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儿童狗咬伤害知信行调查

2014-04-29姚倩于国伟韩雪梅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行为知识态度

姚倩 于国伟 韩雪梅

【摘 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兰州市8—13岁儿童狗咬伤害的发生现状,了解儿童对狗咬伤害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以便采取适当措施对狗咬伤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蘭州市某小学8-13岁395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3.1录入数据;运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狗咬伤害发生率为26.6%,男童的发生率为18.5%,女童的发生率为8.1%,男童狗咬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P<0.05);每天都与狗接触的儿童狗咬伤害发生率为33.1%;66.7%的儿童认为注射了狂犬疫苗就可以和狗玩的更野一些;53.7%的儿童都有过朝狗大喊大叫的行为。结论:兰州市某小学儿童狗咬伤害防护意识较薄弱,对部分狗咬伤害知识存在错误理解,对伤害所持的态度有不恰当之处,以至于采取的行为不正确。儿童狗咬伤害知信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实施干预措施来减少儿童狗咬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儿童;狗咬伤害;知识;态度;行为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85-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小学三至六年级共416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但是由于调查当天不在学校或者家长拒绝孩子参加此项调查的原故,最终参与人数共395人,其中男生226人,女生169人。

1.2 方法: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儿童狗咬伤害调查表》,对和平镇小学三到六年级395名小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日常行为篇、态度与信念篇、知识篇。除基本信息外,其他部分均为单选题。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集中讲解,然后由学生自填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EPIdata3.1录入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的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的发生率、构成比、频数分布、卡方检验等数据。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狗咬伤害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共调查8-13岁儿童395名,其中男生226人(57.2%),女生169人(42.8%)。发生过狗咬伤害的儿童有105人,狗咬伤害发生率为26.6%。其中男童73人,女童32人,男女童狗咬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8.5%、8.1%,男童狗咬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儿童中,12岁组狗咬伤害发生率最高(38.7%),其他依此为10岁组(28.3%)、11岁组(25.5%)、9岁组(23.1%)、8岁组(16.7%)。

2.2 狗咬伤害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问卷中儿童狗咬伤害知识问题总共24题,每题1分,总分24分。调查显示,女生平均分略高于男生(男生11.86±3.36;女生11.82±3.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女生8-9岁组(男生11.07±3.43,女生10.95±2.63)与10-11岁组(男生12.02±3.44,女生12.45±3.06)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拍打狗身体的哪个部位最不安全”、“与正常的狗相比,被阉割的狗更不可能咬人”这两道题正确率最低。

2.3 儿童对狗持有的态度与狗咬伤害发生率

态度与信念篇总共5题。研究表明狗咬伤害发生率和儿童对狗持有的态度有关,对以下五种态度表示同意的儿童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持不同意态度的儿童。即我能比狗跑得更快,这样就不会被陌生的狗咬到(38.1%>25.6%);我认为稍微被狗要上一点不用上医院看(35.2%>25.1%);我不觉得我会被狗咬到(26.9%>25.3%);如果我注射了狂犬疫苗,我就可以和狗玩得更粗一些(66.7%>25.1%),此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要狗没有看到我,我就可以很安全地从狗的身后靠近它(27.3%>26.4%)。

2.4 日常行为与狗咬伤害的发生率

日常行为篇总共8题。调研得出,有过以下行为的儿童狗咬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没有此类行为的儿童。即抚摸一条正在睡觉的狗(29.2%>24.0%);抚摸一条正在吃饭的狗(31.3%>24.2%);当狗妈妈在旁边的时候和小狗玩耍(36.0%>18.9%);从狗的正面接近狗(28.0%>21.6%);朝狗大喊大叫(32.5%>19.7%);与狗激烈地玩耍(35.3%>22.8%);从狗的后面接近它(31.9%>21.9%);故意激恼狗(43.5%>19.6%)。其中发生过“当狗妈妈在旁边时和小狗玩耍、朝狗大喊大叫、与狗激烈地玩耍、故意激恼狗”这四种行为与未发生过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正确的行为发生越多,狗咬伤害发生率越高。

3 讨论

儿童伤害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不但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3]。然而近年来随着家养宠物的增多,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流浪狗的增多,农村儿童狗咬伤害事件不断增多。经调查显示,农村儿童狗咬伤害发生现状不容乐观,儿童与狗相处的知识相对欠缺,对待狗的态度存在一定错误由此导致对待狗的行为出现误区。

本次调查表明, 兰州市某小学儿童狗咬伤害发生率为 29.31%,狗咬伤害中儿童所占比例较大,这主要与儿童年龄小,活动范围大,对犬类动物缺乏相应的认知,自我保护能力差等因素有关。其中男童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此结果与国内多数报道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男童天生好动,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性格特征有关。本次调查显示出儿童对于狗咬伤害的认知及对待犬类动物的态度还存在一定问题。仍有19.7%的儿童认为“自己不会被狗咬到”,11.1%的儿童觉得“稍微被狗要上一点不用上医院看”,此外还有10.4%的儿童认为“当狗朝我走过来的时候,我能大声喊叫把它吓跑”。这些错误的观点态度可能与儿童心智不成熟,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因此要让儿童意识到狗咬伤害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阶段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强,好奇心最强的时期,也是狗咬伤害的多发年龄段,虽然狗咬伤害是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部分省市开展的实践调查表明大多数的儿童狗咬伤害是可以预防的。例如采用4E干预措施[1],减少狗咬伤害的发生。这其中,“教育干预”是目前应用最广,效果最为显著的干预措施之一。针对儿童狗咬伤害知信行水平的相对匮乏,应以老师和家长为主体为儿童提供狗咬伤害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学校应以主题班会、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让儿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同时采取其他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加强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儿童防狗咬伤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韦湘.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预防对策[J].疾病控制杂志,1999,3(4):340.

[2] 郭富英.动物咬伤12891人的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7,2(14):120-121.

[3] Ruangkanchanaseter S. Childhood accidents [J].J Med AssocThai, 1989,72(suppl 1):144-150.

[4] 韩成星.常山县1672例动物伤害特征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1042.

[5] 宋志平.犬类动物咬伤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对策.职业与健康,2007,5(23): 723-724.

[6] 邓凯杰.深圳市福田区2000-2002年被动物咬伤人群的流行病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1):52-53

猜你喜欢

行为知识态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
试论新时期合格政工师应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