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小组里的中国治理模式

2014-04-29

凤凰资讯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领导小组组员办公室

从2013年12月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2014年2月设置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再到2014年3月设立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新一届中共中央密集成立各类领导小组,且均由总书记挂帅组长。领导小组到底是何“法宝”,它在中国国家治理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许多人眼里,领导小组是神秘的。领导小组的神秘是与它的运作方式有关的。领导小组的神秘感来自其隐匿化的特征——既不进入党的组织机构名录,也不挂机构牌子。其实,领导小组只是一种议事协调机构而已,其构成并不复杂,一般由组长、副组长、组员和办公室组成。组长和副组长由权力层级较高的領导担任,组员是与小组事务相关的下一级领导,办公室一般设在与小组事务关系最密切的机关中,并由该部门的正职或副职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通过会议、文件的形式,对小组所管辖的工作进行协调。

领导小组有长期和短期之分。对于全局性、战略性的事务,一般设置长期领导小组。例如至今存在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立于1980年,已历时34年。对于突发性的、临时性的事件,一般设置短期领导小组。例如2008年5月13日,即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2天,中央军委成立了全军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对于领导小组功用,目前唯一可见的公开定论,是1999年7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指出,领导小组是“谋划决策、指导工作的参谋助手,是各方面情况上传下达的中心枢纽”。

有英国媒体评论说,设立领导小组是强化人治的表现。其实并非如此。“从领导小组的运行思路来看,它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西方国家对未来政府的期望。”赖静萍说,许多西方政府主张在政府内部尽可能减少常设机构的数量,通过设置临时性机构、配备临时雇员来实现政府职能目标,这有助于组织机构的创新,避免常设机构的行为僵化问题。

那么,近期中央为何密集成立各类领导小组?中国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会长吴江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目前的科层体制,各部门“自扫门前雪”,成立领导小组就是为了打破部门利益,统一配置资源,以推进改革。如果缺乏一个高层次、具有权威性的机构,利益协调将很难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认为,中央层面领导小组的成立,展示出了中国式改革的三大“法宝”。一是知行合一,不仅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还有认识力、行动力、执行力三个能力;二是民主集中,西方政治思维在分权与制衡上做文章,满足于“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中国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各项改革方面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三是统筹兼顾,不仅有应对问题方式的统筹,也有部门之间的统筹,还有内外两个大局的统筹。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则把近期成立的领导小组解读为“责任小组”。他说,任何一个政治制度,政治责任是最重要的。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习近平把权力集中起来,显示他愿意承担所有责任,表明他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人。

猜你喜欢

领导小组组员办公室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办公室减肥日常
办公室迷惑日常
办公室搞笑日常
小组落幕
《粮食安全保障法》起草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通知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
搞怪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