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某职业学院学生艾滋病知识问卷分析
2014-04-29覃春伟李晓华覃雄林黄运轩
覃春伟 李晓华 覃雄林 黄运轩
【摘 要】目的:为了解贵港市职业学院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性行为态度及知识来源等情况,为贵港市开展大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47名在校大中专学生进行无记名独立自填式问卷,统计分析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运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问卷率94.7%,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知晓率82.47%,但对于非传播途径的认识比较模糊,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接纳的态度较差,有68.22%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男生比例高于女生。结论:职业学院学生性开放程度较高和高危行为的形成问题较为突出。职业学院学生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关键词】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
【中圖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82-02
青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性的渴望及婚前性行为的发生比例在不断升高。为了解贵港市职业学院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性行为态度及知识来源等情况,为贵港市开展大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贵港市某职业学院在校大中专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该学院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及性行为的态度及相关知识获取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参考国内有关调查表自行设计,统计分析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运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频数描述及X2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对学院2012、2013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1000卷份,回收有效问卷947份,有效率94.7%。其中男476份,女生471份,平均年龄(17.17±1.85)岁。
2.1 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2.1.1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 学生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主要是电视77.61%、工作单位(社区组织、学校等)组织的宣传活动占61.03%、宣传广告栏54.49% 、学校的教育53.64%、专家讲座50.48%、报刊50.58%、网络47.52%。其它的免费宣传材料47.84%、广播38.12% 、书籍39.07% 、朋友32.21% 、医生49.52% 、咨询服务22.07% 。
2.1.2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的正确掌握情况 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的考察采用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GASS)涉及的8个知识点,每回答正确一题计一分,否则计0分。其中至少回答正确6题为知晓,否则为不知晓[1]。据此计算学生HIV相关知识知晓是82.47%,其中男生知晓率82.77%、女学生知晓率82.17%,2012年级知晓率82.23%,2013年级知晓率82.8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76.14%)、 “同桌吃饭不传播”(74.76%) “不能从外表上看出” (78.04%) 、“减少性伴” (72.02%)和“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传播艾滋病”(79.51%),低于其他途径的正确回答率。
2.1.3 学生艾滋病相关的观念和态度 调查对象中有45.72%提起艾滋病感到不紧张,恐惧;有56.39%不愿意和朋友或同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继续交往;只有44.35%会为他保密吗,仅有34.74%的学生愿意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售货员那里购买食品,其中女生27.81%,男生41.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学生,50.48%的人认为他可以留在学校继续读书,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同桌吃饭感到不舒服分别有52.80%、39.81%;有70.33的学生认为不应该禁止艾滋病病人参加工作,44.68%的学生认为应该公开感染者身份。以学生接纳病人的态度情况分别对9个问题的计分,每个问题的接纳得1分,拒绝得0分,计算不同性别及年级的平均得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2
2.14 学生性行为态度 有68.22%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不反对婚外性行为),有61.35%的学生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女生的比例(65.82%)高于男生(56.93%)有6.55%的学生有过婚外性行为等在内的高危行为,其中男生(8.19%)明显高于女生(4.88%)(P<0.05),有13.31%的学生接受过HIV的检测,男生15.76%,女生10.83%,男女生既往检测异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职业学院学生在艾滋病三条主要传播途径的认识方面已有较清楚认知,但对于“蚊虫叮咬”“同桌吃饭”等非传播途径是否传播艾滋病的认识比较模糊,与国内大部分调查结果相近[2-3],这可能与学生没有深入了解相关的艾滋病知识,导致他们在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和情感上存在一些不理解或抗拒心理,高风险行为的发生,与李道苹等[4]研究表明缺少相关知识导致岐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提示预计艾滋病宣传教育要常抓不懈。
本次调查发现,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学校专题教育、讲座、宣传广告栏等,与李春联等研究[5]基本一致。学生获取知识来源不同,而各种宣传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提示在开展学生健康教育的方式上要结合学生的需求特点,合理安排,降低教育成本和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果。
调查发现,54.28%提起艾滋病感到紧张,恐惧;对艾滋病病人的接纳程度还存在偏见和岐视心理,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的话题还比较敏感,躲避心理仍存在。有68.22%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不反对婚外性行为),男生对对婚外性行为持宽容有态度的比例高于女生,61.35%的学生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有6.55%的学生有过婚外性行为等在内的高危行为,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接纳的态度均较低。反映职业学院学生性开放程度较高和高危行为的形成问题较为突出,提示在健康教育中,应该加强学校师资力量的培训,通过统一的培训方式,加强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方式的宣教,反岐视等内容,以知识的知晓做为促进态度改变及行为改变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中心.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帕提古丽.尼亚孜、周国栋、古丽巴哈尔.卡德尔,新疆地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 态度 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12, 18(10): 675-677
[3] 钟坚、李善华、谭琳琳等,梧州市万秀区普通群众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 14(2): 403-404.
[4] 李道苹、徐娟、王春容等,湖北省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12, 18(5): 313-315.
[5] 李春联、蔡晓政、刘大华,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大学生AIDS知识问卷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11, 17(6): 69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