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职高数学社团活动开展的认识

2014-04-29陈培蕾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6期
关键词:职高数学职高

陈培蕾

摘要:职高数学社团的创建不同于其他学校,它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欣赏力为主,针对职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而组织开展的数学活动课。它既不只是服从于常规数学教学的“数学加强课”,也不是简单的“数学探究课”。对职高数学社团的创建需要我们对它有本质上的认识和鲜明的目标。

关键词:职高;数学社团;职高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22

有人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同时,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既然数学用处多多,学生应该是非常乐意去学习,并且急切地投入到学数学、用数学、探秘数学的无穷乐趣之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职业高中,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单调、枯燥。中考失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数学成绩不理想,这个已经是我们职业高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了。在这样一种现实压力下,在职高学生中开设数学社团课,可谓困难重重。然而,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因此在职高开展数学社团又是势在必行的事。那么,如何在职高创建一个既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同时又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的数学社团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对数学社团的认识”和“数学社团的活动目标”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对职高数学社团的认识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总是对学生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职高学生对于这一点却是没有任何的感触,他们对数学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直觉看法:这是我学不会的科目,数学对我今后的专业生涯没有任何联系和作用。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学生又怎么能够学好数学呢?伟大的数学家哈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也许难以找到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对数学的魅力全然无动于衷,实际上,没有什么比数学更为‘普及的科学了,大多数人能欣赏一点数学正如同多数人能欣赏一支令人愉快的曲调一样。”而职高的数学社团课程就是应该以学会欣赏数学为主要目的,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社团中,学会欣赏数学、接受数学,对数学不再是一种条件反射的“排斥”心理,能从心理上接受数学的教学,进而才能保证常规数学课堂的质量。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职高的数学社团课就会有别于以往我们认为的“数学加强课”和“数学探究课”。

1. 不只是“数学加强课”

数学社团活动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目的,它服务于我们常规的数学教学,但又不服从于常规的数学教学。职高学生从本身的学习基础来说,数学是他们相当薄弱的科目,甚至有些学生对数学已经是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们对数学也完全失去了兴趣和学习的信心。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数学社团课上还是讲授一些常规的甚至是提高难度的数学知识,那就失去了我们开展社团活动的目的,也吸引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也就没有了效果。因此,数学社团的内容既要服务于常规数学,又要跳出常规数学的范畴。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不等式》章节的“均值不等式”后,我们就编制了一节社团课的内容“产品包装设计的用料最省问题”; 在学习了一次函数模型后,我们就给学生设计一节“商品购物的打折问题”;在学习了概率知识后,又编制了一节“商场促销奖项的设立”等等。

案例:课题:商场促销奖项的设立

课题背景:今后,我们的同学都将走上社会,或自主创业、或加入企业从员工做起,但不管如何,我们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商家的促销活动。今天我就请在坐的未来的老板为自己今后的新店开张设计一个开业促销方案——转盘抽奖。

课题实施:

(1)分组讨论奖项设置需要考虑的因素:奖金总额、奖金比例、人流量、消费者心理等;

(2)分组讨论完成策划方案(为降低难度,这里我们设置了奖金的总金额为5000元左右,参加抽奖的人数大概为200人),要求各组的策划方案中详细说明各个奖项的比例设置和设置的理由;

(3)制作简易转盘,在圆形硬纸板面上给转盘分格,并且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奖项;

(4)各组代表阐述自己的策划,展示本组的转盘设计;

(5)学生根据各组的成果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策划案。

以上案例既是数学常规教学知识概率的应用,但又不仅仅体现在概率上,它结合了商品的销售理念、消费者心理学,又联系了职高学生毕业从业这一实际情况,从多方实际考虑,编制的时候也尽量简化策划案的要求,给定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学生即感觉和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但同时又不会像以前做数学应用题一样觉得只是套上了一件“联系生活”的外衣,而实际解题又有困难。

2. 不只是“数学探究课”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这样的误区:数学社团如果不开加强班,那就上数学探究课,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或者教师的连番引导下,发现数学规律或对数学课本知识进行提炼,形成一种数学体系。不可否认,这种思路在基础比较好的普高学生当中实施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职高的学生在能力上,他们的直观观察、分析能力较强,但是主动迁移、主动整合能力较弱;在情感上,畏难情绪强,探索精神不足,这就成了他们在探究学术知识上有极大的障碍。但是同时职高学生普遍易受感官刺激,情感感知强,而且职高的数学应该从实用出发,毕竟他们将来从事的并不是数学学科研究工作,需要的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所以,在职高的数学社团课上,我们需要学生对某一现象进行探究,但是却不需要他们追溯数学理论的起源,证明它们存在的合理性,推导它们的性质。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使用一些电器,但是我们只需要了解它的功能,在适当的时间、场合会使用它就可以了,而不需要了解它运作的原理,里面零件的制作和构成,因为这些是专业技术人员所考虑的问题。而对于职高学生,我们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这种教育的思路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常规教学课堂上,而且也要在数学社团课中强化,否则,社团课也就失去了其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意义了。

二、职高数学社团活动的目标

1. 激发学生学会欣赏数学

对数学学科产生真正长久的学习兴趣,不是来自于对数学知识的简单理解与应用,而是应该来自于对数学的内在魅力和数学的人文历史。如果我们能在数学社团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抽象的数涵盖着十分丰富的现实事件,简单的形可以组合出纷繁复杂的有形世界,那么,学生就可以从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内在魅力,学会欣赏数学。

(1)在故事中接触数学的人文历史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人类在认识数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人文数学资源。如人类对“数”发展的历史,我国古代的河图、洛书,古印度的汉诺塔游戏,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对“黄金分割”的痴迷……这些我们在数学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学习,适时以将故事的形式补充这些人文数学的资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史等人文性内容,能够形象地感知到数学精神,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数学意识,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例如:古希腊和古中国的不同政治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数学:古希腊由于其民主性更注重数学的严密逻辑证明;古代中国由于学者是为辅助君王管理國家,多以实际应用的形式出现。让学生了解这些,可以启发他们自觉地意识到借鉴吸收古希腊数学家的数学思想,可以增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理性思维,从而完善整个民族的数学精神。

(2)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内在魅力

教育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不应该刻意,我们倡导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收获乐趣”。例如在玩转数学的模块当中,我们从扑克牌的24点算法讲到了游戏的历史、数字感觉的培养;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谈到了一笔画的历史、玩法以及欧拉回路在城市的街道设计,公园、展馆的规划;从玩数独和幻方又进入了逻辑推理的方法;从影片《达芬奇密码》引出“斐波那契”数列,介绍该数列在自然界、建筑界、艺术界等各方面的体现,让学生动手设计密码并相互解密;从影片《决战猩球》中,黑猩猩的超智力体现——快速并少步完成4块汉诺塔游戏,引出数列的递推公式在汉诺塔游戏中的应用,让学生相互比赛以最少的步数完成多块汉诺塔游戏要求,同时讨论最少步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设置,让学生真正在游戏当中感受数学,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快乐。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职高数学和普高数学最大的区别在于职高数学更应该要侧重数学的实用性,要让职高学生能有学习数学的兴趣,除了让他们学会欣赏数学以外,还要让他们了解平时课堂上所学的数学是有用的。因此,数学社团课的设置要结合当前的教学进度,在学生的认知范畴内引导并渗透数学的应用性,同时加入职高学生专业的特色。例如,当提到“均值不等式”时,笔者就让形象设计班的学生思考香水瓶子的设计,当前市场上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用料最省问题;在讲到数列和函数的图像时,笔者就给学生介绍美容院、化妆品专柜和影楼热衷的返销促销活动;在讲到统计初步的时候,笔者就设计一份让学生针对消费者的调查,同时能對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谈到黄金分割时,笔者对女生们谈到了女孩子如何把握高跟鞋的高度,才能最好地体现优美的身材,而和爱好摄影的学生则共同探讨了摄影构图中的“三分法”和黄金矩形的应用等等。每每此时,由于设计的问题是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同时又结合了常规数学教学的进度,因此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没有教师的要求,他们能自发地,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那样去“用”数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职高数学社团活动的开展是具有一定学科性质的校本课程,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研究、大胆创新。同时,社团课程的设置也需要教师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收集数学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升自己的数学修养,让学生真正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并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参考文献:

[1] 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职高数学职高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职高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于中职学校“三校生”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职高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尝试
浅议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培养兴趣,改善职高数学教学
浅谈职高数学课的引入
分析如何做好职高数学弱势群体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