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国文化
2014-04-29赵岩
摘 要:电影《阿甘正传》被誉为20世纪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之一,它从独特的视角对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了全面的展示,通过影片中美国社会不同历史事件看出美国文化的变迁。本文从电影的台词入手解析其所体现出来的美国文化与价值观。
关键词:阿甘正传;美国文化;台词解析
作者简介:赵岩,女(1981-),辽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语言教学,工作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2
看过电影《阿甘正传 》的都知道这部影片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如此多的赞誉就是因为它老少皆宜,该片的制片人之一曾经说过:“不论男女老少,大家都非常喜爱这部影片,真是太令人惊讶了!”影片通过阿甘30多年所经历的对美国影响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使美国人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整个美国社会,再一次使美国的传统文化回归。
一、《阿甘正传》故事梗概
影片(Forrest Gump)改编自Winston Groom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智商低于常人的小男孩阿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长为远近闻名的商业翘楚的故事。小时候的阿甘由于智商低下常常被其他同龄人耻笑,为了躲避别人的凌辱,他开始奔跑,只有这样他才觉得自己更加充实快乐,这一跑便成就了阿甘不服输的性格。阿甘的母亲和一个叫珍妮的女孩一直陪伴和鼓励着他,阿甘顺利地跑进了大学,后来参加了越战,认识了巴布和丹中尉,在战争中还利用自己擅长跑步的优势救了很多战友,立了战功。战争结束后,阿甘遇到了过着糜烂堕落生活的珍妮,但阿甘依然对珍妮情有独钟,可是珍妮却离开了阿甘。随后阿甘又参加了中美乒乓球比赛,为国家的外交事业立下了功劳,最后为了兑现对战友巴布的承诺从而开始了捕虾事业,最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富翁。可这时候他母亲重病在床,阿甘回来陪伴母亲最后的时光,珍妮最后也回到了阿甘的怀抱,也带来了阿甘的儿子,不过这时珍妮也得了绝症,一家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后,阿甘开始抚养他们共同的孩子。
二、自信、自由、平等—美国文化之本
影片中阿甘不仅智商比正常人要低,只有75,而且要用特殊的矫形器才能正常走路,他的妈妈也经常这样告诉他:“Youre the same as everybody else. You are no different. Dont ever let anybody tell you theyre better than you”(你要知道,你和別人没什么不一样,你和他们是一样的。别让别人说他们比你出色”)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上同样的学校而和校长据理力争,让阿甘明白自己应该和别的孩子一样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正是母亲坚定的信念影响着阿甘,让他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人人平等的信念。“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生命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你会拿到什么)母亲总是用乐观的心态告诉阿甘要对生活充满信心,满怀希望的去憧憬未来。“Miracles happens everyday”(奇迹每天都在发生。)阿甘的母亲一直用这样的话在激励着阿甘要乐观积极地面对未来的一切,对要充满自信。
阿甘一直挚爱的女孩珍妮在影片中和阿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二战以后美国人民的生活颓废消极,冷对政府,用一些极端的生活方式逃避现实生活,被美国称为“垮掉的一代”,而珍妮就是代表,她在追逐自己的“美国梦”的过程中,曾经充满自信地对阿甘说:“I would be famous”(我一定会出名的,一定会的。)这充分体现了美国人对自己有着强烈的自信,敢于追逐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人生信念。虽然珍妮一次又一次地离开阿甘,但阿甘给她选择自己自由生活的权利,默默等待着珍妮。
三、多样化的种族关系—美国文化之根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种众多,除了印第安人是本土人种外,有来自于世界各地各个种族,种族歧视在美国由来已久。其实除了我们所熟悉的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外,只要不是央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都被认为是“外来者”。在《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同学对阿甘说:“No raccoon,…niggers. And they want to go to school with us.”(不是黑熊,是黑鬼,他们想和我们一块儿去上课。)在英文中nigger是带有歧视色彩的贬义词。
影片中当珍妮和阿甘重逢的时候,珍妮的同伴对阿甘说:“Our purpose here is to protect our black leaders from the racial onslaught of the pig who wishes to brutalize our black leaders, rape our women and destroy our black communities.”(我们的目的是要保护我们的黑人领袖免遭种族袭击,那些白人只会加害我们的黑人领袖,奸淫妇女和破坏我们的黑人种族。)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存在着很强烈的种族歧视现象,即使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种族歧视还没有被完全消除,黑人仍然无法享受和白人同样的权利。
《阿甘正传》中阿甘站在白人的立场上对种族歧视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阿甘没有歧视黑人,把黑人巴布当做最要好的朋友,还为了实现对巴布的承诺开始了捕虾事业,并为之奋斗最终获得成功,不得不说是对种族歧视的强烈抨击。同样对于阿甘的母亲来说也对各个人种一视同仁,在影片中一次家庭晚宴上,有来自于各个人种的宾客,大家其乐融融,非常和谐。在阿甘的捕虾事业获得成功而使巴布妈妈变的富有后,有这样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一幕,作为黑人的巴布妈妈竟然雇佣了白人妇女作为佣人!
四、宗教信仰——美国文化之源
影片中第一个映入画面的就是一个飘浮在空中的羽毛,它不停地在空中飞舞,飞过一个又一个教堂,最后落在阿甘的身边。这就预示着影片所展示的故事有着基督教文化的韵味,是围绕着阿甘对上帝的信仰展开的。在阿甘和丹中尉的对话中我们能够看到阿甘对上帝有着虔诚的个人信仰,“Have you found Jesus yet, Gump?”“I didnt know I was supposed to be looking for Him, sir”“Im going to heaven”(阿甘,你找到耶稣了吗?我从没有想过要去寻找他,我一定会上天堂的。)从这个对话中我们看出阿甘正是由于对上帝有坚定的信仰,觉得耶稣就在身边,根本不需要去寻找,因此不管面对何种困难都没有怀疑过自己,不停地奔跑从而不断超越自己,取得成功。丹中尉因为战争失去了双腿而颓废,认为命运对自己不公平,从而不再信仰上帝,甚至在捕虾船上质问和辱骂上帝,最后也与上帝和解了,振作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富翁。相比之下,阿甘挚爱的珍妮小时候也虔诚地信仰着上帝,想期盼自己能变成一只自由的小鸟,而后来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走向堕落,最后还是在善良的阿甘的感化下,使珍妮又找回了自己。
在影片中,宗教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精神纽带,阿甘的母亲正是由于对上帝有着坚定信仰,这种信念言传身教的影响着阿甘,使他克服艰难险阻。阿甘在母亲临终前问听到母亲这样的话:“Don't be afraid sweetheart. 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 I didn't know it. But I was destined to be your momma. I did the best I could. You did good. Well...I happen to believe you make your own destiny .You have to do the best with what God gave you.”
(別害怕,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去做的一件事。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注定是你的妈妈,并且我尽我的全力去做好。你也做得很好。我也相信你能掌握自己的人生,用上帝赐给你的一切尽力做到最好。)这段台词体现了阿甘和母亲对于上帝坚定的信仰,正是这样的信仰才支撑着母亲用强大的爱抚育着阿甘,也让阿甘能够始终相信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使奇迹一次又一次发生在自己身上。
五、边缘文化——美国的亚文化
美国是个多种族的国家,它就像个大熔炉,多种文化并存。除了宣扬平等、自由、信仰基督等主流文化外,还有着多种边缘文化,也可以称之为亚文化。通过影片中珍妮的角色,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嬉皮士文化,他们是1960年代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来的。他们批判政府对公民权益的限制,反对战争,经常用摇滚乐和伤感音乐表达他们的不满,越战是嬉皮运动全面爆发的导火索。在影片中珍妮的传统价值观全面崩溃,采取消极颓废的方式逃避自我,登裸照,落体弹唱,吸毒,甚至企图自杀。最终还是在阿甘的不断感召下,结束了迷茫的流浪,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在影片的最后,珍妮和阿甘举行了婚礼,这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象征。珍妮头上的花园是嬉皮士(children of flower嬉皮士又被称为花童)的象征,阿甘是见证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又对耶稣有坚定虔诚信仰的美国主流文化的代表,二者的结合预示着美国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必将走向融合的道路。
六、结束语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描述了阿甘的人生经历,阿甘是美国人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的缩影,是美国的国民偶像,集所有美国人所推崇的所有美德—忠诚、善良、勇敢。作为代表美国文化的励志影片,以该片作为窗口进行深入的探讨,是更好解读美国文化的绝佳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敏:《从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中解读美国文化》,《文教资料》,2009年10月号下旬刊。
[2]李艳玲:《阿甘:推动美国社会和谐的力量—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影片<阿甘正传>》,《电影评介》,2008年第12期。
[3]许家进:《论影片<阿甘正传>中的基督教元素》,《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1月。
[4]于艳丽:《透视电影<阿甘正传>解读美国文化》,《电影文学》,2010年第22期。
[5] 英语之声网站,阿甘正传经典英文对白
http://www.voe.ac.cn/Article.asp?ID=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