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赵氏孤儿》剧本在欧洲的传播
2014-04-29刘祥英李冉
刘祥英 李冉
注:本论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编号为HB13YS001
摘 要:18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流活跃,中国戏曲名剧《赵氏孤儿》传播至欧洲,引起西方汉学家们的关注,出现了各种语言的译介版本和评论,甚至将其改编创作成新的剧本。本文通过介绍18世纪《赵氏孤儿》剧本在欧洲传播的过程,分析欧洲汉学家的观点与评论,比较中西戏剧观的不同,探索这一时期中国戏曲西传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18世纪 ;赵氏孤儿;欧洲;传播; 影响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1
18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流逐渐活跃,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将中国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介绍到欧洲。元曲《赵氏孤儿》、《窦娥冤》等就是在这一时期被译介传播至欧洲,它们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道德准则,诗词韵味,曲调抑扬给西方文明带来新的气象。《赵氏孤儿》原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是元代剧作家纪君祥的著名悲剧作品,它的故事内容,取材于《史记·赵世家》里一段记载。讲述的是晋国奸臣屠岸贾因嫉妒赵盾,陷害其全家,唯有孤儿赵武在几位忠义之士的舍命保护下幸存下来,20年后他长大成人终为全家洗冤的故事。该剧揭示了当时中国奸臣当道,皇帝昏庸的黑暗现实。同时歌颂了义士舍命救君子的崇高品质,和孤儿忠孝的道德观。这本中国名剧最早于1734年被译介成法文在巴黎《水星杂志》上刊登了节选片段。随后1735年杜赫德编辑出版的一本《中华帝国全志》中刊登了由法国传教士马若瑟翻译的该剧的法文译文。马若瑟于1698年来到中国,1735年卒于澳门。他在1731年就节译了这部作品,后被杜赫德搜集编入他的《中华帝国全志》第三版出版。由于异质文化的隔膜,马若瑟主要对赵氏孤儿的唱词做了翻译,对此其解释到:
他们在每段词的开始处都标明应根据什么曲牌唱。例如应根据‘夜深沉曲牌演唱。这些曲牌的数目相当有限。演出中经常出现中断唱段而插入一两句不唱的道白。有些戏剧中的唱词很难听懂,尤其是对欧洲人来说更为困难,因为其中充斥着我们根本不习惯的隐喻和矫揉造作的内容。中国人有他们自己的诗词,就如同我们也拥有自己的诗一样。如果我们告诉中国人说有4尊美惠女神、2尊维纳斯女神和10尊缪斯女神,而实际上全部算起来也只有一尊美惠女神、一尊维纳斯女神和一尊缪斯女神,那么他们对此也根本不会懂。我们面对他们那微妙无穷和诗词般的唱词的情况也如此。还有其他一些唱词都相当容易听懂。我已翻译了许多。如果我有闲暇和雅兴,那么我将对它们都作一番诠释。[1]
马若瑟注意到戏曲的曲牌唱腔,以及说与唱的结合。但在其翻译过程中对曲的解说很少,而主要翻译了唱词部分。其中部分内容对原文的诗歌进行删减,直接影响了该剧的原文神韵。马若瑟的译文虽然可圈可点,但却开启了欧洲人对中国戏曲的好奇心与研究热情。相继马若瑟的法语《赵氏孤儿》接踵而来的又有英文、德文、俄文等多种语言的译本。19世纪法国汉学家斯坦尼斯拉·儒莲,英国的戴维斯等在马若瑟译本的基础上,整理加工,尤其对马若瑟译本中删去的被认为难译的歌词进行翻译,并参考《史记》、《通鉴纲目》等书作了注释,保持了剧本的完整性。
《赵氏孤儿》剧本在欧洲的传播引起来西方汉学家对中国戏曲的关注。英国评论家拜尔德认为“中国戏剧作家恪守两条规则(1)情节单纯、完整(2)情节的集中 这两点在《赵氏孤儿》中全部体现出来”[2]阿尔央斯认为《赵氏孤儿》违反了西方戏剧三一律的原则,许多事情是在不同时间完成的,间隔久远,不能给观众带来快感。最能理解中国戏曲精神的是18世纪法国大文学家伏尔泰,他认为中国戏曲艺术为西方带来一个新的道德世界。他从《赵氏孤儿》中体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更为赞赏,并以此感受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他根据此剧改编创作了《中国孤儿》,成为18-19世纪欧洲上演的“中国戏剧”代表作之一。此外,还有英国剧作家哈切特在1741年根据《赵氏孤儿》改编的剧作《中国孤儿》。哈切特敏感地认识到《赵氏孤儿》里对于政治黑暗的揭露,并在其改编的《中国孤儿》中直接对英国的内政进行抨击。
《赵氏孤儿》是中国戏曲较早传入欧洲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典型。其中体现的中国人民的道德准则,戏曲的曲牌唱腔,叙述故事的方法让18世纪的西方人充满了好奇与不解,引起西方汉学家对中国戏曲名剧的译介与研究。如英国德比时对《老生儿》、《汉宫秋》的翻译与研究,法国儒莲对《西厢记》、《灰阑记》等作品的研究;法国巴赞对元曲《窦娥冤》等的翻译注释等等。西方戏剧家更以此为契机,创作了很多中国主题为背景的“中国戏剧”。据笔者现有资料统计,18世纪在欧洲各地上演了“中国戏剧”近20部,如圣-日耳曼《中国之征服》(1713年);维也纳《中国女子》(1735年)等。它们加深了18世纪中西音乐文化的沟通,为中国戏曲在欧洲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注釋:
[1](法)陈艳霞.华乐西传法兰西.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28.
[2]陈受颐.《十八世纪欧洲文学里的赵氏孤儿.》岭南学报, 1929,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