏,青春片就是骑自行车张开双臂,无论拍什么,预期都是五亿。”

这篇文章之后,韩寒的博客再未更新。几个月之后,他自己也成了电影导演,而他的新片喊出的票房预期倒不是5亿,而是8亿。

确实,同样是干电影,自己当导演无疑比“帮陈凯歌打灯”更划算。不过,韩寒当导演恐怕注定不会像他写文章或是开赛车一样得心应手,正如他之前作为一个商人的经历。

众所周知的《独唱团》是韩寒之前在商业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他提议与出资方聚星天华在收回成本前按9:1分成,而在收回成本后则按1:9分成。杂志内容则固守其所坚持的核心竞争力,“简洁,低调,不跨界,不加广告,坚持消费者价值”。按照这一模式,《独唱团》首期发行了近200万册,迅速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然而就在这一期后,《独唱团》迅速夭折。

此后,韩寒又联手腾讯创办了其个人频道“hanhan.qq.com”。他还尝试设计了一款每日更新的文艺作品平台《ONE·一个》,内容和设计都相当精简,并在苹果App Store上线。从这些商业尝试中不难看出,韩寒在试探“去韩寒化”,希望能在自己的品牌之外打造一款真正的文化产品,用他的话来说,是为互联网时代提供“最好的文章”。

不过,这些尝试都在华丽的开场之后瞬间夭折。

面对素来“水深”的电影,韩寒似乎早早做好了更充分的思想准备,“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新导演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泥里走过来的”。

韩寒自己也在泥里走过。2007年前后,他构思了一个剧本,“想自己导演,于是往返各个城市寻找投资方”。韩寒说他当时以为“自己的版税加投资方的一部分钱就可以开干了”。不过,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还远不能对新人提供广泛的支持。于是在折腾一年未成后,韩寒把这个故事改成了小说《他的国》。之后,该书被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相中。2011年,关将这个项目带到了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但电影至今依然无果。

2009年,韩寒又构思了一个剧本,“还是想自己当导演”。于是,他再度“往返各个城市和不少人谈”。但由于故事本身稍嫌敏感,这次跨界的尝试同样不了了之。过了一段时间,韩寒照例又把故事写成了小说,取名《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时间又过去了几年,韩寒“依然在磨磨唧唧做着剧本”,然而外面的大环境却逐渐改变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内地电影市场的火爆,以及各路新导演的横空出世,给他带来了新的机会,“来找我拍电影的人突然剧增”。韩寒也把自己当前投身电影业的原因归结于国内电影市场的火热。不过同时他也知道:面对市场的变化,投资人背后的期待也不同了。“大部分的文化人对电影都是感兴趣和存理想的,就像女孩们大多想开咖啡馆一样”,但在现在的环境下,“电影理想早已算不得是什么东西,电影态度与电影能力才是重要的。”

的确,理想总是很丰满,但现实却永远很骨感。一年前,韩寒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一座城池》被新导演孙渤涵搬上银幕,但却应者寥寥。这一场他并未直接出面的尝试,实际上对之后他真正的“韩寒作品”做出了一个相当关键的提醒。对于韩寒,现实其实已经相当清楚了:大众喜欢他,只因为他是韩寒,但要将这种喜欢转化为商业成功,他却似乎只能变得更加不韩寒。

不过,他对此似乎早有思想准备了——“脱离了现实的极端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之中的极端专制独裁者在品质上未必相反,甚至类同,只是他们各自高举着不同的旗子罢了”,这番话韩寒同样写于2012年初的《我的2011》,“你未必不会成为那个曾经最让你恶心的人”。

于是,2014年7月24日,韩寒《后会无期》。

猜你喜欢

郭敬明韩寒时代
“我是赛车手”:韩寒的飞驰人生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The Fall of Han
关于郭敬明的一封家书
郭敬明就像是一个便秘患者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