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承诺”能兑现多少
2014-04-29
“做不到的不要写”,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起草组成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是报告起草的要求之一。在中央層面也许如此,在各地方却不尽然。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杨君,将政府工作报告中各项目标、要求、计划称为政府的“承诺”。从2010年开始,他一直研究这些承诺的策略与可信度。
杨君将地方官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承诺分为关键承诺与非关键承诺。关键承诺通常会被放在报告的首要位置,它们体现了地方官员对于上级官员某段时间关注焦点的回应。“比如GDP一般都被放置在第一的位置,最近几年节能减排的位置也被逐步提前”。非关键承诺,则散见于报告各分领域,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地域性和自主性体征。
从具体指标来看,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承诺的可信度增长趋势明显,而“节能减排”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杨君研究10年间15个副省级城市一把手仕途发现,获得晋升者的平均年龄为51.5岁,平调离任者的平均年龄为52.8岁,退居二线者的平均年龄则为57.8岁。在晋升高峰年龄49岁来临之前,市长与市委书记的政策承诺可信度趋势比较一致,都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此后随着晋升年龄优势的逐步丧失,承诺可信度逐步降低,但在52岁之后,可信度又会反弹,特别是市长承诺的可信度在58岁后会出现更明显的上升。
任期中途领导班子调整会影响承诺可信度。调整过快、过频会导致“政绩产权”不清晰,“不知道现在做的事算谁的政绩,承诺可信度就比较低,而且接任者是否会落实前任做出的承诺也是个问题”。
显然,每年地方政府都要面对不少没有兑现的承诺。对于这些承诺,地方政府通常的反映是“报喜不报忧”。从150份政府工作报告来看,15个城市10年累计承诺有2257次,但其中只有1518次反馈了承诺完成情况。已达成目标的承诺中92%选择进行了主动报告。未达成目标的承诺中,消极报告的特征明显,仅15%进行了主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