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的城市名片
2014-04-29邹红燕
邹红燕
摘 要:本文采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来解读《二十四城记》这部影片,探析影片中对过往范式的建构与打造,在真实与虚构间打造了独特的城市名片效应与怀旧情调。
关键词:范式;电影;城市名片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1
一、范式理论及其文学层面解读
“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物理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物理学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所提出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
库恩本来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提出了“范式”一个概念,可是因为此概念的极强的包容性与可阐释性,范式理论很快被姚斯等人引入到了文学评论中,成了文学评论中一个常用的术语。从此以后,一些社会学家和文论家也对范式这个词语进行了文学层面的阐释,美国学者肯尼思·D·贝利用社会学的范畴来解释范式理论:“范式是研究人员通过他观看世界的思想之窗。一般情况下,研究者在社会世界中所看到的,是按他的概念、范畴、假定和偏好的范式所解释的客体存在的事物。因此,两位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范式描写相同的事物,就可能出现相当不同的看法”;而北京大学的董学文教授更是从文学的层面对范式理论做了更为精准的解读——“‘范式在文学理论中,实际上是观察和分析文学问题的一种视野,一种参照框架”。到了后来,范式往往也指代一个时段内人们相对固定不变的观念与思维模式,成为了一个不以学科为界限的概念。
二、《二十四城记》与范式模拟
《二十四城记》这部影片,从拍摄手法上看,是一部较为特殊的电影。全片采用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但是却将专业演员与临时业余演员穿插其中,使得全片很难被定义,因此也有文章称该片是一部伪纪录片。而整部影片,也就是在通过这样一种难以定义的拍摄手法,完成了对过往范式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模拟。
从取景来看,全片都采用实景拍摄,其中大部分时间都直接选取420厂自身作为影片的背景,完全真實再现了420厂本来的面目。而从演员的选取上,贾樟柯别出心裁的选取了几名420厂曾经的工人,将他们的真实访谈与专业演员的演出穿插点缀,使得全片从视觉上面上有一种即时的沧桑感,与影片拍摄时的环境完全隔离了起来。
但范式的模拟,不仅仅只有物质层面的真实再现,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真实建构,而观众很容易便能感受到导演在这个方面的煞费苦心。首先,从大的角度上看,420厂的建筑风格,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援建与社会主义建设,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与思维模式;而从细节上看,全片始终渲染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化与观念——吕丽萍在其部分结尾时所观看的朝鲜战争电影《长空雄鹰》,陈冲叙述中最引人注目的电影《小花》,陈建斌讲述时所提到的幸子头,《血疑》等等,都象征着那个时代所固有的文化与思维观念。不仅如此,整部电影中,几乎没有任何的叙述者用那个时代以外的观念或标准来对影片中的所表达的观念做出任何评判。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的角度,电影中420厂都如影片中台词所说的那样,“相对来说像一个独立的世界”,将以前那个时代的范式完整的保留在其中。
从布景等物质层面的模仿,再到精神层面的建构,贾樟柯在尽量真实的基础上,又有意识地淡化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观众很难将必要的艺术加工与真实的历史拆分开来,全片中对那个过往范式的打造与模拟也因此显得异常真实与鲜明。也正是因为范式与范式间思维模式的差别,不同年龄的观众才能在影片中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大大加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三、城市名片的打造
《二十四城记》这部影片,不仅完整的模拟了曾经的那个范式,为观众带来陌生化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形象做了独特的阐释。
虽然影片刻意打造出了上个时代所特有的思维模式与文化背景,可是导演并没有打算消解影片的空间意义与城市依托,作为420厂的承载者,成都的形象在影片中不仅时常被加以渗透,同时也被加以阐释。
从普通的渗透上看,电影中加以表现的茶馆麻将与楼盘广告,都体现着成都自身的性格与特色——休闲缓慢,因历史久远而产生的自豪感。而影片对成都性格的描写并不是这样的简单再现,而是加入了自己独特的阐释,其中最值得探讨的便是影片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赵涛的叙述。
赵涛这个角色与她的叙述,是导演精心打造的范式中唯一一个与外界沟通的进出口。在该片所有主要演员当中,赵涛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她自己的思维模式与她的父亲有着很大的不同,其生活经历也与之前的叙述者们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之前的叙述者那里,我们感受到的成都,其性格与420厂一样,深居内陆,保守而又陈旧;只有在赵涛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看到成都与420厂一道,开始主动与外界有了接触。更为典型的是,赵涛频繁来往与成都与香港之间,而后者正是当代中国最为年轻也是最为开放的城市,与成都的沧桑守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20厂的陈旧过时,已经因为拆迁而不复存在,而成都这座城市,则在420厂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结束以后,终于改变了过往的沧桑与固步自封,逐渐开朗外向,成为了如今范式下的一座典型的都市。
纵观全片,电影不仅模拟了一个过往的范式与相关的思维与意识形态,更在全局的角度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其性格的辗转变迁,正是这样一种双重的欣赏角度,使得影片的表现张力大大加强,这是整部影片最大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 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董学文.文学理论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二十四城记》:贾樟柯完整的影像实验[ J ] .电影艺术,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