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逝》看鲁迅对新文化运动的思考与反思
2014-04-29朱晓晨
摘 要: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时期,逐渐冷静下来的人们开始了自我降温,并试图反思对运动中诸多不适宜的、激进的成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鲁迅率先加入了反思的行列,并通过小说《伤逝》表达了对这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的深刻思考、审视与反思。
关键词:五四;启蒙;反思
作者简介:朱晓晨,男(1989-),辽宁营口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01
一、中西文化的立体影射
《伤逝》创作于1925年10月,正值“五四”退潮时期。
在《伤逝》文本中,涓生和子君这两个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是多重性的。第一,涓生和子君这两人“角色”的不平等。涓生是接受了“五四”浪潮洗礼的,拥有新思维的知识分子,从一开始就展现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启蒙者形象。子君则扮演了被启蒙者的角色,睁着懵懂的双眼等待着、接受着启蒙者兼恋人子君的唤醒或者说灌输。二者有意无意间将这两种身份带入恋爱中,必然使他们无法了解真实的彼此,这也为这段感情的悲剧埋下了伏笔。第二,二者在恋爱中的“地位”也是不平等的。涓生深受五四个性解放影响,他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爱情对他来说或许只不过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寂静和空虚”。在不断探索和启蒙的道路上,爱情是应该有的,但不是必需的,更不是永恒的。而子君却恰恰相反,她把所有的情感和希望都寄托在涓生身上,对她而言,爱是生活的全部。因此当把她的爱人从生活中抽离的那一刻,其实也就等于宣判了子君的死刑。
涓生和子君的这种不平衡关系折射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不平衡性,同时也揭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暴露的问题。涓生是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的知识分子的代表,而子君则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尽管发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呐喊,但更像是一句激情的誓言,在激情过后子君还是那个饲油鸡、喂阿随的子君。这就导致了涓生后期对子君的厌倦,就像厌倦一切传统和封建。当民主和科学以挑战与攻击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面目出现的时候,其本质已经演化为一种情感的宣泄,很难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正如涓生和子君的爱情,二人带着强烈的启蒙的激情走到一起,启蒙成了爱情的媒介,成了二人世界中蹩脚的第三者。因此当激情退却,这段情感就失去了维持下去理由。
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乃至辛亥革命相继失败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遭到排斥,到了五四时期,这种排斥性被无限放大。西方文化不但是思想资源更成为价值评判标准,中国传统文化则遭到整体性的否定与批判。大批激进的知识分子为了冲破旧垒,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猛烈攻击,并试图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对于广大知识分子希望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的这种渴望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有时候未免急功近利,使得五四文化运动中的精英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极度疏离,而对西方文化则有意、无意的呈现出某种归附性,甚至来不及分析传统文化中合理的可供现代转化运用的成分,进而出现矫枉过正,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
二. 启蒙者的先天不足
除了从整体上体现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思考,鲁迅更多地关注了文化运动的执行者即“启蒙者”。新式知识分子作为文化革命的主体在运动中得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活力,当这些启蒙者们以一种思想先进者的姿态向子君这样的“被启蒙者”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时候,他们似乎带着某种先天的优越性。在历史转型的大变革时期,“启蒙者”以未来的领路人的形象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启蒙者”自身也常常因此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俯视的姿态。针对这种现象,鲁迅在《伤逝》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所谓“启蒙者”的优越感来自何处?谁来对“启蒙者”进行身份规范和价值判定?鲁迅率先将矛头指向了“启蒙者”自身。
小说中的主人公涓生就是这样一个启蒙者,他是新思想的代言人,他渴望做时代的先行者,但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并不如自身所想象的那样可以力挽狂澜。当困难出现的时候,他们也会会空虚、会软弱、会动摇甚至堕落。当面对平庸的生活的时候,涓生将自己的价值观横加给子君,认为爱情不是柴米油盐,而是“更新、生长,创造”。当面对生存压力的时候,他又把责任推卸给子君,成为一个怯懦的自私者,一个虚伪的利己主义者。虽然我们不能以此来完全否定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启蒙者,但可以肯定的是涓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鲁迅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争议、摆在人们面前,然后动员所有人一起思考、审视、反省。鲁迅对涓生自身弱点的审视也就成为对普泛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自身弱点的审视。
五四时期的启蒙者宣扬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反对封建专制,呼唤人的觉醒,然而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五四那一代人对于西方思潮的把握虽然尖锐,却又是浮光掠影,未经真正消化的,是热情匆忙的运用多于冷靜理性的思考于理解的,过分情绪化构成五四人的觉醒的基本弱点。这种对西方文化缺乏理性审视、过度情绪化的肤浅理解最终导致了启蒙者自身的缺陷,酿成了悲剧。对这场悲剧的反思也正指向了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张春生.论《伤逝》中的涓生形象[J].天津大学学报,2000(2).
[2]钱理群.《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3]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