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对《史记》创作思想的评价探讨
2014-04-29岳梦溪
摘 要:中国历史五千年文化发展的长廊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揣测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当时的写作场景,从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且学以致用。本文就《文心雕龙》对《史记》的写作过程、文学体裁以及学术价值等方面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刘勰《文心雕龙》对司马迁《史记》的“得”和“失”,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文心雕龙》对《史记》创作思想各方面的不同评价,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文心雕龙》;《史记》;创作思想;特色;批判
作者简介:岳梦溪,女(1986.11-),四川蓬溪人,汉,助教,本科 ,现代文学、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02
经过仔细分析和对比,《文心雕龙》一共五十篇,其中有差不多二十篇谈论到《史记》,运用精辟的文字和叙述,全面而独到的见解,对其进行了不同方面的评价。《文心雕龙》将《史记》的文体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叙述,对《史记》做出明确的得失评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汉书》、《春秋》和《左传》。
一、对《史记》写作内容的借鉴
在《文心雕龙》的写作中,大量引用了《史记》中的故事典故和人物事迹,作为自己写作的论据。例如,在当时各国之间的政治来往中涉及到的史官的接待和安排等,“五都隐赈而封”,即“秦惠王封仪五邑”;“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是对平原君赵胜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引用,是为了说明了当时政治外交需要很严谨的说辞。
《文心雕龙》中大量材料的引用,是刘勰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写作方式,从侧面反映出《史记》的内容具有非常防范的代表性,以及对司马迁作为的认可,可见刘勰对《史记》内容的熟练程度之深。例如;《文心雕龙》中的《风骨》:“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和《情采》:“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这两个典故都是从《史记》中引用过来的,其借鉴之意非常明显。
对于当时社会的政治形势,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也表明了和司马迁《史记》相似的观点,所以,刘勰用“汉祖建侯,定山河之誓”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虽然根据两人当时所处的情况不同,可以揣测出两人的境遇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对于表达心中的政治见解和个人抱负,两者的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在谈到对封禅这个事情的看法时,刘勰大量引用司马迁《史记》的内容,刘勰归纳为“专在地黄也”,说明封禅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因此,引出了《史记》中的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齐桓公认为自己的功劳很高,可以和商汤、周武王等历史王侯相提并论,因而想要封禅,遭到了管仲的坚决反对,所以,在管仲以“东海致闭幕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等话语劝诫齐桓公,与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的“专在地黄也”和“空谈非征,勋德而已”这两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根据《文心雕龙》中对《史记》的内容的借鉴,对于故事情节和实际场景的叙述,刘勰运用自己的写作方式进行表述,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创作的不同,也可以证明刘勰对司马迁思想的认同和文学成就的赞扬以及敬佩之情。
二、对《史记》历史价值的认可
司马迁的写作受到的影响,首先是来自他的父亲和家族,家人的厚望是司马迁创作的重大动力,《文心雕龙》中有很清楚的记载,从而说明《史记》具有很深远的历史价值。然后是,司马迁的老师,当时很有名的大师董仲舒,司马迁在《史记》时这样记载的: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由此可见,司马迁的创作对于当时社会的政治建设、社会伦理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文化底蕴丰富的哲理思想更是对后世的进步起着引导重要的作用。
刘勰和司马迁都倾向于儒家的思想和文化,因此在创作上具有了相似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上的创作思想与司马迁的《史记》非常相似,以至于在《文心雕龙》的创作中多次提及《左传》和《春秋》,从而进行了这样的叙述:然睿旨存亡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的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刘勰的叙述,表明了对《左传》文体和内容的认同,从侧面反映出对司马迁创作的《史记》的历史价值的认同。
三、对《史记》中“失”的责难
由于司马迁从小受到家族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史记》创作显露出来很多的不同,在内容、形式以及个人言论上与他人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其的不同也进行了评论,归结为“失”。司马迁所创作的《史记》主要在创作的文体、内容的来源和个人论点上等的不同,引起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责难,将他们归结为“失”。
首先,司马迁受《春秋》和《左传》的影响,借鉴了他们政治思想方面的论述,当时社会中不同文体所代表的意义不同,所以司马迁根据创作的宗旨形成了新的文体,即写出了《史记》的新体裁,在创作中表明自己的创作思想,受到刘勰“失”的评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是这样叙述的:“比尧称典,则位杂中贤;法孔题经,则文非元圣。故曲式《吕览》,通号曰纪,纪纲之号。衣宏称也。”表明他当时对司马迁创作文体创新的不理解,批判司马迁有想要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的创作意识。当然,司马迁《史记》的创作题材具有探索和创新意识,这是后世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两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两者在论时事、谈古今上看法的区别,这也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和司马迁《史记》之间的不同之处。然后,《史记》的内容来源很多来自于《春秋》和《左传》,还有其他的文学典范,它的内容不具体,涵义太广泛,对社会的影响与《春秋》和《左传》等很相似。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司马迁的《史记》中,引用了上达数百种不同类型的书籍,因此,很多内容都是其他资料上的。在创作内容这一点上,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及了相关故事的来源,提出故事内容的真实性有待实质性的考察。现代文学研究者也对此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司马迁《史记》中的“自黄帝之舜、禹,皆同姓而异其郭浩,以章明德。”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再者,刘勰《文心雕龙》中对于司马迁《史记》的“失”的评论最需要说明的,是刘勰对司马迁个人论点上的看法的批判,称之为最大的“失”,在《文心雕龙》中所进行的评论较多,尤其是在司马迁为吕后立纪这个历史事件上的看法和想法非常不同。在《文心雕龙》中,刘勰用“叔皮论之详细矣”和“条例不经”,来表明自己司马迁《史记》中个人观点的看法,刘勰《文心雕龍》中对于司马迁《史记》的“失”,抱有惋惜和不理解的态度,是我们阅读时最大的感受。
结束语:
司马迁对历史的纪实和刘勰对社会现实的论述都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在创作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应根据他们立场的不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进行评判。总体来说,刘勰《文心雕龙》对《史记》的创作思想的评价可以用“得”和“失”两个字来形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用“遗风余采,莫与比盛”来进行了对司马迁《史记》的总体看法,也就是对《史记》的肯定和认可要多于批判,肯定了《史记》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彭小青. 《文心雕龙》引史部文献考述[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高林广. 《文心雕龙》对《史记》的引叙和融摄[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9-23.
[3]封树芬. 《文心雕龙·才略篇》对《史记》及司马迁的认识[J]. 文艺评论,2013,04:97-100.
[4]于文哲. 《文心雕龙》对《史记》创作思想的评价[J]. 北方论丛,2013,03:10-15.
[5]张亚玲. 《史记》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