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的中国”会成为骗子天堂?
2014-04-29
近日公布的一个官方数据显示,非法集资在去年达到了历史第二高峰。其中,以“养老”为噱头的类型是个典型陷阱。有外媒据此分析,认为“老龄化的中国”正成为骗子天堂。如何看待这一说法呢?
年老并不意味着被骗几率高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迈克尔-罗斯研究发现,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老年人的受骗几率更突出。而加拿大的官方数据也是,在2013年,诈骗受害者的比例在60岁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罗斯的分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生活重心从如何将收益最大化转变到了如何将损失最小化,他们花钱更少,对金钱支出也更加地谨慎。中国老年人在花钱上也是出名地节约,所以这样的道理自然也应该是适用于他们的。
尽管如此,老年人在面对骗子时还是有“缺陷”。老年人被骗并非都是因贪小便宜。学者们研究发现,年纪越大,人们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不管是对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容易知觉迟钝。不过,以社会学的统计研究,老年人更为谨慎的金钱观能够避免他们被骗。
物质、情感匮乏成为突破点
倘若老年人对养老钱、看病钱等物质保障信心动摇时,被骗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他们可能被忽悠着买各种神奇保健品,以求“不得病”。
此外,如果情感需求发生问题,就容易有诈骗分子乘虚而入。比如,在一个少子化的社会里,年轻人的负担非常重,即使一起住,对老人的情感照顾和联系还是疏离的。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去设防,要被欺騙很容易。在很多的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就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甚至喊爸喊妈的。另一边则是骗子直接伪装成被骗者的亲人。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
随着中国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诈骗问题确实很可能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而不仅仅是什么“老年人愚昧,喜欢贪点小便宜”这样的问题。